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呼吁重视学生心理危机

要警惕孩子心理危机的“蛛丝马迹”

  2月2日,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披露胡某宇系自杀。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再次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青少年心理健康。当遇到心理危机时,学生应该如何有效求助、求救?家长应该如何识别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又该如何妥善处理?学校又该怎么关注众多学生的心理健康,从中发现心理危机的“蛛丝马迹”,予以及时有效地干预?围绕这些问题,多位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家和临床医生给出了他们的专业意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伍仞 通讯员李雯

  学生自救

  同学和老师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事发前,胡某宇是个刚刚入学不久的高一新生。发布会透露,胡某宇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心理状态失衡。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副研究员陈玉霞多年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工作。她告诉记者,当学生面临一些较大的生活事件时,如不及时调整易出现问题,比如转学、升学、成绩下降、恋爱失败、自己或家人生病、父母离婚、亲人或朋友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等。

  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适应新环境?面临学业压力时又该如何做?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窦凯认为,在新生入学适应阶段,就老师而言,要有针对性地去疏导学生来自学业的压力,并帮助新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融入集体;学校则可以举行心理课、班会课、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给学生营造出适应新环境的氛围;对学生来说,则应主动参加班级、学生社团、宿舍等集体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如果有了良好的人际交往,有了志同道合、能够倾诉的好友,很多压力也就容易排解了。”

  当发现遇到难以度过的心理危机时,学生应该如何有效求救?

  窦凯说,当学生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应对能力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内心平衡被打破并体验到痛苦的体验,这种状态就是心理危机。他特别指出,青春期是孩子逐渐由家庭系统向同伴系统转变的过渡阶段,住校学生则与家庭的空间联结变得更少,当遇到困扰时,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将成为他们重要的支持力量。窦凯表示,学生遇到心理危机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是恢复内心平衡的重要手段。比如,学生可向信任的亲友倾诉,向心理老师、班主任、社工、心理咨询机构等寻求适当的援助。

  窦凯表示,除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还需强化日常预警防控,精准干预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第一,可以借助专业评估工具和技术手段,在每年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测评,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分类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第二,完善“学校-班级-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遇到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情况等;第三,强化学校心理援助体系建设,除了设立学校心理辅导室,还需创造条件为学生(尤其是住校学生)提供网络、邮件、热线等多途径实时心理援助服务。第四,建立家校协同干预机制,针对心理障碍、自伤自杀等危机事件的学生,学校应制定干预方案并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心理危机。

  环境支持

  要注意孩子婉转的“求救”信号

  “青少年是情绪问题高发的年龄阶段。留守、升学、被排斥、寄宿适应困难、社交受挫、忽视、转学等是常见影响因素和容易出现问题的时间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科主任医师查彩慧提醒家长,当孩子表现出反常的情绪与行为,比如平素外向的孩子突然变得寡言少语、不愿与家人交流、不愿外出,或者性格温和的孩子变得暴躁,作息紊乱,流露出消极情绪(觉得生活无聊、活得没意思等),甚至查询过自杀的方法等,一定要重视,密切观察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多与老师及孩子的好朋友沟通;如果家长无法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最好征求孩子意见,看是否需要心理医生帮助,由医生确认需要如何干预。

  作为家长,日常应该如何识别孩子发出的求助和求救信号?又该如何妥善处理?

  “身处困境中的孩子往往会伴随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突然变化,尽管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会直白地向父母倾诉,但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留意孩子几种典型的 ‘求救’信号。”窦凯说。

  这几种“求救”信号包括:第一,与死亡和自杀有关的用语,如在日记、文章、言谈或美术作品中表达死亡或自杀意念;第二,反常的生理症状,如躯体症状、睡眠或饮食习惯改变等;第三,情绪的突然变化或不稳定,如对以往喜爱的事物失去动力、终日闷闷不乐等;第四,行为改变,如学业表现退步、离群孤立、自我伤害等。

  “当孩子表现出上述‘反常变化’,家长的看法及情绪反应将对子女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在协助子女应对心理危机时需要保持积极的信念,与孩子沟通过程中做一名 ‘倾听者’,不加批判、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做一名 ‘陪伴者’,鼓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做一名 ‘支持者’,与孩子共同商讨应对危机的处理方法,直到孩子顺利度过危机。”

  窦凯强调,应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建立起协同干预模式,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是最清楚的。他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家长可以与老师沟通一下孩子之前的一些经历,假如学生入学后面临一些心理问题,家校才好一起携手干预。

  除了向校方提前沟通,孩子的同伴关系同样值得关注。窦凯提到,孩子的同伴(同学、好友、舍友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他们更容易及时发现同学出现了反常举动。比如发现同宿舍的同学上课走神、晚上失眠、情绪低沉,就应该及时给予关心,必要时可与班主任沟通。遇到主动来寻求帮助的同学,除了仔细耐心倾听,也可以让同学去寻求更专业的帮助。假如知道同学有自杀的意念或计划,一定要先保护好自己,同时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

  特别提醒:

  家长要避免这些误区和偏见

  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危机,家长应如何提前应对?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是孩子能力的不足。”查彩慧建议,家长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学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知识,以便在孩子出现早期症状可以及时察觉。此外,应该尊重、理解孩子,加强和孩子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会主动寻求家长的帮助。

  日常在门诊中,查彩慧也观察到,当孩子出现心理、情绪上的问题时,一些家长在处理方法上存在误区。

  第一种误区,是“否认问题”。

  例如,有的家长在门诊的第一句就是说:“医生,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否有问题?”这类家长,往往此前已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就诊,且也得到了相关的诊断,但由于家长否认孩子的表现是心理因素造成,或者不愿意相信孩子的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反复带孩子到不同医院、找不同医生就诊,导致孩子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第二种误区,是“忽视情绪”。

  “临床上发现,很多孩子都曾向家人反映过自己的情绪变化等问题。但很多家长却把孩子反映的问题归结为‘不适应’‘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等原因,孩子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第三种误区,是“药物治疗”。

  查彩慧表示,药物治疗是某些心理疾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些家长因为担心药物副作用,拒绝让有需要药物治疗的孩子服药,错失了重要的干预手段。

  窦凯也发现,不少家长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在孩子出现心理疾病时,也没有及时带孩子去做治疗。

  他认为,家长一定要避免以下偏见:第一,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出现心理问题;第二,认为做心理咨询不正常;第三,排斥带孩子去医院做诊断;第四,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异常的。窦凯说,出现心理危机不代表他就有心理疾病。每个人在遇到困境时,只要自身的应急系统没有办法及时应对,都有可能会出现心理危机。如果在这种状态下,有外部的支持,可能就会安然度过。

  查彩慧呼吁全社会和家长们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杀意念者高达17.7%,就像车祸导致骨折需要紧急救治一样,出现心理问题很多时候也需要暂停学业进行治疗和干预。但许多家人担心孩子学业受影响,要求孩子‘坚强些’‘挺挺就过去了’,最后可能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3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评论
   第A5版: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穗月留声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东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都市新闻
   第A14版:文娱·闲情
   第A15版:健康周刊
   第A16版:教育周刊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官方回应胡某宇事件四大疑问
要警惕孩子心理危机的“蛛丝马迹”
广州继续公开征召福利彩票投注站200个
从化区2023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
羊城晚报岭南数字创意中心开工
郭永航到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走访交流
以魄力“引得来”,用真情“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