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广州,很多人会想到“包容”“平等”“人情味”“烟火气”。在这些关键词背后,这座一年GDP总量达28839亿元(2022年),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200万人的超大城市,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的人努力生活。方言和财富、地位,从未成为人们融入这片土地的障碍。但这座城市的“包容”,并不局限于“地域”和“经济”。
每一天,也有两百多家慈善组织和数千家社会组织在这里投身公益慈善,在社会多方善意汇集下,助残、护幼、为老、救急、济困……听见每一个角落的声音,守护每一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形成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需要、且应该拥有一张社会支持网。心智障碍者如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困难重症群体如何在病房中找希望,应对各种衍生困难?身处困境的儿童又能否感受到关爱,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向?这些都需要持续的慈善服务回应。如今,广州公益慈善正努力为不同群体搭出一张完整的支持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林琳、卢梦谦
图/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心智障碍者:
曾以为不可能的事,正变成现实
“妈妈,我要去仓库拿货了,姐姐之前教过我摆货物。”在广州市海珠区华润万家客村店,俊莹母亲站在商场一侧,眼光时不时瞥向远处的俊莹——一个智力二级残疾,曾被认为不可能就业的23岁女孩。她在2021年年底正式成为商场的一员,获得了人生第一份工作。
相关调查显示,广州16岁及以上持证心智障碍人士为24131人,正式就业的仅4%。2000年出生的俊莹被评估为“二级智力残疾”,被视为“重度”残疾,就业难度更甚。2017年,她入读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启能班,但学的多是生活常识,毕业后便赋闲在家。直到2020年8月,心友会与华润万家招募学员开展商场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培养合适的心智障碍者入职商场。
俊莹母亲报了名。但货架信息要背、货物位置要记、一天八小时要知道做什么……俊莹和大多心智障碍者一样学习慢、对指令调整有情绪,孩子怎么可能进入商场工作?俊莹母亲没想到的是,尽管一切很难,但有就业辅导员,也有商场师傅姐姐们带着,在这个针对性打造的环境里,俊莹想留下来——即便第一期培训实习没能成为被选中的人,但她又报了第二期培训。
这次,就业辅导员和商场继续分解工作流程,俊莹母亲则陪着俊莹笔录职业岗位要点,最终,在2021年12月达到入职要求。“心智障碍者在入职后仍要不断精进职业技能,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心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现在商场有师傅带着,母亲也常逛商场打交道,我们一直做沟通,俊莹整个人‘放开了’,能力提高了,同事喊她‘伙伴’‘妹妹’,这工资也拿得更有底气。”
“培养的方向很重要。”上述负责人认为,“家长、社会组织、学校、社会其实都需要知道,我们到底希望孩子往哪个方向成长,然后一起用力,这个是一个长期工作,不是某个财政结算周期就能完成的事情,我们目前也在通过开发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支持的常态项目,搭建一个更完整的周期性的支持,其中包括校园、企业、社会支持、志愿活动的衔接。”
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却在不久后被确认伴有智力发育迟缓,或脑瘫伴有智力障碍,或唐氏综合征,或自闭症谱系障碍,他(她)就会被贴上“心智障碍”的标签,开始用一生穿越幽暗漫长的隧道。他们努力走进校园收获成长,寻求邻里的接纳,融入社区,同时也在用漫长的时间习得技能。在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办公室的日程表,能看到密集的活动安排——绘画、职业转衔、自主生活训练、双老专题讲座……这些全是针对心智障碍者家庭的服务。
作为服务家长的公益慈善组织,广州扬爱在广州心智障碍者支持的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千禧年前后,当被“残疾”标签捆绑的人们寻求希望而不得时,广州扬爱一直在输送希望,提出了“家长走出来,孩子才有希望”;后来,扬爱又先后通过政策倡导推动了融合教育和职业院校启能班,联合多方开展校园融合、职业转衔以及双老服务的探索。此外,广州扬爱还联合巴士学园打造NT手足家庭营、开展双老家庭生命教育课,主动尝试回应心智障碍家庭关系的隐藏诉求。
