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去春来,万物生长。北回归线穿城而过的花城广州,再一次站在春天的起跑线上。
今年,立春节气和元宵佳节接踵而来,双“节”接连,可谓“喜上加喜”!
岭南春早,万象更新。接受记者采访时,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表示,一般说法大年初一就是兔年,“但是更远古的说法,其实立春才是属相的开端,立春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兔宝宝”。癸卯兔年是难得的“双春年”,一年中有两个立春节气,分别是2023年2月4日和2024年2月4日,饶原生表示,“一年两头春”在广州人看来有“好意头”、适合办喜事,“民间有‘双春双喜’之说,表达的是大家对未来的美好希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斯其格
对生机勃勃春天的向往从未改变
2023年2月4日,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四季一个新循环的开始。立春三候,第一候“东风解冻”,第二候“蛰虫始振”,第三候“鱼陟负冰”。冬天过去,春天来了,冰雪渐渐融化,游鱼从水中跃出,和煦的东风吹开了柳树的嫩绿芳华。此时此刻,万物都饱含着清新、明亮的快意。
“春到人间草木知”“草木一时生意动,关河万里冻云开”……描绘立春的诗词,跟立春一样,都是生机勃勃的。
“说到立春,我们不妨从历法开始讲起。”饶原生表示,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是兼顾太阳、太阴(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在阴历的基础上,吸收阳历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以朔望月(月相圆缺一次)定历月,以二十四节气表示“岁实”(一个回归年)和四季寒暑,并通过“置闰法”调节阴阳历之间的时间差。“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所以节气习俗自古以来都跟农业社会相关。”
古时立春吃青菜、迎土牛、喝春茶
在我国古代,春耕播种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好坏。而立春不仅是一岁之始,同时也是春季之始,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古时,立春的习俗包括吃青菜、迎土牛、喝春茶、贴挥春等。饶原生介绍,古时广州地区有“打春”盛典。仪式中的“春神”句芒由男童扮演,牛以泥塑,色泽按历书《春牛图》所示。是日农家休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群众舞狮舞龙。辛亥革命后,民间还有以春饼、片糖拜祭之俗。五邑地区则选一性情温顺的大水牛贴上红纸作“春牛”,由一童牵引,招呼村民前来鞭春,并由村中一长者抚摸春牛,唱《春牛歌》,众人和之。
“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季节。”不过,随着社会变迁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变化,跟立春相关的习俗渐渐式微。饶原生表示:“有些习俗比较少见了,但大家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向往,是一直未曾改变的。”
立春以后出生的孩子才是兔宝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兔年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般说法是大年初一就是兔年,但关于属相划分,有一说法是跟立春有关。”饶原生表示,对于属相的起始,学术界内一直有不同说法。认为生肖以立春为标准的方法起始于商周时代,“支撑‘立春说’的,是老祖宗很早就使用的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的交替以每年立春为开始,所以立春之后出生的孩子才是兔宝宝”。
“一年两头春”,广州人盼“好意头”
癸卯兔年是闰年,有个“闰二月”,全年共有384天,一年中将会出现两个立春节气,即癸卯年的正月十四立春(2023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二十五立春(2024年2月4日),民间称这种现象为“一年两头春”,也称“双春年”。
“很多人认为‘双春双喜’,抢个好意头。”饶原生认为,广州人喜欢讲“意头”,语义相近于普通话中的“彩头”,凡事都要讨个吉利,“婚姻大事、生儿育女挑‘双春’年,祈望喜上加喜”。
事实上,不管“单春”“双春”还是“无春”,都是历法现象,遵循严格的科学规律,和吉凶无关。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令人坚信,2023年定有发展的好势头!
元宵佳节的仪式感不仅是一碗汤圆
广府有民谣:“初一人拜神,初二人拜人(指互相拜年,恭贺新禧),初三穷鬼日,初四人乞米,初五初六正是年,初七‘寻春’去,初八八不归,初九九头空,初十打春去,十一打仔回,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火明,十五祈灯头,十六夜完灯,采青走百病。”
如果说“过大年”是一台民俗大戏,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节在广府地区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过完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过完”,饶原生表示,在元宵节,广府人“派利是”这一习俗就到了收尾的时候,“小孩子在春节期间收的利是都是不拆封的,但到了元宵这一天就可以打开利是,看看自己今年‘逗利是’的‘成果’”。
吃碗汤圆,团团圆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因为正月又称元月,元宵是农历新年后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元宵往往寓意着圆满团圆。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元宵佳节,对广州人来说,吃汤圆是必不可少的“标配”。
据传,汤圆的原始形态是宋代流行的一种小吃“元(圆)子”。古汉语里,“汤”是开水的意思,后来人们逐渐改叫汤团、汤圆。在汤圆的咸甜之争问题上,大多数广州人坚定地站了“甜”的一方。
