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杨英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并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为我们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提供了根本遵循。

  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

  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种文明,其存在的整体性、完整性依托于价值观的统一。这种统一的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要义。马克思曾说过,“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这里的“意识形式”大体上相当于“意识形态”一词。毛泽东同志也曾非常明确地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领域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他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而这些意识形态是敌视工人阶级利益或者至少与工人阶级利益格格不入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识形态是从唯心主义的前提出发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却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唯物主义理论。马克思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

  后来,列宁恢复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能动性方面,认为意识形态具有战斗的功能。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规定为科学的意识形态,认为俄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从外部灌输到工人阶级队伍中,从而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自此,意识形态一词便被理解为一个中性的或描述性的概念,凸显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强调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绝对不是经济基础的“纯粹表象”,意识形态是社会结构的黏合剂,广泛渗透于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这是葛兰西的卓越贡献所在。学术界的共识是,“国家安全的国内因素不仅基于武力与控制, 还需要合法性和社会凝聚力。”也就是说,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两创”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

  总书记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而价值观的煦育养成则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赓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明确的意见:“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这里其实就已经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获得了较好的保存,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构件。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淬炼,以从中提取符合时代需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旨向所在。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什么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两结合”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就了牢固的文化根基。

  在全球意识形态重构中矗立起中国叙事话语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因为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可以说,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的基础。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曾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不堪一击,被强行拖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国人心目中的帝国在东亚乃至世界的核心位置出现了偏移动摇。从器物自卑、制度自卑,最终到文化自卑,一个曾经领先世界的文明帝国瞬间崩塌,实乃“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促使全球产业链重塑、地缘政治格局重整、意识形态重构,给了某些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冷战思维的双标“理由”,并企图与中国全面脱钩。

  中国的和平崛起在重构世界意识形态之时,也对我国自身意识形态的重塑提出了更高要求。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紧迫性,正鲜明地体现于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不平衡上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提高7.2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但与此硬实力不相称的是,我们“挨骂”的局面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的被动地位。表面上看来,是软实力不够。那到底什么是软实力?形式上体现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元叙事”,即叙事文本和叙事技巧;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即体现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核心价值观:形而上之“道”。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索中国伟大发展成就之中的“中国原理”,而不是运用近代工业化以来诞生于西方的“叙事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报告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式现代化内含的“中国原理”、中国之“道”、中国式“叙事逻辑”,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有信心既基于全球通用学术范式,又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叙事逻辑,在全球意识形态重构中真正矗立起中国叙事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我国软实力。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2023广东两会·权威发布
   第A3版:2023广东两会·锚定高质量发展
   第A4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5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6版:喜迎新春
   第A7版:喜迎新春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产业·医药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体育
   第A13版:文创·闲情
   第A14版:理论周刊
   第A15版:理论周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生活周刊·新春
   第A18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A19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A20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21版:专题
   第A22版:生活周刊·时尚
   第A23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24版:生活周刊·汽车·购物
   第DGA17版:东莞新闻
   第FSA17版:佛山新闻
   第SZA17版:深圳新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三条进路
弘扬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政治方向
高水平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