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1月10日在广州开幕。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的省政协会议上,不少提案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绿化、治污、双碳等不同范畴建言生态环境保护。这些提案具体针对生态廊道建设、滨海湿地蓝碳资源统筹发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话题提出可行性建议,省政协委员们都在为让广东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而建言献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潇丽
生态廊道建设要通盘考虑
建议编制《生态廊道建设规划》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提交的提案《关于以完善“生态廊道”为抓手推进“绿美广东”建设的提案》认为,随着广东省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需要把生态廊道建设工作放在全省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局中通盘考虑,把生态廊道建成绿色廊道、动植物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幸福廊道,打造“绿美广东”新的名片。
针对目前碧道、生态圈、万亩千亩公园等生态项目单点布局现象突出;廊道连通性减弱,生境斑块化现象突出等问题,提案从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保护、赋能、监测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重视生态廊道沿途生态资源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修复,高标准规划生态廊道。为确保生态廊道建设质量,根据地形地貌、河流岸线等不同特征,编制《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进行规范指导。明确生态廊道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导向,规划设计生态景观型、生态防护型、生态经济型、园林景观型、湿地景观型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
促进连通性的打通,完善生态功能,高标准建设生态廊道。充分考虑为动物栖息和迁徙创造便利,打通林带“断点”,修补廊道型生态林,在与市政路交叉处建设专门用于动物迁徙的管涵,为小动物们打造更完善的迁徙通道。
完善齐抓共管机制,构建综合治理体系,高水平管护生态廊道。聚焦土地流转、林带补种等工作,加大推进力度,确保生态廊道全线贯通。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鼓励沿线居民自觉投入到维护生态廊道建设成果的行动中去,共同守护廊道建设成果。
挖掘生态廊道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多元化赋值生态廊道。根据廊道实际,控制开发强度,确定游客容纳量,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建设。结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标识系统、科普基地,打造生态品牌,形成特色生态产品。
监测动植物种群的变化,多维度监测生态廊道。建设“立体感知层”和可视化全景监测系统,以生态廊道缓冲区为监测区域,分析廊道内部生态环境状况、主要生态资源分布和廊道节点生境发展状况,对廊道各段存在的地形、气候、灾害、保护区等约束因素进行统计评估,为廊道基础设施建设过程提供决策依据。
加强滨海湿地蓝碳资源统筹
建议建立健全保护和引领蓝碳发展政策法规
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约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并固定储存于海洋生态系统,该部分的“碳”被称为“蓝碳”,即海洋碳汇。相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绿碳,蓝碳储存时间长,平均可达到数百年,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滨海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具有丰富的红树林和滩涂等滨海湿地资源,具有很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汇价值。
农工党广东省委会提交的提案《双碳背景下加强我省滨海湿地蓝碳资源统筹的建议》认为,当前,广东省急需加强滨海湿地的科学研究,保护其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停止破坏性的滨海湿地开发活动,避免其蓝碳功能的快速损失,推进滨海湿地的生态恢复工作,重建和新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并增强其蓝碳功能,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受惠于碳汇增益,让滨海湿地蓝碳为我国的碳中和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提案建议建立广东省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具体做法是在广东省海滨范围内选择典型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建立野外观测研究站,并争取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网络。通过多站点的联网观测,深入认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服务功能,对滨海湿地中固碳能力较强的群落类型开展系统研究,制定滨海湿地修复的法规和标准。
建议建立健全保护和引领蓝碳发展的政策法规。通过地方立法加大对现存红树林等蓝碳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蓝碳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海洋碳汇的发展。
建议借助市场机制实现蓝碳价值。可在碳汇衡算基础上,在我省内选取试点,开展蓝碳价值评估,建立蓝碳价值动态监测和备案体系,创造价值转化和市场交易的基础条件。利用广东省金融体系,将蓝碳并入碳交易市场,鼓励碳汇贷款、PPP项目实践,提升低碳渔业、养殖业增汇价值,挖掘滨海湿地、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等发展潜力,打通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
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建议建立全省统一的农药监管信息平台
建设“绿美广东”也要狠抓治污,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广东省提出在2025年实现全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回收的农药包装废弃物100%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提交的《关于加强我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服务“绿美广东”建设的提案》指出对比目标目前仍存在不小差距。
对此,提案建议统筹资金,保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持续有效开展。强化地方责任,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纳入省对各地市乡村振兴战略和环境责任考核等考核指标。农业、生态环境、城市综合管理等部门加强协作,出台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各环节指引和技术指南,加强回收与处置环节的链接,规范、高效收回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同时统筹省级涉农资金和地方财政资金,设置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专项资金,以实际处置量向各地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对北部生态区的资金转移,保障北部生态区持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
提案建议建立信息化可追溯体系,实行闭环管理模式。借鉴山东省等其他省份经验,制定广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从立法层面进行规范,进一步强化生产者、经营者主体责任。参照矿山环境治理保证金,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保证金,探索按生产量或销售量核定农药生产企业处理费用,逐步使农药包装废弃回收处置资金由政府财政过渡到由农药生产企业承担。建立和完善全省统一的农药监管信息平台,推进农药溯源管理和资源化利用管理。制定统一规范,推行农药产品包装“二维码”“一瓶一码”管理,推广“箱码”并实施瓶箱关联,建立和完善农药监管信息平台,运用扫码、刷脸等技术,实行农药“实名制”购买,关联进销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电子台账,实现“进销用回”闭环管理。
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引导,强化源头管理,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加强宣传引导、普法教育,开展专业知识和回收工作培训;加强技术指导,积极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持续推进农药减量;鼓励农药生产企业采用水溶袋等可降解或可回收再利用的农药包装物,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