不少人表示,期待广州扬爱继续扮演服务网络和探路者的角色——正如他们在26年前栽下“包容”“平等”“尊重”“理解”的种子一样——他们相信,随着不断探索和服务的延伸,这片土地对心智障碍者会越来越友好,过去那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也许有一天都会变成可能。不过,和26年前不一样的是,如何和社会多个参与以及利益相关方形成共识,协同合作成为新的课题。
身体障碍者:
一起跳出“残障”,看见更多可能
如何看待“残障”,一直是个复杂的话题。身体的障碍固然给残障人士带来了不便,但这种不便并不等同于社会价值的弱化。过度强调残障的存在似乎会出现标签化的问题,但脱离障碍谈包容和平等,似乎又会偏离实际。而对于爱心人士以及公益慈善组织而言,要支持残健共融到底是聚焦于“残障”的标签,还是聚焦于“个体”本身,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决定了公益慈善项目的方向。在过去多年的公益慈善实践中,广州市合木残障公益创新中心联合发起人刘颖璋则有了自己的答案。
刘颖璋本是一名媒体人,在早些年,一直关注一个普通人的价值和声音,也做过书店,弄过海报,给社区的老人改过房子,所有尝试都围绕着“素人”进行。在她的表述中,一个普通人如果自由地绽放,也有自己的光芒。可在第一次面对残障伙伴时,她却感受到了一股张力——“我们似乎太过标榜区别,似乎一群人只能做什么,另一群人又只能做什么,可都说‘一个人关了一扇门,会打开一扇窗’,我就想看看,他们(残障人士)能打开的窗是什么。”后来,她投身残障人士支持的公益慈善工作,与传统公益人一起成立了合木。
这些年,合木做了许多人以前可能意想不到的事情——“别装”身体美学计划、不服气表达社、“曰历”聆听师、非暴力沟通课程……在此过程中,合木和残障伙伴一起试验视障咖啡师职业开发和店铺运作,鼓励大家捣鼓全新的买时间按摩服务模式,开设“合木有学”残障青年心智成长学院,一起尝试发起或参与年轻人喜欢的展览策划、咖啡比赛,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现实的拷打,同时,保持着不服气的精神解决问题。最终,视障咖啡师成为了咖啡店店长;几位视障伙伴从选址到推广,成功做出一家正念按摩店;还有不少残障伙伴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合木推动了许多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的成果。在2023年的一次分享中,刘颖璋将大家的努力,形容为“善意共同体”,合木是一个善意的汇集点,在这里,更关注的是一个“素人”的个体价值和成长方向,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造成的阻力,而同辈的经验,创新的经验,回归到个体能力的提升,都可以帮助大家破解障碍,进而探寻成长的答案,而每一个全新的答案,又会成为新的残障伙伴成长可借鉴的经验。
在刘颖璋看来,成为一个愿意向上看、愿意为自己清晰目标且持之努力的人,需要有自己的内在的稳定性、同伴的支持、外界的环境,需要给机会、需要不断去升级,是一个大的网络。但要组建网络,不能单靠公益慈善组织。在这个网络中,公共空间和文化教育氛围也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作为广州的城市文化地标,广州图书馆也一直致力于推进文化共融。过去,残障人士因“残障”而处处受限,但近年来,在图书馆,一场场融合活动以及残障人士阅读推广活动从未中断。
2022年5月18日,第32个全国助残日,《马拉喀什条约》(全称《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落地实施,给包括视障读者在内的印刷品阅读障碍者带来更多阅读的选择。而广州图书馆发起了“阅读微心愿”项目,推出120个视障读者提供的阅读心愿单,邀请志愿者申领并录制有声书,2022年,阅读心愿单被申领115个,与此同时,联动社会志愿服务团体持续优化口述影像服务,邀请视障伙伴“听”上映电影,“围绕身边的不再是老电影,老书目”。
阅读是个人成长重要的资源。但现实中,国内盲文书籍馆藏数量有限。“我们会继续送书上门,开展阅读微心愿,前几天的阅读微心愿培训参与的人数比过去3年的总和还要翻几倍,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一名工作人员透露。
困难重症儿童:
为病房里的家庭搭建更有力的支持
一个家庭里,一旦一个孩子确诊重症,接踵而至的庞大医疗费用缺口往往能令孩子父母背负上巨大的经济压力。近年来,广州医务社工、公益组织以及医院也在联动探索地方慈善医疗救助模式。其中,广州慈善医疗救助项目联动了各区慈善会、医院、社工、社区以及各慈善组织,多方协力搭建起涵盖慈善医疗救助和应急救助、针对困境儿童大病救助、血友病救助、急难救助、再生障碍性贫血救助、肺癌早筛、珠珠大病救助平台等在内的系统的慈善救助体系,救助人群不仅包括广州市户籍居民,还覆盖了在广州务工的来穗人员、外地户籍全日制大中专院校学生等。如今,广州慈善医疗救助的救助种类范围不断完善扩大,平台求助热线“400-859-9595转2”已逐渐成为大病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最新、最有效的救助资源信息的渠道之一。近三年,广州慈善医疗救助项目累计服务2.8万人次,整合联动救助资金超6100万元。
