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极具重要历史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慈善事业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中的定位,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工作进入草案审议环节,草案新增内容“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推动共同富裕”,体现了慈善功能新定位,慈善法制日益完善。
近年来,广州慈善事业紧跟国家发展步伐,推进慈善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慈善运作机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创建“慈善之城”,使慈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市民群众。作为全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区域枢纽,通过对广州慈善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对于观察区域慈善事业乃至全国城市慈善事业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日前,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主办发起“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学习宣传活动,收集了2021年9月5日至2022年9月4日广州市慈善捐赠数据75668条,根据捐赠总额自动累加排序。根据“广州慈善榜样”收录的慈善捐赠数据,2022年捐赠总额达到16.3亿元。以此为观察样本,可以观察广州市慈善捐赠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供稿/广州市慈善会
机构捐赠数据:
多次入选榜单机构数量增加
“广州慈善榜样”将机构捐赠金额划分为五档,从低到高分别为“一星”到“五星”,对应的捐赠金额分别为“10万(含)-50万元”“50万(含)-100万元”“100万(含)-500万元”“500万(含)-1000万元”“1000万元(含)以上”。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入选捐赠机构(捐赠额不低于10万元)合计捐赠13.79亿元,较上一年度下降1.3%。入选机构数量达到587家,为历年新高。平均每家机构捐赠额为235万元。2022年捐赠金额排前十位的机构合计捐赠8.8亿元,占机构捐赠总额的63.9%。捐赠金额排在第一位的是星河湾集团有限公司,全年度捐赠超2亿元,连续七年排名前十,并在最近四年蝉联广州慈善捐赠榜榜首。
2022年,有587家捐赠机构入选“广州慈善榜样”名单,其中253家机构在过去七年间入选两次或两次以上,捐赠额为11.05亿元,占机构捐赠总额的80%。与2021年相比,多次入选机构数量多了86家,增幅达到51%。在253家机构中,有138家属于一星机构,占比达到59%。此外,有334家机构首度入选,贡献了2.74亿元的捐赠额,占比超过两成。
个人捐赠数据:
多次捐赠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
“广州慈善榜样”将个人捐赠金额划分为五档,从低到高分别为“一星达人”到“五星达人”,对应的捐赠金额分别为“1万(含)-5万元”“5万(含)-20万元”“20万(含)-50万元”“50万(含)-100万元”“100万元(含)以上”。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入选个人达到4423人,捐赠总额为2.5亿元,人均捐赠额为5.7万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人数和总额均有着明显的回落。但与2016至2020年这五年相比,仍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入选人数是2020年度的15倍,捐赠总额是2020年度5.8倍。2022年榜单仍然单设“爱心人士”一项,用于统计过去一年度所有“捐款不留名”人士的捐赠总额,他们累计捐出了1215.1万元。
其中,从数据上看,2022年个人捐赠主要来自首次入选人群,3838人(含“捐款不留名”的爱心士人)累计捐出2.03亿元,占个人捐赠总额的81%。与此同时,多次捐赠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有585人在过去七年间入选两次或以上,比上一年度增加了525人,增幅达到875%,累计捐赠额达到4722.5万元,这说明广州市民持续参与慈善捐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在重复捐赠人群里,有1人连续七年入选,过去七年累计捐出11万元。
捐赠用途:
教育、乡村振兴和公共事业排前三
“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收录了64家社会组织的捐赠收入,主要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三大类,与上一年度相比,收录机构数量几乎持平。
数据显示,2022年,64家社会组织获得捐赠收入15.87亿元,与上一年比,捐赠收入增长30%。入选社会组织捐赠收入的平均值为2442万元,中位数是311万元。
64家社会组织的捐赠收入中,捐赠收入最高的是广州市慈善会,全年度获捐4.87亿元,连续两年蝉联榜首。有27家社会组织连续入选2021年度和2022年社会组织捐赠收入数据。这27家社会组织在2022年累计获得12.18亿元,占年度捐赠收入的77%,比2021年度增长了1.4亿元。
根据“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慈善赠榜资金去向用途数据,2022年慈善支出16.13亿元。从捐赠用途来看,教育仍然是最受关注的领域,累计流向教育领域的资金达到4.88亿元,占全年慈善支出的30%。受到国家政策的鼓励,乡村振兴领域吸引了4.22亿元的慈善资金,排名第二。流向公共事业领域的慈善支出,从2021年度约3000万元提高到2022年2.21亿元,排名第三,增幅达到637%。
研究发现:
广州慈善捐赠每年都会出现“新面孔”
大额捐赠的“基本盘”稳定,基金会捐赠增幅明显
广州慈善捐赠连续五年快速增长后,在2022年出现回调,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其中机构捐赠与2021年度基本持平,但个人捐赠同比回调明显,同比下降41%。
过去两年社会捐赠有所下滑,《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测算,2021年全国社会捐赠总量为1450亿元,较2020年下降5.48%;“腾讯99公益日”经历了连续6年的增长之后,2022年公众捐赠金额和捐赠人次分别下跌了7%和15%。
虽然捐赠总额有所下降,广州慈善捐赠的“基本盘”依然稳固——大额捐赠表现稳定,22家年捐赠额在1000万元(含)以上的“大额捐赠单位”,所贡献的机构捐赠额比重达到了76%,与2021年度占比基本持平。
从捐赠主体来看,企业是广州慈善捐赠的主力军,和以基金会和慈善会为主体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的差距在逐渐减少。
