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冬日里,街上常有挑担卖水仙者,近年来已不多见,买水仙只能去花鸟市场。水仙花很少有卖成品花的,多数卖其种球,十数枚摊在蛇皮袋上,任人挑选。
买回的水仙种球去皮、修根(也可请卖家代劳),放盆钵内,以卵石压住,注入水,放在通风之处,时不时让它照一照太阳,不经意间,它就开花了。水仙花分单瓣和重瓣两种,芳名分别为金盏银台、玉玲珑,两个名字皆有风雅气,放唐诗宋词里,可成为整个篇章中的词眼。
水仙之名,按明代李时珍解释是“此物宜卑湿处,不可缺水,故名水仙。”水仙是以水吸收养分,而多数花卉是靠土培植,即便莲荷等水生植物,也要靠水底淤泥生存,宋人周敦颐称赞莲荷“出淤泥而不染”,水仙似乎更高妙了一些,它至头至尾不染尘泥。
水仙花虽非本土植物,但很早就进入人们视野,它在唐代从海外引入,伴随着水仙种植的流行,水仙盆也应运而生。传世水仙盆以宋汝窑瓷最为珍贵,如今可见仅为六只。汝窑在北宋晚期被钦定为官窑,烧制不久即毁于战火,汝窑釉色青中泛蓝、蓝中泛青,有“雨过天青”之誉。古语道,“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哪怕是一小块汝窑瓷片,也极珍贵。
水仙盆在画中不多见,我看过百十张前人所绘水仙画,大多数都是表现水仙自由生长的情形,只有在少量的《清供图》里,能看到水仙种于盆中。这一现象似乎反映了绘者心中的无拘无束。只有心灵上的自由,才能探索到无限的空间,艺术如此,科学亦然。
我家种过几次水仙,皆为漳州友人赠予,有一年过年期间,恰逢水仙开花,一时馨香满屋,拜年的亲友进门无不夸赞,闻着花香,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很好。祖父说,以前水仙紧俏,年前买不到时,就以抽出绿叶的蒜头代替,春节时放在家中亦能增添亮色,这样的旧时光想来真是朴素恬淡。
我曾按别人教的方法,在养水仙的水中撒上味精,结果水仙疯长得无法收拾,冒得很高的叶片看上去蔫头蔫脑,失去了欣赏的美感。所以做什么事都不可急功近利也!
(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