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四年前的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
昨天,又是一个2月18日,在白云新城,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新投资母基金和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堂正式宣告成立,2000亿元母基金和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均落户南沙;在蕉门河畔,国际传播专家大咖,中央、省、市媒体齐聚“湾区之心”南沙,共同探讨如何讲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故事,为推动湾区国际传播能力高质量发展作出广州贡献。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去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赋予广州重大使命任务,广州面向世界发展的战略支撑更加有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接连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机遇。随着大湾区建设走向纵深,广州坚决扛起国家中心城市、大湾区核心引擎、省会城市的责任担当,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推动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携手港澳和湾区其他城市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南沙粤港澳重大平台建设提速
向世界展示新定位新风采
短短三天前,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广东选出的部分在穗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代表们分赴粤港澳全面合作的三个重大平台——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就如何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开展视察,共谋发展良策。
“每次到南沙来,都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广东选出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全汉炎直抒胸臆。在他看来,《南沙方案》出台,赋予了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平台定位,为南沙发展谋划新蓝图,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也必将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他的话也是很多代表的心声。连日来,代表们对横琴、前海、南沙的高水平规划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发挥三大平台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与此同时,人大代表们还针对引进港澳专业人士、国际化人才参与相关区域建设等问题,了解横琴如何强化法治保障,立法推进落实文件,从而探索南沙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的“解决之道”。
去年,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赋予广州重大使命。《南沙方案》发布以来,从15%企业所得税、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延长亏损结转年限优惠政策落地实施,到全市贯彻落实《南沙方案》“1+3”政策体系出台,再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顺利开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即将启用,南珠中城际、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南沙枢纽、广中珠澳高铁等项目加速推进……广州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属地责任,举全市之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南沙方案》落实落地的施工图、责任书、时间表已经越发清晰明朗。
2000亿元母基金落地广州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为创新者搭台,为创业者圆梦!”昨天上午,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广州创投母基金和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正式成立,广州2000亿元母基金重磅面世,广州产投集团董事长高东旺表示,母基金与研究院的设立,不仅要当好产业投资的引领者、当好重大项目的招商者,更要当好产业发展的推动者、科技创新的服务者。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则坦言,广州成立产业投资母基金,对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如今,随着大湾区建设加速迈向新阶段,广州与港澳的科技与产业联系也变得更加紧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州创新合作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广州正依托南沙科学城加快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建设,“广深港”科技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连续三年居第2位。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同样印证着湾区的“向心力”。当前,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香港分部加速建设,超过200个港澳及海外科研团队使用“天河二号”超算服务开展科研,广州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建设全国首个将超级算力直通香港的网络专线,推动香港科技园与香港科技大学建立香港科学园广州南沙孵化基地,助力香港科技大学研发全球最耐久氢燃料电池。以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广州穗港智造合作区、穗港科技合作园、穗澳创新园等合作平台加快推进,广药集团澳门青州工厂实现试生产。广州企业赴港澳成功发行境外绿色债券,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境内投资试点项目申报额度超150亿元人民币,现有69家广州企业在港上市。
(下转2版) (上接1版)产业合作越发紧密,招商引资的热潮也不断升温。不久前,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在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广州南沙举行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召开的全球性招商大会。大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家优质企业,现场达成合作项目853个、投资总额达2.5万亿元。
“软硬联通”多点开花
激活大湾区发展一池春水
2月6日,中国内地和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首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顾问梁振英就率香港代表团考察广州南沙。如今,在创享湾的咨委会服务中心办公室里,人气越来越旺,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物流商会等机构纷纷派驻工作人员来到广州南沙。不到一周后,广州市代表团先后访问香港、澳门,在香港举办2023年穗港新春交流会……见证着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这背后,依靠的是基础设施加快联通,规则衔接深入推进,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海陆空铁”共同发力,重点项目攻坚突破——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首个项目封顶,南沙港区四期投入自动化调试,广州港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工程投入试运行,广州站至广州南站联络线今年将建设,广州地铁22号线首通段、7号线一期西延段开通运营,“轨道上的大湾区”离我们越来越近。
“硬联通”全面接驳,“软联通”迅速升温——2月20日起,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正式实施,6类人才来往港澳将更加灵活便利,可申请有效期在1-5年的人才签注。如今,广州已出台57项境外职业资格便利执业认可清单,共有52名港澳律师和15名港澳建筑专业人士在穗执业,简化港澳医师转内地医师资格认证手续,全面推行采用简化版香港公证文书,升级“穗港通”“穗澳通”开办企业商事登记服务,推动大湾区海关AEO(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上线大湾区首个区块链赋强公证系统,顺利办结全国首宗由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担任调解员的劳动争议案件。
要素便捷流动,激活一池春水——广州正建设“单一窗口”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通关服务平台,扩大“湾区一港通”试点,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为试点推动科研物资跨境自由流动,挂牌成立广州数据交易所,深化“跨境理财通”试点,推进落实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跨境双向人民币融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跨境金融先行先试政策,截至2022年底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开立FT账户近7000户。
暖心政策释放利好
高品质生活圈加速形成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也在加速成形。
不久前,看中广州发展机遇,香港歌手吴淦轩落户创享湾新华港澳国际青创中心,创办了个人工作室与音乐品牌。在他看来,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机遇和市场,可以找到事业发展新路径。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在全省率先落实“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生活补助”政策,率先组织评聘36名“大湾区职场导师”,让吴淦轩等来穗发展的港澳青年能够更好地“安居乐业”。
近年来,广州在全国首创薪金补贴、职业资格和技术职称补贴、促就业奖励、一卡走南沙等4项独有举措,打造南沙“创享湾”等优质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服务平台,累计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50个,吸引港澳600余个团队、3000多名港澳青年来穗创新创业。在港澳居民的民生福祉方面,广州率先将港澳台同胞和外国人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港澳居民在穗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累计3.75万人次,保障在穗港澳居民享受同等“市民待遇”。此外,广州率先开展与港澳高校大专(副学位)学历互认试点,全市13所学校开设64个港澳子弟班,缔结穗港澳姊妹学校338对,穗港累计共建7个技能培训基地,市一医院南沙医院开设港澳医疗服务中心,满足港澳居民就医需求。
与此同时,广州也加强与横琴、前海战略互动,出台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相关政策文件。强化广深“双城联动”,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在两市互设基地;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化,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加快建设;深入推动广清一体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人才城乡自由流动等改革有序推进……同时,加快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大学城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集聚区、海龙围广佛高质量发展科创区等平台建设,在全市形成各具特色、协调联动的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布局。
湾区潮涌,花城争春!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宏伟蓝图,正一步步变成我们手中的“施工图”,再转化为大地的“实景图”。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新征程上,粤港澳三地携手奋进,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广州,正不断强化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把握机遇、坚定信心,在这片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土地上续写荣光,携手湾区城市释放出更加澎湃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