但一个重症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勇气——打针、吃药、化疗、置管、穿刺、手术,这些都是癌症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忍受的煎熬。碧心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缘于广州全民参与的“全城义剪”救助白血病女孩小碧心的公益行动,如今致力于大病儿童及家庭救助和服务,其负责人指出,治疗期间的环境、用药等,会无形中加重患儿的负面情绪。
在一项碧心公益开展的血液肿瘤儿童心理状况问卷调查中,85%以上的患儿家长表示,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拒治疗、社交回避、焦虑、暴躁、情绪低落甚至抑郁等心理问题。为帮助癌症儿童面对不良情绪,自2018年起,碧心公益开始为患儿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并将心理辅导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方法,建立了“项目社工+心理专家+医护”的跨学科服务团队。至今,“听见童心—血液肿瘤儿童心理辅导计划”项目累计为1615人次患儿及照顾者提供心理辅导、音乐治疗、心理支持讲座等服务。
在广州,聚焦重症儿童的公益慈善组织不止一个。在过去的几年间,广州市小家公益服务中心面对最多的就是异地就医、经济困难的重症患儿及家长。为了应对孩子反复的住院治疗,家长需要在医院附近找个临时歇脚的地方,白天陪着孩子,晚上回去睡觉,孩子在治疗间歇期也需要就近安置。2014年9月开始,广州市小家公益服务中心开始为异地就医、经济困难的重症病童及家长提供一个可以暂时容身的小家。在基金会和企业等多方支持下,他们已在广州各大医院附近设立了12个小家,每个小家配备管理员和社工,不仅为患儿家长普及护理、饮食以及就医知识,还衍生出心理健康支持、转介救助资源等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这12个小家已经承载了570个家庭的抗癌故事,为1533名孩子和家长提供83475天住宿服务。小家里的重症患儿及家长也逐渐成为了彼此的“家人”。有的家长有事外出时,另一个家长就当起大家的“爸爸”“妈妈”;有些孩子已经结束治疗、回到老家的家长还会捐来大批食物等物资。
展望:公益慈善组织可搭建协同合作平台
记者走访了解到,面对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单个慈善组织拥有的资源和专业能力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此情况下,协同合作是慈善组织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在一线实践中,也有越来越多公益慈善组织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将跨界协作提上日程。在心智障碍者的全生涯支持中,服务机构有服务机构的优势,家长组织有家长组织的特长,此外,有的社会组织可能专注于康复,有的社会组织专注于教育。“现在,我们明显看到,再也不可以项目围着‘人’来转,而是需要多个项目围绕着一个人,朝着一个方向支持,这样才能称之为全生涯帮扶。”一位志愿者说,“但机构同时也要考虑很多生存问题,这时,合作需要多方一起推动”。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残健共融、重症儿童救助,在广州,有两百多家慈善组织和数千家社会组织投身不同的公益慈善领域。《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便指出,对一个地区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的考察,除了关注慈善组织数量、慈善捐赠规模等较为显性化的指标外,还应特别关注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与实际使用效益。筹集资源并不是慈善组织的目的,切实帮助身处困境中的个人、家庭和群体,传递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实现助人自助,这才是慈善组织的初心和使命。而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的转型,表现为慈善的组织化、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的提升。
《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2022)》建议,广州实施“慈善合作平台建设工程”,在重疾救助、未成年人保护、乡村振兴、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等重点领域,通过政社协同、多元共建模式,加强慈善合作平台的规划与建设,促进慈善组织之间,慈善组织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加有效地发挥慈善资金的杠杆作用,提升慈善工作整体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