张灯结彩,花团锦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从古至今,元宵放灯都是民间的一大盛事,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并流传至今。在这个晚上,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节日气氛浓郁。
饶原生认为,赏灯也是元宵佳节必不可少的“仪式感”,“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大家都很重视”。广州人过元宵节,是从唐朝开始,官方规定三天燃灯,民间也就举行三天的庆祝活动。南汉时,广州的元宵之夜,六榕寺的花塔上下遍燃灯烛,与月比光,称为“赛月灯会”。
除了举办灯市,古时广州城内还有各种庆祝活动。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事语》中说:“元夕张灯起火,十家则放烟火,五家则放花筒。嬉游者,则袖象牙香筒,打十八闲为乐。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队。为陆龙船,长者十余丈,以轮旋转,人皆锦袍倭帽,扬旗弄鼓,对舞宝灯于其上。”
而且,如果说春节前半段大家都是亲友间互动,那么元宵看灯可以说大家进入“社交平台”。饶原生表示,灯会可以说是群体活动,人们在这个时候打破了日常的约束,纷纷走上街头,看戏、赏灯、猜灯谜、看舞龙舞狮。“元宵节又叫中国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描绘爱情故事的诗句让大家隔空感受元宵的甜蜜与浪漫。”
广府庙会,广州新民俗
“现在在广州,有一个持续多年、极具特色的‘元宵文化名片’——广府庙会。但其实以前广州是没有庙会的。”饶原生告诉记者:“古时,在广州,类似于庙会的民俗活动被称为‘诞’,但是随着广州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北方庙会等一些地方的传统习俗也带到广州,2011年开始举办的广府庙会如今慢慢演变成广州的新民俗。”
2023年,备受关注的广府庙会回归线下活动,自元宵节起连续七天,每天都有“广府味·幸福年”主题下的不同精彩呈现。市民游客可以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时空交融的场景中,逛集市、赏花灯、看展演、品非遗等。由于正月十五又是“中国情人节”,主办方还召集了多对情侣,与众花神一起打卡,“相约元宵,遇见幸福”。
广府庙会内容和形式上把广府文化和非遗文化集中展示,这种“既植根于传统节俗,又尝试融入现代创意”打造的新民俗,在饶原生看来也将成为元宵节的“仪式感”之一。
正月十六“行通济”,为传统习俗注入新内涵
“行通济,冇闭翳。”
“闭翳”是指忧愁、衰气的意思。“行通济,冇闭翳”这句俗语是指到通济桥上走走,就能消除疾病、烦恼,得到幸福、安康,表达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通济桥位于佛山市普澜二路金鱼街52号附近,建于明代,1626年得名通济,寓意“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上桥有九级台阶,下桥时则有十三级,“九出十三归”,寓意“小本大利”,财运亨通。
《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行通济,冇闭翳’这句俗语让大型民俗文化活动‘行通济’变成几百年来极具仪式感的一件事”,饶原生介绍称,“行通济”源头是中原地区习俗“走百病”,“相传正月十五、十六,人们喜欢成群结队‘走桥’,过桥度厄、祛病、消灾。路过城门、庙门前时,妇女还要悄悄地摸摸大门上的门钉,这一习俗被称为‘摸钉’——‘钉’与‘丁’同音,寄托家丁兴旺的愿望。希望通过‘走桥’告别百病,这个习俗流传到佛山,慢慢演变成‘行通济,冇闭翳’,满足大家对新的一年无病无灾的美好愿望”。
今年,“行通济”回归线下,如今广佛同城,地铁等公共交通方式非常方便,社交网站上不少广州人表示组队去“行通济”。
饶原生告诉记者,他记得去“行通济”时要拎着两件“宝物”,一件是风车,一件是生菜。风车象征着“时来运转” “一帆风顺”“行大运”,生菜被叫作“胜意菜”,祈盼“财源广进”“万事胜意”,寄托了人们对于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带生菜’取其好意头,旧时行通济之后‘扔生菜’是人们的误解,而且很浪费、不环保。”饶原生表示,现在延续传统民俗的同时,希望大家行通济之后“引菜(财)归家”,为传统习俗注入新内涵。
新闻链接
动手制作红木宫灯 照亮生活的美好
作为传统节日里营造喜庆气氛的吉祥挂件,广式红木宫灯备受好评。广式红木宫灯起源于明代。到了清代,其除了充当贡品,还大量出口,广受喜爱,被称为“中国灯”。在元宵节到来之际,2月4日广州市文化馆“向美而行——全民艺术普及公开课”之《宫灯庆团圆》广式红木宫灯主题体验课上,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罗敏欣带市民朋友们动手体验广式红木宫灯制作。“广式红木宫灯是绘画、木雕和玻璃工艺的集合体,使用进口红木精雕细刻而成,饰以精致的手工绘画。”罗敏欣告诉大家,广式红木宫灯以其精细的雕刻、稳重古雅的风格,端庄大气的造型,兼容并蓄的姿态,体现了岭南文化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体现了勇于创新的广府文化精神。
体验课上,罗敏欣老师向学员们介绍宫灯的制作流程,讲解宫灯玻璃画知识以及宫灯的种类和应用,学员们自己动手体验灯架组装、玻璃绘画,享受动手制作的乐趣之余,深入感悟宫灯的文化魅力及其传承意义。
“亲手制作一盏广式宫灯,照亮生活的美好。”带孩子来体验广式宫灯制作的市民告诉记者,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参加这样的体验课程,“留下这个元宵节独一无二的记忆”。
“一盏宫灯就像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艺术品。对我们今天的生活而言,这种文化积累和灯画背后的典故、故事是有意义的,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和学习。”在元宵佳节制作一盏宫灯,在罗敏欣看来是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感”之一,“我们希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进来,所以我们要创新,把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和传统红木宫灯相结合。我们开发了这一套广式红木宫灯全民艺术普及课程,吸引更多年轻人通过宫灯认识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接触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