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苏赞 通讯员李国全、邹雨潼)近日,广州市民政局公布了《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名录》)。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名录》成稿约13万字,包括559个地名,分为10类,分别为:政区区片(48个)、云山珠水(46个)、名胜古迹(76个)、千年商埠(29个)、红色印记(21个)、近代史迹(19个)、古村古庄(55个)、老街老巷(194个)、交通运输(16个)、科教文卫(55个)。《名录》收录的地名除了标准名称以外,还包括地名的拼写、含义、来历、历史沿革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著名人物、民间传说等。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对列入《名录》的地名,将严格限制更名,并运用挂牌、立碑等形式宣传相关历史文化,在周边地理实体命名、更名时合理派生使用。
广州地名历史知多D
广州也曾有过西湖
广州也曾有过西湖,位于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原为文溪西侧河道,唐代利用为濠池。南汉时期扩建,开凿成南北向、长方形的人工湖,以为宫苑,称仙湖,与药洲、九曜石、宝石桥、黄鹂港、明月峡、玉液池等景观组成皇家园林。宋代玉液池部分淤没后,水面缩小。宋嘉定元年(1208年)经略使陈岘“疏凿之,更名西湖”。种莲于药洲西北侧淤积处,称白莲池。为游览胜地。元代湖长犹有“百余丈”。明成化年间引文溪水入东濠后,水源断绝,湖面枯缩。至清代仅存一泓池塘在学署内,今辟为“药洲遗址”。
黄花岗以前叫红花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位于越秀区黄花岗街道永泰社区内。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奋战一昼夜,分路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终因伤亡过大,被迫退却,牺牲100多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险奔走四方,由慈善机构出面收殓遗体,共得72具,合葬于此。此处原名红花岗,潘达微认为“黄花”一词悲壮凄美,切合烈士精神,故将七十二烈士忠骨埋葬地称为黄花岗。
海珠广场不在海珠在越秀
海珠广场在海珠桥的北侧,清代时是广州城外的蔬菜和水果集市,称为菜栏和果栏。上世纪30年代形成居民区,1938年被侵华日军炸成废墟,1951年修建西广场命名为海珠广场,后续建东广场。1954年正式建成。而海珠区在1950年时称为“河南区”,1960年改名为海珠区,同样得名于“海珠石”,也取“海上明珠”之意,沿用至今。所以,“海珠广场”名称在“海珠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