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冬荷不败

  一天下午,阳光冲淡了寒意。我要到公园北门外办事,于是从南门入,匆匆而行。就这样,我邂逅了那片冬荷。

  公园里有连接大湖的一面荷塘,两三亩见方。当我的目光落在塘里那片荷时,脚步不由自主定住了:那片零落的冬荷,这儿一丛,那儿一簇,丛丛簇簇,在远远近近的视野中,高矮参差,造型各异,或横卧,或斜倚,或交错,或弯曲倒伏,或茕茕孑立,成就一幅幅或线性、或平面、或立体的清浅水墨图。细看跟前这丛,直线曲线,交错穿插,水上水下,倒影交叠。一片浅灰淡墨,加上少许留白,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残荷图的参照实景吧?

  这儿我夏日来过,记忆里那些荷,绿云绵延,亭亭如盖,卷舒有致的荷花绚丽着人的双眸。而眼前,水瘦了,荷谢了,没有了叠翠流光的缤纷,就像一个人从青春走到了暮年。

  我沿着塘边走,踩着柔软的落叶。大自然删繁就简,但绿,仍是这儿的主题。

  阳光一寸一寸地在落叶上行走,黄昏如约而至。夕阳在塘里驻足,残荷断梗被镀上一层绚丽的霞色,生出一种神秘的美感,恍若金色童话里的景象。难得一见的别样的美哦。起风了,风贴着墨梗耳语,墨梗下的水迅速晕染开一圈圈细细的涟漪,有鱼儿在涟漪下打捞人的眼神,我从它颤悠的涟漪里仿佛听到它们的对话:

  “残荷,你丰富了冬的内涵。”

  “盛与衰,枯与荣,本就相辅相生嘛。”

  是哦,物有荣和枯,人有少与老。任何一种生命,都有生的喧闹,也有枯的顽强。这是历尽沧桑后的一种状态,是生命形式的一种转换,也是生命策略的一种改变,让人敬畏和震撼。

  忽然看到一丛仍残留着丝丝浅绿的荷,其微倾的梗上,居然栖落一只小小的山雀。那山雀左顾右盼一下,飞走了。我从枯梗中看到了生命,感到一种柔韧劲道的力量,正毫无障碍地流进自己的心房。其实,荷无论绿盖擎天抑或凋零枯败,其从一而终的事,就是源源不断地把自己的营养,输送到蕴藏在水下的藕的身上。藕丰满起来了,梗叶却慢慢干枯,而梗叶一辈子都在用生命守护着它积聚一生获得的宝贵财富——莲藕。

  荷知道,水下有藕,每一节藕上,都栖着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我想,荷也不会感到孤独,有池边的白杨、水杉、香樟、楝树、蜡梅、银杏、槐树陪伴,有鸟儿为它歌唱,还有风的拜访,还有我的关注。

  此时,我的心里升腾起来的是感动,而不是感伤。冬荷,并非意味生命到了残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奉献和孕育。

  冬荷不败。    (古德英)

 
     标题导航
文创桌游与“百件文物读广州”展相辅相成~~~
全国首例 广州文创新举措~~~
~~~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国际
   第A8版:要闻
   第A9版:产业·医药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理论周刊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创·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一场游戏一次“穿粤” 玩转“历代广州”
考古工作站进中学
找寻自己的春天
人间有味是家宴
加减法
冬荷不败
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