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百名记者蹲点社区
本系列报道设立读者反馈邮箱(地址:gzzh100@126.com),欢迎提供线索和建议意见。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肖桂来)2月13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启动“最后100米”——百名记者蹲点社区(村)系列报道,派出百名记者,扎根广州176个镇(街)、2700多个社区(村),以蹲点式调研、体验式采访等方式,贴近大地记录平凡中的闪光,直击高质量发展火热场景,发掘“接地气、冒热气、有生气、聚人气”的新闻故事,传递昂扬奋进的时代脉动。
本次百名记者蹲点社区(村)系列报道,由广州日报全媒体区街部、信息时报E家通记者执行,记者走进广州镇(街)、社区(村)一线,深入社会肌理,怀一颗滚烫的心,以真实的笔触感知冷暖、聆听民声、解决民忧,以小社区、小故事、微视角展现大世界、大时代。
奔赴基层,记录社区“一群人”——
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是链接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我们将贴身采访社区(村)党组织书记,记录他们繁忙的一天,了解他们如何以“绣花功夫”穿起大城治理的“千针万线”;跟着他们走街串巷、入户探访,关心一家一户,切实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做居民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下沉基层,聚焦经济“微细胞”——
微企小店,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牵百家民生,蒸腾城市烟火气,关乎经济大盘稳固。我们将走进藏身街巷的小店、老店,了解它们在市场大潮的创业、坚守、创新,看政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呵护微企小店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举措。
深入基层,解剖治理“小麻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社区治理是一篇大文章。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生活相依、情感相系的社区里,社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面对居民需求多样、利益多元,社区治理方式转向网格化、精细化以及多元共治。我们将抓住社区治理的某一个、某一方面难题开展深调研,直面难点、痛点、堵点,挖掘来自社区群众的首创经验、“金点子”,通过解剖“小麻雀”,探寻破解超大城市社区治理难题的有效方法。
扎根基层,看见时代“大脉动”——
新闻之树只有深深扎根大地,才能根深叶茂。媒体记者只有与基层零距离,才能保持对脚下土地的敏锐感知、情感共振与忠实记录。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我们将秉承深耕、扎根基层一线的新闻态度,深入践行“四力”,俯下身子“抓活鱼”,报道力求“新、短、实、活”,挖掘同一屋檐下的邻里守望、小巷变迁、文化传承,看见城乡急速变迁下的不变乡愁、温暖故事,读懂广州大地上每一个个体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所付出的努力。
开局之年,我们再出发!“最后100米”百名记者蹲点社区(村)报道启动啦!我们深入一线,扎根泥土,记录火热时代现场,感知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宝书记”的社区工作法
记者跟随社区党组织书记褚宝燕入户探访困境儿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肖桂来)“宝书记,去哪里呀?”在小区里走着,时不时有居民跟褚宝燕打招呼,她总是笑盈盈地招手回应。
2月11日是周六,番禺区桥南街番奥社区中心党委书记褚宝燕却没能休息。当天上午,区民政局安排工作人员入户探访该社区两名困境儿童。马不停蹄访完第一户,褚宝燕加快脚步,往小区十一街华仔家走。
华仔今年17岁,是一名轻度残疾少年。去年初中毕业后,在社区居委介绍下,他进入桥南街工疗站工作。
