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京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魏梦佳、叶挺)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8日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发布上线,即日起公众可从国家图书馆官网登录免费使用。这两项重要的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旨在用数字化手段完整保存并流传珍贵古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发布会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主办。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介绍,《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在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我国14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宗教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永乐大典》副本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少量残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藏家手中。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大典的一半以上。

  据悉,《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项目的第一辑收录了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内容,共涉及14个韵部、17个韵字、1800部书,除呈现《永乐大典》高精图像、整体风貌及相关知识外,还尝试对部分大典内容做了知识标引示范。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研究员洪琰介绍,《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包含了已批准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还收录了大量书影图像、说明文字内容。该项目综合应用了数字人文的多项技术,将珍贵古籍名录书目数据重构为知识库,以多维度知识图谱等多种可视化形式展示,以数字手段实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能。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表示,此次发布的两个项目是活化古籍资源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广阔地域分布和繁杂人物关系形成系统知识图谱,将《永乐大典》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其流传历程生动展现,为大众探索和了解传世古籍提供了重要途径。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聚焦大湾区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促一方发展 保一方平安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生活周刊·时尚·旅游
   第A14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5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A16版:文娱·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追热点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就业组合拳 掀起用工热
节后广铁累计发送旅客2335万人次
今年水路春运客流涨幅明显
趁年轻 当兵去
致公党广州市委会召开十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京发布
不动产跨境抵押登记“零出关”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