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
高质量发展论坛
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广州样本”?昨日,读懂广州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越秀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以下简称为“国创会”)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支持。
论坛以“广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方位和路径选择”为主题,设置开幕式及主旨演讲、3场圆桌对话及相关配套活动。来自权威智库、政府部门、企业协会、金融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张姝泓、杨朝露、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燕(署名除外)
国创会会长郑必坚:
推进“八力”建设,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会上,国创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宣读国创会会长郑必坚贺信。郑必坚在贺信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重要论断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推进生产力、市场力、科技力、文化力、社会治理力、国防力、应变力和党的领导力建设,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广州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丰富的发展经验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广州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好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各项要求,完成好建设制造强市、推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和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等战略任务,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
抓住智能制造,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我国正从投资、房地产、出口转向消费、制造和科技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朱民表示,制造业是我国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比不仅要高,更要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含量。
“广州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诞生许多有名的制造业企业,产业配套完善。”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朱民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正进入智能时代,广州要抓住机遇,推动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他提出了广州能够实现突破的十大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第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领域。“尤其是机器人方面,广州拥有良好的机器人研究、研发、制造的基础,是我国研发和制造机器人的重点城市。”他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
广州高质量发展有三个突破口
解读指标体系,往往是解读发展思路的捷径。张燕生以《广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和突破口选择》为题发表主旨演讲,详细解读了“十四五”对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过去指标体系的变化。
他介绍,在新的指标体系中,继续使用的指标有8项,如GDP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等;修改使用的指标有7项,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等;新设置的指标有5项,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作为章节指标提出的指标有7项,如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
对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从这三个突破口入手:一是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二是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全球网络。三是都市圈探索共同富裕合作路径。张燕生认为,广州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能力,拥有众多大院大所带来的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基础研究、开发试验研究的综合优势。2022年,广州第三产业占比71.4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67.1%,从规模和比重已经很接近全球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网络A级城市的条件。
国创会常务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
高质量发展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思路要清
“高质量发展,强调的是我们今天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李君如强调,广州的高质量发展,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思路要清,既要立足国内、立足广东、立足广州,又要放眼世界。
李君如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不仅是打头的理念,而且是贯穿在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过程中的理念。高质量发展自始至终是在创新中推进的。“我们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增强生存力、发展力,这也是我们面对新动荡变革期各种各样挑战的应对之策。”李君如说。
关于如何研究高质量发展,他强调,“研究高质量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的问题,切忌把中央文件的这句话、那句话‘抄过来’‘搬过去’,而要在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从政治出发,从经济挑战出发,扎实提出推进广东、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真知灼见、好建议。”
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
五类特色金融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洪章认为,金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助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以此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广州绿色金融区域中心建设,推动绿色金融衍生品创新;以广州航交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等平台为切入点,发展培育国际航运产业;发挥广州中心城市作用,助力周边城市租赁金融的发展;广州和佛山协同发展,助力科技金融转型;提高信用评级能力,加强金融基础设施联通程度。
绿色金融方面,王洪章建议,广州可依托广期所、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碳排放权交易所,与中国香港及发达国家加强碳市场合作,完善广州的碳交易市场。航运金融方面,可畅通大湾区内航运金融配套服务路径,推动航运经纪、咨询等服务发展;可考虑研究航运运力指数期货等航运金融衍生品,打造航运衍生品交易市场。科技金融方面,可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加快构建以科技信贷、股权投资、资本市场、科技保险为重点的科技金融服务市场体系。
国创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执行院长、教授吕本富:
可从五类创新中发掘数字经济的新蓝海
吕本富提出了创新的两条途径:一是在“有”的市场里争夺,二是在“无”的市场里创造,并将创新分成4个部分——突破式创新、模块式创新、迭代式创新和蓝海式创新。吕本富认为,人类已经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工业革命的核心是物理产品的大规模复制,而数字革命的核心是人类经验的大规模复制。“当前数字经济占我国GDP的40%,成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人类经验转化为数据知识信息传递给网络,带来了极大的爆发性。”
在此背景下,吕本富为广州数字经济驱动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在突破性创新方面,应迅速扶持国际性技术社区,从广州开始打造GITHUB的中国镜像;在模块式创新方面,鼓励在广州诞生新平台公司,特别是智能驾驶、智慧医疗和智慧教育领域;在迭代式创新方面,可以打造ChatGPT的行业版,打造数字虚拟人的直播基地;最后,蓝海式创新方面,可以对广州的时尚产业和批发行业智能化,发掘数字经济的新蓝海。
国创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制造业
在主旨演讲环节,黄奇帆就新形势下,广州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分享观点。黄奇帆提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于制造业。
黄奇帆看到,目前广州已提出制造业立市,正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如何加速形成技术创新自主品牌产品,占据产业链的龙头地位,让广州成为引领广东甚至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先锋?他认为,广州需要重点做好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
智能化方面,要大力发展产业互联网,如在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环节实现技术与智能突破;前瞻性谋划和布局一批符合未来产业变革方向的整机产品。
服务化方面,要大力发展为制造业产业链提供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应用等生产性服务业;要用好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平台作用,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为制造业迭代升级创造条件。“推动制造业服务化离不开数字贸易创新发展。”黄奇帆提出,广州是电商之都,理应弄潮儿向潮头立,理应在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上走在全国前列,理应在创新发展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中擦亮“千年商都”的金字招牌。
在绿色化方面,黄奇帆提出,能源结构的巨大调整会带来天量的投资。广州要加快形成世界级清洁能源产业链集群,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源;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工业部门脱碳减碳,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执行局副局长陈文玲:
未来广州应建“五个高地”“四个枢纽”
陈文玲表示,提升广州的首位度和带动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她用“五个高地”“四个枢纽”归纳对广州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五个高地”是指建立创新高地、制度高地、人才高地、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高地; “四个枢纽”是打造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枢纽,国际化、市场化大流通枢纽,“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枢纽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枢纽。
陈文玲认为,广州应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和城市基因,转化为新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独特的优势。“广州的基因是什么?我认为既是先进制造业、也是现代服务业、更是现代商业。广州需要先打造成全球贸易中心、全球物流中心、全球交易中心,从而才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培育新竞争力方面,陈文玲建议一是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国际消费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国际消费与商旅文化深度融合,推动国际消费与市场场景的打造深入融合。二是充分发挥广州现代市场体系的优势,分析和挖掘广交会等展会的存量资源和优势。三是构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使广州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高地。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
广州有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的实力
“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广州拥有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的实力。”李楚源表示。
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的重要区域。2021年,广东获批新药97个,获批创新类医疗器械25个,居全国第二。“广州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拥有6400多家药企居全国第三。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是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是广州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他谈到,壮大生物医药新兴支柱产业,广州拥有深厚的基础。
广州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与人才资源,“广州拥有广东省80%的医疗资源,全市门诊量在全国排名第二,集聚了生物医药领域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3位院士,229位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资源与人才的加持,为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李楚源表示,近年来,广州出台一系列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赋能,助力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广州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集群化、融合化和生态化的发展优势,为广州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阵地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