刚进家门,华仔奶奶便上来热情招呼大家落座,然后欣喜地介绍起华仔的进步:“上班后华仔的心情好很多了,和家人说话也不‘赌气’了,人开朗了,懂得关心家人。”交谈中,华仔还“秀”了下刚学的新歌,跟着手机音乐节拍,华仔唱歌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自信。客厅里响起了掌声,大家都为华仔的进步感到高兴。
“宝书记是我们社区的‘百事通’啊!有事找到她,每次回复都很及时、全面!”华仔奶奶现场夸起了褚宝燕。
褚宝燕却说,这归功于自己的“万能通讯录”。褚宝燕在番奥社区工作已有13年头了,“近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接触一位社区居民,都要加他微信,现在我有3643个微信好友,80%以上是社区居民。”每一位居民背后又是一个家庭,通过这个小小通讯录,褚宝燕的“朋友圈”在这座大社区扎下了根。
约40分钟,褚宝燕完成华仔的入户走访,开始返回居委会办公室。一路上,记者和褚宝燕边走边聊。
番奥社区共有居民3478户、1万余人,“哪一户是孤寡老人,哪一户有慢性病患者、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作为社区党组织书记都要掌握第一手信息。不熟悉民情,社区工作就寸步难行。”褚宝燕说,“熟”是社区工作的第一步。
仅有“熟”,够不够?褚宝燕说,社区里事情多而杂,街道办有多少部门,社区就对应着要干多少事,很多事情都要落到社区去解决,“人多了事杂了,还能不能保持对居民的真诚态度,也是一个考验。”
“也不能仅有好态度、‘空对空’。面对居民群众,最讲究‘实’。你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去投入,去真正爱护这座家园,为居民办好实事。”褚宝燕说,“在社区里,你实实在在做了事,大家会更认你、更信你,下一步工作开展就会更顺利。”
回办公室的路只有几百米,“宝书记好”的问候声却不绝于耳。“宝书记”的称呼从哪里来?从居民的口碑里来,从“熟”“真”“实”的社区工作方法里来。
老鞋匠的“手工制鞋路”
二十余年老鞋匠伍超强 让每一双脚舒服地穿进鞋子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钻莹、肖桂来)阿广因先天发育畸形,脚掌和脚后跟大幅度弯曲且外翻,两只脚几乎成“粽子”状,一直很难找到合适的鞋子。他找过温州的老鞋匠,也找过京剧团里专门做鞋的师傅,始终一无所获。直到他在广州人民北路一家做定制鞋的小店里遇到了伍超强,一位做了二十多年鞋的老鞋匠。
最初看到阿广的脚型,伍超强感觉被难住了,姑且先试一下吧。十多年前,伍超强曾给一个“马蹄足”的客人定制过鞋子,做好脚模,试了几种方式,修修整整,还是没能做出让对方站得舒适、走得稳妥的鞋子。“最后把钱退给人家了。”
阿广这双鞋的难度在于让脚舒服着地的同时兼具美观。伍超强做好鞋楦,设计了多款鞋样,前后试了好几次。试鞋时,阿广的脚刚伸进这双黑皮制成的高帮鞋里,立刻从轮椅上站了起来走了几步。稳了,六旬老人时隔近50年再次穿上了新鞋。之后,阿广又在伍超强的店里定制了一双鞋。
伍超强原是一名小学老师,1996年,他转行到了广州一家制鞋厂工作,1997年,他自立门户,专门做手工定制鞋和鞋垫。手巧、用料好,还长期保修,熟客都称呼他“伍医生”,专门治鞋,让每一双脚舒舒服服地穿进鞋子里。
定制矫形鞋垫的价格从1500元到20000元都有,定制矫形鞋价格另算。最初,市民的认知度还不高。“基本都是熟客口口相传。”昨日,记者到店采访,只见伍超强正拿着三角尺帮一位郭姓阿姨量脚,做石膏模型。经测量,右脚比左脚长出1厘米,“这是很常见的情况。”郭阿姨之所以找到伍超强,是因为她的儿子两年前在伍超强的店里定制了矫形鞋垫,穿着舒服,就带了母亲来定制。
近年,越来越多人关注到脚和鞋的适配度。除了因特殊脚型而买不到鞋子的顾客找上门,“有些因扁平足、高弓足等脚底受力不均衡的人都来找我定制鞋垫,青少年和成人都有。”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成熟,很多手工的工序都被取代,伍超强也从定制鞋逐步变成以定制矫正鞋垫为主。在他看来,机器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手工,指着郭阿姨的脚的弓部,“你看像这个部位,机器测可能很难像人工那么细致。”
为了做出更舒服、更适合人体的鞋垫,伍超强经常看外科、康复科及足踝的相关书籍。时代在进步,伍超强也不甘落后。“做矫正鞋垫和鞋子是一门技术活。书里的知识很有用,可以与我的经验相互印证。”伍超强希望通过自己的鞋垫让每一双脚都能舒服地穿进鞋里,走更远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