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而今,有城必有防。我们行走在广州城中,无论是越秀山上的城墙,还是沙面岛上的铁炮,或者长洲的炮台,都无声讲述人们在历史上为保卫这座城市所作的努力。时至今日,它们已经成为广州独特的文化遗迹,成为市民百姓耳濡目染的身边景观。远去的轰鸣,以及那些人声、涛声,铭刻在城市的记忆里,代代相传。
一座城市的防卫格局,不仅因其规模、地缘和地位,更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军事思想的转变,及其面临的状况直接关联。而珠江上的那些古代到近代的江防炮台,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之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
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本文图文资料据《清代民国广州城防、江防与海防炮台研究》《广州城防史迹调查与研究》《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
江海城防一体形态逐渐形成
广州城北的高地在清初被认为是城防的最重要关节,顺治到雍正期间,一系列炮台在这一带被建起,形成了由北向南居高临下的格局。
顺治及康熙初年,清政府在全国沿海地区实行禁海和迁海政策。这大大影响到海防建设,直到大约1684年,虎门口横档、南山、三门三座海防炮台才开始建设。
当时,由于海防炮台的长期缺位,广州城南珠江上陆续兴建的江防炮台就承担了更多任务,其建造的区域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外延伸:由远及近,狮子塔炮台、鱼珠炮台、东炮台、海珠炮台、沙角尾高炮台、菜栏土炮台、西炮台、白蚬壳炮台渐次排开,逐渐构筑起珠江航道上的火力体系,将广州城市防卫的空间远远推到城墙以外。
嘉庆五年(1800)以后,广州防御格局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江防上将防御重点收缩。嘉庆六年(1801)废弃狮子塔台,江防前沿由狮子洋回缩到长洲岛以内的珠江南北两路。嘉庆二十二年(1817)前后,在珠江北路的猎德和南路的大黄滘河段分别建设炮台,即猎德炮台和龟岗炮台。十余年后由于猎德炮台前河道淤沙,致使炮台远离河道,防御功能下降,故道光十六年(1836)又在江中的二沙尾处建设中流沙炮台。这3处新建炮台与原有的东水炮台(东炮台)、海珠炮台、永靖炮台、西宁炮台、西炮台构成当时的江防系统。
据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十四的说法,嘉庆以后除猎德、流沙、大黄滘台等在珠江主干道上保卫广州的大炮台,即“护城炮台”外,还有一类是内河的小炮台,即“护乡炮台”,数目众多,在南海县属有石湾、银带沙、白鹭洲炮台,番禺县属有乌猪冈、龙湾、鸡公石、古霸、南排涌口、市桥、大围通、大洲、庙口各炮台,多由县里自行布防。
除强化珠江上的炮台建设外,嘉庆以后广州炮台建设的另一个重点是在虎门海口。江海城防一体的形态更加成型。在鸦片战争中,广州炮台中最先接火的是虎门口最外边的沙角、大角炮台,之后是各江防炮台。
鸦片战争之后,在狮子洋以内的江面上,通过复建旧炮台和增建新炮台,形成了新的江防格局,在原已设防的重点区域——城西南柳波涌、城南大黄滘和城东南二沙尾增设多座炮台,以这三个炮台群构成广州江防的三处重点防御区。在珠江新造段两岸蚺蛇洞、仑头地区增建一组新炮台群,使珠江南路第一道防线由以前的大黄滘区域前移到这个地区。
海珠炮台 近代广州风景画中的主角
1855年2月19日,苏格兰医生兼业余画家托马斯·屈臣,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创始人之一,在广州画了一张素描画《海珠炮台》。他用素淡的笔调精细描画了江心中海珠炮台的台楼、台体、炮孔、树木,以及台侧的几艘江船,而周边的其他景物,则近乎全部略去。这件正在广东省博物馆“焦点——18-19世纪中西方视觉艺术的调适”展里展出的作品,是当时诸多以海珠炮台为描绘对象的画作之一。在许多这类画作中,海珠炮台在江水和天空的映衬之中,气势壮观,又带有一种南国独有的葱郁而潮湿的气息。海珠炮台位于珠江河道海珠石之上。“海珠石”,宋代称“走珠石”,有“胡人过海,明珠走跌海中,形成为石”的传说。宋代和明代,海珠石一带的珠江景色分别以“珠江秋色”和“珠江晴澜”之名被列入“羊城八景”之一。清代以后,珠江不断填海造陆,1931年,海珠石筑于堤内。
海珠炮台始建于清顺治四年(1647),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毁,旋即又被重建,咸丰八年(185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拆除,共存在211年(也有说海珠炮台是被清军拆除)。原广州南沙虎门炮台管理所所长、研究馆员黄利平看来,海珠炮台“是清代广州历史画中最常见的建筑,是艺术家着墨最多的一处炮台”,“再没有一个广州炮台像海珠炮台一样,有如此众多的图画从多个角度展现它各个时期的历史面貌。它们是少有的广州炮台原貌的形象资料。”
在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多件广州港全景图中,如云帆影之间,海珠炮台如孤峰兀立于江中,往往占据画幅的焦点位置。它不仅承载了烽烟,也曾承载了许多人对于广州的想象。“可以说,它是近代广州城市形象的代表”,黄利平说。
沙路炮台 遗址变热门“打卡点”
广州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北约坊,两座分别名叫马腰岗和兵岗的相邻小山包山腰上,错落分布着9座炮台。它们北与黄埔长洲岛隔江相望,扼守珠江水道,气势壮观。这就是百多年前建起的军事要塞——沙路炮台。历经风雨的炮台之下,原本波涛浩渺的江水已经被连片的农田替代。登高远望,珠江如带,静流无声。