捐赠格局进一步成型,复捐率持续提升且新生力量涌现
过去几年,广州慈善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慈善捐赠呈现整体上升的态势。行业实践经验表明,慈善捐赠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维护已有捐赠者和开发新的捐赠者,对于扩大捐赠规模、推动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022年,广州机构的慈善捐赠复捐率达到四成,比2021年度提高了一成,复捐机构贡献了全年机构捐赠的80%,较上一年度占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复捐机构数量和捐赠总额呈现出同步提升的情形。
与此同时,2022年机构捐赠中,有334家机构首度入选,贡献了2.74亿元的捐赠额。过去三年,广州机构捐赠中,每年都新增超过300家入选机构,捐出的慈善资金均超过2亿元。
从数据可以看到,广州已经形成相对成型的捐赠格局。有一批相对固定的机构,有着持续捐赠的习惯,其中小额捐赠机构的数量占优,而且每年在持续增多。此外,广州慈善捐赠每年都会出现“新面孔”,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慈善会是主要的捐赠接收方,慈善捐赠渠道愈加多元
社会组织的捐赠收入是衡量行业和机构是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活动收录了64家社会组织的年捐赠收入,数量比上一年度(65家)略微下降,但捐赠收入总额同比提升三成。
其中13家慈善会累计接收捐赠9.68亿元,占社会组织年度捐赠收入的六成,是广州慈善捐赠的主要接收方。但与上一年度相比,慈善会的捐赠收入减少4473万元,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慈善会占比的下降,也意味着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的比例上升,占比分别提高了1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这也说明了广州慈善捐赠,慈善会依然是捐赠人的主要选择,但捐赠渠道也更加丰富,选择也更加多元。
支出主要用于教育和乡村振兴,“慈善行业支持”发展受限
2022年广州慈善支出主要用于“教育”“乡村振兴”和“公共事业”三大领域。
2022年,用于疫情防控的慈善资金同比减少了45%,而随着防疫政策优化,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预计2023年度流向防疫的慈善资金可能进一步收缩。而在慈善捐赠没有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其他领域有望获得更多的善款。
纵观最近两年的慈善支出,教育、乡村振兴、脱贫、医疗健康等传统热门领域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慈善行业支持”两年的占比均在1%~1.5%之间,这意味着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领域,却还没获得很好地支持。
慈善资源流向外地比重增加,在更大范围产生社会影响力
从使用地域来看,2022年广州慈善捐赠有超过一半(51%)用在广州市内,但与流向市外的差距越来越小,这说明慈善资源投向外地的比重加大,慈善资源走出广州辐射全国,在更大范围提升影响力。而在“市内”和“外地”两个维度上,又呈现出个人热衷用于本地、机构偏爱投向外地的特点。
发展建议:
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慈善法修订为契机,建立协调机制扶持慈善事业发展
2022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慈善法的修订,回应了不少关键问题。
慈善法修订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里程碑事件,对公益慈善行业影响深远。本次慈善法修订的重点突破,在于促进法律与行政管理之间的配套协同。广州要以慈善法的修订为契机,加快出台或修订本地慈善法规政策,建立慈善工作协调机制,多举措扶持慈善事业发展。
做好大额捐赠维护,巩固慈善捐赠的“基本盘”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商贸业发达,而广州企业家有着乐善好施的传统,在完成财富积累有着积极回馈社会的美好情愫。广州慈善捐赠历来以企业大额捐赠为主,最近几年基金会尤其是企业基金会的捐赠比重也在持续上升。
广州应该进一步做好大额捐赠人的维护,通过优化注册流程,制定指引手册等,引导和支持大企业通过成立公益基金会、慈善专项基金等方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同时,公益慈善机构可以结合企业的需求和意愿,有针对性设计项目,引导企业回馈社会。
提高捐赠人的满意度,为复捐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2022年广州慈善榜样”数据可以看到,经过多年发展,广州已经形成一批相对稳定的重复捐赠机构和个人。复捐行为表明捐赠者对筹款组织的持续认可,也意味着一种忠诚度与向心力,对筹款组织乃至慈善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要想稳定而持续获得复捐,广州慈善需要努力提高捐赠人的满意度。优化捐赠后的反馈机制是其中一个有效手段,有研究认为常态化的捐赠信息反馈将会提升捐赠人的捐赠体验。此外,公益慈善组织还可以创新项目形式,将捐赠人融入筹款项目中,提高参与程度,强化认同感,为复捐行为打下良好的基础。
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慈善行业支持”领域
2023年,慈善事业将在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上持续释放能量。新年伊始,广州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蓝图,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在这一背景下,慈善事业将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全面深入参与教育、乡村振兴、公共事业、医疗健康、文化、体育、艺术等事业的建设,成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广州应该加大力度,引导更多的资金流向“慈善行业支持”领域,支持公益慈善组织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只有慈善行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
抓住湾区发展新机遇,引领大湾区慈善融合发展
2023年,随着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湾区慈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应当推动大湾区慈善发展上发挥引领作用,在慈善募捐、人才培养、信息建设、项目实施等领域展开合作,探索和推广湾区慈善经验,更好地助力大湾区慈善事业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