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经济大市勇挑大梁,任务既定,使命在肩,广州当如何作答?
1月12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2023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作为高频词共出现了34次。
纵观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放眼当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最前线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成“满弓”之势,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举目未来,广州既要沉下气,厚植自立自强根基,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上新台阶;又要往上攀,瞄准战略必争领域,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之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除署名外)
向下深蹲 厚植自立自强根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上新台阶
若说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势如满弓,那么在弓之所向的顶端——广州,一支贯穿南北、汇聚全市创新力量的利箭,正指向人类始终追求的星辰大海。
这是广州科技产业创新轴。它以“一区三城”为核心,即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链接起全市域科技创新的关键节点,也书写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雄图壮志。
轴线的南北极点,皆有“重器”坐镇。
朝北望,大科学装置为“腾飞”筑基。从黄埔军校旧址向东北出发25公里,就能远远地看见矗立在黄埔区新龙镇一座轮胎形状的建筑——这里是即将建成的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也是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的所在地。在已投入使用的航空轮胎高加速试验台上,装置以超高加速度模拟各型飞机起飞、着陆、滑跑试验,轮胎原材料和结构设计正接受严格考验。未来,这里将建成全球第二个航空轮胎研究试验中心。
向南行,科学家把目光投向神秘深海。在南沙,广州海洋实验室正紧锣密鼓建设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冷泉生态系统大科学装置,可燃冰勘查开发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新一代潜航器”落地南沙,开展面向深远海的智能无人海洋装备研究,其与沈自所合作研制的“探索6000”深海光学AUV,搭乘“向阳红03”科考船,完成了中国大洋76航次西太平洋科考任务,为深海矿产资源勘查提供高精度、全覆盖的光学精细调查手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原始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能更强,助跑充分、才能跳得更远。
在基础前沿领域,广州系统谋划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第一个“2”,广州实验室新冠疫苗、疫苗效果评估等重大科研任务取得显著进展,启动建设全国最大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全国三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入轨运行。第二个“2”,冷泉生态系统、人类细胞谱系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在“N”方面,在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4家省实验室、10余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在2022年末,广州迎来一个“国字号”喜讯: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获科技部同意启动。这是继2001年人类基因组草图完成发表后,破解人体构造“天书”的另一个国际科学计划,而支撑该计划的“慧眼”国际总部计划落户在广州。
“‘天眼’观天,‘慧眼’识人,所以我们用‘慧眼’这个词来描述和定义人体蛋白质组计划导航图。”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贺福初说,“大科学计划成就并巩固科技强国地位,现代大国的强盛之路离不开大科学计划的实施。”
向上攀登 瞄准战略必争领域,科技强到经济强路上迈出新步伐
天高地迥,宇宙无穷。广州说,我要向上闯。
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入选其中,彰显了广州致力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科创实力和产业雄图。
参与“力箭一号”研发,由中科院力学所、中科院空天飞行科技中心核心技术团队发起成立的中科宇航,是广东首家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其在广州南沙建设的集火箭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化基地,前不久宣布投产运营,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千亿级规模。
航空航天产业“零基础”的南沙,为什么能迎来这个年产运载火箭30发的基地?“这和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在南沙有关,也和当时我们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谈的协议有关。”南沙区政府相关负责人透露,双方在探讨建设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之初,就确认了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一同落户的方向。
好钢用在刀刃上。对创新投入,广州从不吝啬:2021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881.7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12%,是唯一实现连续八年稳定增长的一线城市。同时,广州也强调创新投入要转化成为高水平创新产出。而转化的关键,就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
如何让汽车兼顾节油环保和强劲动力?2022年,广汽研究院动力总成中心发动机系统研发部副部长占文锋自豪地介绍,广汽传祺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突破44.14%,再次刷新中国品牌纪录。
怎样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慢的问题?巨湾技研获得“电动汽车最快充电技术”世界纪录认证,实现8分钟就能够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80%,如今该技术已搭载于广汽AION V PLUS车型量产上市。
如何让汽车芯片更自主可控,把握“芯”机遇?高云半导体成功量产国内首款通过车规认证的国产FPGA芯片,逐步实现国产芯片替代,已在国内外车企的数十款车型中大量应用。
从上述例子可看到,广州正聚焦汽车、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支柱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将科技创新的“变量”转变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增量”。
2022年,广州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568家,较上年增长26.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突破1.23万家、1.67万家,双双创历史新高。全球独角兽企业增长数量居全国第一。
向前冲刺 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2年,暗物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成功从广州“高精尖”企业榜单上,跃升到“未来独角兽”企业榜单。
2017年创立,2018年落户南沙,2020年获得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决赛成长企业组冠军,2022年7月获得广州产投、广州城投、广州工控、广州金控、南沙科金控共5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2022年12月登上广州“最具发展潜力人工智能企业榜”……这家人工智能企业的成长路径,折射出广州的梯队式育企战略,和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态思维。
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等系列双创赛事,广州在全国率先开展“以赛代评”“以投代评”等创新机制,打造“创、投、贷、融”科技金融生态圈。2022年,《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直接股权投资管理实施细则》印发,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创新前端。
“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创企业,往往因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而缺乏庞大的业务规模和资产抵押,在市场化机构前频频受挫,需要政府引导基金助力。”广东省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广东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参与了多份企业榜单评选工作,对企业痛点深有感触,期待通过拓宽试错空间等优化基金的考核机制。
广州日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目前,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落地运营22只子基金,子基金实缴规模超过71亿元,投资项目168个,投资金额37.74亿元。广州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合作银行为超过1万家企业放贷超过720亿元,资金放大效能全国领先,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诚然,在推动广州高新企业上市的征途上,广州仍有不少增量空间。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正向下筑基、向上突围、向前冲刺,努力答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时代考题”,加速推动科研资源大市向科技创新强市迈进。
代表委员建言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中心主任罗艳:
发挥科技评价指挥棒作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中心主任罗艳介绍,科技评价制度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系统运行绩效的反馈机制。如何发挥科技评价指挥棒的作用,助力广东提升创新竞争力?罗艳坦言,科技评价要更加注重科技投入事前评价和事后评价。“科技活动管理一般遵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内在逻辑路径,当前科技评价主要着力于科技活动的过程和产出,接下来应向科技活动管理前端延伸,加强对科技投入的可行性评估;向科技活动管理后端拓展,重点评价实施效果和影响。”
在探索新的科技评价机制和方式方面,罗艳认为要弥补同行评议短板。她解释,目前同行评议制度对于颠覆性大、非共识创新项目通常难以获得支持,需要探索出新的评价机制和方式来弥补同行评议的天生不足。除此之外,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同样不容忽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
省政协委员、佳都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娇:
要保障待遇,也要提供科研成果突破应用的空间
高科技行业的发展,人才支撑是基石。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省政协委员、佳都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陈娇对此感受颇深,“我认为,目前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定位非常符合现在广东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我们企业对此也有切身感受。”
人才高地建设对企业、对个人都是巨大的机遇。对于人才而言,待遇无疑很重要,但科研成果的突破和应用更为他们所关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南沙以后,我们与他们开展了战略合作,共建国际交通网络数字孪生协同创新平台,促进交通领域科技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我觉得这方面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2019年,我们引进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入选广州市创新领军团队。未来,我们也有信心主动对接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通过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多元协同聚才、用才,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陈娇说。(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