作为长洲炮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片安装德式克虏伯炮的炮台遗址。给记者当“导游”的番禺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综合科科长黄文军介绍,沙路炮台现存9座欧式后膛炮池遗址,3处军事建筑遗迹,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 清光绪十年(1884),清朝政府委派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扼守狮子洋进入广东省珠江要冲的长洲岛及两岸修建五处要塞炮台,沙路炮台即是其中之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部分黄埔军校学生曾在此驻扎训练并对其进行修补。多年以后,炮台遗址大部分被泥土、草木掩埋覆盖。
2008年12月,沙路炮台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以来,广州市和番禺区文物部门累计投入专项资金800余万元进行文物保护修缮。自2015年一期修缮工程启动,至今已经完成了三期文物保护工程,宏伟旧貌得以重见天日。
2016年4月-9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沙路炮台进行了全面考古勘探、发掘。考古工作确认,炮台、岗位之间由道路连通,交错有序的排水系统分布其间,共同构成完备的内部交通和补给网络。
2019年4月,沙路炮台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拟建设为具遗址公园、绿道公园等多功能属性的热门“打卡点”。有人说,走在这里,仿佛在阅读一部波澜壮阔的风云史。
大黄滘炮台群 镇南炮台考古发现记
2022年年初,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南石头监狱遗址的重要发现。
在这片位于海珠区南石路,原为五羊摩托车旧厂的地块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一年多的调查和发掘,除了重要的南石头监狱遗址,清代炮台遗存——包括灰砂围墙、房基和铁炮等——也非常令人振奋。发掘清理的灰砂墙长约300米、宽2.2~2.5米、残高0.23~0.55米;发现大铁炮一尊,长3.72米,炮身有“道光二十三年正月 炮匠李陈霍造 监制官崖州知州 署广州府佛山同知李 钦差大臣 署两广总督 文渊阁大学士……”等铭文。
根据历史文献可知,南石路28号地块原为清代镇南炮台,与车歪炮台相距不足0.5公里。镇南炮台与车歪炮台都属于大黄滘炮台群的组成部分。大黄滘炮台群扼守珠江南路(即后航道),是虎门海口至广州城之间南路的最后一道防线。
大黄滘炮台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开始营建,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摧毁。其后,清政府在大黄滘一带重新设防,包括江中的龟岗台和沙腰台,江东的南石头台,江西的东塱台,形成大黄滘炮台群。光绪七年(1881)至光绪十年(1884),又对大黄滘炮台群进行改造、增建,绥定台右偏添筑永固土台一座,镇南台后添筑保安土台一座,并购置洋炮,从而构建起由绥定、镇南、保安、永固诸台组成的中西混合式大黄滘防御体系。及至民国后,绥定台俗称为车歪炮台,镇南台则改建为南石头监狱。保安、永固两座炮台现已不存。
“大黄滘河段是西南路珠江入广州的主要通道,其地东为南石头,西为东塱,江中有小岛龟岗,控制着东从长洲、西从中山通达广州的河道”,黄利平指出,“嘉庆时这里的防务开始得到重视,时人以为‘广东省河广阔,惟东路二十里之猎德二沙尾,西南十五里之大黄滘河面稍狭,可扼守。”从1818年到1880年,这里的炮台在清代曾五次新建或改建。最后一次改建后,大黄滘区域的炮台转型成为西式炮台为主、辅以中式炮台的炮台群。
1889年,张之洞在《广东海图说》中将这一带的炮台统称为“南石头炮台”。直到民国时期,其中的西式炮台,如车歪炮台,仍被认为是长洲要塞以内广州江防的关键。
穗石村炮台 现存唯一鸦片战争时期江防炮台
穗石村炮台遗址又名小谷围炮台遗址,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穗石(又名大石头)村北约东北面的马头岗(又称炮台山),今广州大学城广东药科大学内。
据《广州城防史迹调查与研究》,2003年,广州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穗石村炮台遗址发掘、清理出15个残存的炮垛基座,残存高度最高距现地面3.52米,最矮的一座只有0.58米,15个基座中有3个因地陷滑塌倾斜。穗石村炮台遗址现状呈南北向,占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整座炮台基址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各炮台基座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横长6.4米、纵宽2.4米,最小的横长2.56米、纵宽2.39米。单体炮垛基座平面为外宽内窄的梯形。炮垛基座内立面有一个大炮子孔,左侧面有一个小炮子孔,用来放置炮弹。炮池损毁严重。炮台基座以三合土夯筑而成,顶部已经坍塌,炮基设施大部分已经损坏,但遗存的墙体坚固,藏火药缸的壁孔清晰可见。
黄利平指出,清政府对这一带江面防御地位开始重视并在这里建炮台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此之前这里没有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广东首先提出在这个区域建设江防。根据史料推断它应该就是当年的“仑头南土墩”。但由于遗址所在地的河涌较170多年前变化太大,还需要对遗址进一步清理以寻找更多的依据才能确定。
但无论如何,都可以确定穗石村炮台是始建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炮台,年代当在嘉庆与咸丰之间。它是目前广州保存的唯一一处鸦片战争时期的江防炮台。“其他很多炮台现在残存的只能称为遗址,只余部分底座,丧失了文物建筑的基本条件”,黄利平说,“但穗石不同。对于广州来说,如果没有这一时期的炮台留存下来,将是巨大的遗憾。穗石村炮台的意义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