春来潮涌风正劲,扬帆奋进正当时。
2月20日,“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正式启动。记者走访黄埔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中新智慧园,调研科技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源源动力。前沿的纳米科技改变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创新点子在园区中迸发,这片科创热土跳动着科技力量的生动脉搏。
“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州强化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攻关,进一步擦亮“广州制造”“广州创造”品牌,以高质量发展挺起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产业“脊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钧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广纳院:突破九级科技创新链瓶颈,促进纳米科技成果转化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在乒乓球上,差不多相当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这小小的粒子,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可吸收胶原修复膜、医用DNA纳米机器人、纳米温敏凝胶……走进位于黄埔区广纳院的展厅,纳米科技的各类应用应有尽有,纳米科技正影响着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方方面面。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纳米芯片,因为每个人的手机里都有一块小小的5G滤波器。通过纳米技术,化妆品的材料性能也能发生变化,让吸收效率更高。而纳米护眼台灯已经在一些学校进行了6年的测试,学生的近视率有效降低。可以说,纳米技术正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广纳院展厅专业人员说,通过使用纳米技术,企业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凡是纳米技术在一个领域开始应用,这个领域就会获得飞速发展,而这正是科技力量指导生产变革的具体体现。
广纳院定位为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转化基地,聚焦科技创新链4-6级,打造完整的1-9级科技创新链,形成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围绕战略性技术领域和重大产业,面向国家和大湾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战略技术、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抢占未来纳米技术产业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
9级科技创新链分三个阶段:实验室阶段、工程化阶段、产业化阶段。“4-6级的工程化阶段被称为产业化的‘死亡之谷’,成果转化率非常低,成为很多企业的‘卡脖子’难题。广纳院也为此孕育而生,把高校科研院所的1-3级实验室阶段的成果,通过广纳院的科技平台孵化,进入产业化阶段,推向市场。” 广纳院展厅专业人员表示。
俯瞰广州纳米产业蓝图,以原子结构为原型的广纳院本部园区楼宇拔地而起,放眼远处,“中国纳米谷”正打造纳米产业集聚区,未来将带来更多技术突破。据悉,广纳院本部园区已于2022年7月1日顺利开园,截至2022年底,共有12个项目落地转化,孵化20家企业。
同时,“中国纳米谷”将依托技术与知识产权有序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孵化一批高科技创新企业,引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成我国纳米科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发,到产业转移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形成纳米科技产业集聚区和辐射效应圈。
未来,广纳院将汇聚2000人以上的国际化高水平工程师队伍,专门服务纳米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推动研究院开放合作,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和团队,整合国内外研究力量和产生一批世界领先的纳米科学成果,破解一批“卡脖子”科技难题,促进纳米科技成果转化。
中新智慧园:架起国际合作新桥梁,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走进黄埔区中新智慧园,12栋办公小楼坐落在天然生态坡地上,清新绿意扑面而来。
中新智慧园是中新双方深化知识城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合作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园区融入新加坡元素,由四大社群(展示交流区、产业孵化区、产业加速区、生活配套区)共12栋各具功能特色的建筑组建而成,总投资逾14亿元。
恩士迅(中国)广州中心负责人范圣勤表示,除了立项落地,在人才引进方面,园区也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今年要扩大三倍人员规模,并扩大办公区域,园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科学的方案。”
“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了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来自新加坡以及全球的创新企业、创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和解读、投融资、法律咨询、知识产权等全方位一站式的企业发展服务。”中新智慧园总经理王苗介绍,“中新智慧园自去年6月开园,目前一期已有70%的出租率。作为园区运营者,我们也紧密和知识城管委会合作,持续为入驻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以及相应的服务。”
此外,中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合作伙伴法国商务中心、WHEREFOR GROUP等国际化科创服务机构,可以为中国企业“出海”以及国际企业走进中国,提供离岸、跨境孵化服务。
中新智慧园见证知识城13年的变化。去年6月开园的中新智慧园,充分展示中新双方在知识城的合作成果以及入驻企业的科创亮点项目,展现知识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蓬勃活力。
创新引领核心规划,在距中新智慧园不远的九龙湖畔,智慧塔、知识塔、文化塔、澳门塔正拔地而起,其中设计高度达330米知识塔将成为中新双方共同推动知识城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知识产权、人才交流与培训、招商引资等领域合作的重要载体。
园内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吸纳海内外科研创新人才近500名,海外院士9名。研究院瞄准全球创新发展关键领域,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国内外专利超150件,成功引进多项产业化前景好国际知识产权成果在穗转移转化,实现近百项新工艺、新产品技术创新。
科技先行,产业为先。未来,随着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新加坡智慧城市联合创新实验室等高端科技创新平台集聚落地,知识城将成为高端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