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阳江:“南海I号” 又迎“兔”破

黄文生

  各地迎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郭亨文)大年初一,位于阳江市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南海I号”古沉船的沉箱以新的景观元素展现给公众,吸引了各地游客。昨天到广东海丝馆参观的游客达13000人次。

  在2007年实施的整体打捞过程中,承载着“南海I号”船体的沉箱,不仅是中国水下考古科技工程的重要物件,更见证了“南海I号”的辉煌和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16年来,在承载着“南海I号”沉船的沉箱里,发掘出土了文物总数超18万件,包括瓷器、金银器、铜器等。

  “十四五”期间,“南海I号”船体将采用新的支护方式,护卫古船十几年的沉箱也将退出文保一线,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充分发挥中国水下考古活化利用研究院的作用,让沉箱元素以新的景观面貌“重新上岗”。本月18日,“南海I号”沉箱活化利用展示区启用,让承载着“南海I号”古沉船的沉箱以新的景观元素展现给公众,继续讲述“南海I号”的中国方案、中国故事。展示区面积近400平方米,采用和沉箱一致的砖红色调和纹理设计,通过模型、图文等向公众展示“南海I号”沉箱16年的考古历程,反映其重要价值和历史意义,兼具设计质感、艺术感、厚重感和神圣感。到展区走一圈,既可以通过裸眼3D观看古船打捞历程,也可以在水下打捞装备展示区、水下考古图片展区、沉箱关键构件展示等,重温中国水下考古发掘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水下考古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

  另外,位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西侧的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施工,该中心以“南海I号”为起点,把“海丝方舟·梦启阳江”作为设计理念,预计今年底完工并交付使用。

 
     标题导航
~~~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重启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除夕逾4000多名香港旅客经大桥回乡过年

~~~
~~~
~~~广韶高速鳌头站食堂大厨“喜杨杨”坚守交通保畅第一线
中铁大桥局莞番高速8A标项目部留守职工家属来工地过年~~~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品味广州年
   第A3版:品味广州年
   第A4版:我是家乡代言人@长春
   第A6版:广东
   第A7版:博览周刊·诗意
   第A8版:博览周刊·阅读
“圆梦桥”“同心桥”助港澳旅客归家
别样世界冠军亮相央视春晚
珠海“兔宝宝”来贺岁
缺席自家年夜饭廿载
饭堂为他们摆了四桌年夜饭
阳江:“南海I号” 又迎“兔”破
南海:飞鸿醒狮 大展鸿“兔”
始兴:非遗墟市 “兔”来春喜
顺德:兔年登高 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