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DG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对外公示

六大片区拟调整
石龙或划入城区片

东莞六大片区拟调整。(规划图由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直建

  昨日,《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对外公示。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发布公告称,该局牵头组织开展《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形成草案,为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

  《总体规划》提出打造“三纵三横”发展走廊,形成“田字形”发展骨架,着力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的城镇体系。其中,石龙镇原为松山湖片区,被划入城区片区;黄江、东坑,原为东部产业园片区,现在则被划入松山湖片区。

  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的城镇体系

  根据《总体规划》,东莞聚集“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至2035年,将打造“湾区明珠、科创新城、产业名城”,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名片。在“双区”建设背景机遇下,东莞将深度融入“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携手打造大湾区核心引擎,共同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总体规划》响应时代发展趋势,强化与广州、深圳、惠州周边城市的联系,打造“三纵三横”发展走廊,形成“田字形”发展骨架,着力形成“一主两副六片区”的城镇体系。“一主”指中心城区,作为全市唯一的行政文化、金融商贸、公共服务中心,是展示东莞市现代化都市形象的主要区域。“两副”为滨海湾、松山湖副中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职能,其资源要素配置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职能进行,体现制造立市的城市特征。“六片区”中,中心协同片包括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与滨海片区,特色均衡片包括临深片区、水乡片区、东部片区。值得注意的是,六片区对比此前的有所调整。

  其中,石龙,原为松山湖片区,被划入城区片区;黄江、东坑,原为东部产业园片区,现被划入松山湖片区。实际上,在此前松山湖科学城的规划中,黄江已有一部分区域在松山湖科学城的规划范围内;东坑,在区位上则近松山湖北,与松山湖紧密相连。而原来的东部产业园片区,则为东部工业园片区。石排由原来的松山湖片区,划入了东部工业园片区。

  加快构建“四大创新体系”

  东莞地处珠江东岸,东江、珠江、狮子洋环绕左右,莲花山脉横贯东西融入其中,坐拥山江海城交融的自然地理格局,形成了“六分山水三分园,还有一分是农田”的自然禀赋特征。

  《总体规划》坚持保护优先,推进山水田林湖海整体保护与系统修复,着力构建森林进城、碧水织城、农田融城的美丽东莞。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发展,到2035年,东莞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占比40%,城镇空间占比60%。

  《总体规划》还明确,东莞以创新赋能制造业发展,加快构建源头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通过保总量、优结构、提品质,为建全球先进制造业之都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

  东莞将从做强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做精做优传统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四个方面,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其中,立足电子信息和电气机械和设备制造两大优势产业,补强核心环节,巩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千亿级设备制造企业产业集群。积极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力争打造一批竞争力和支撑力更强的千亿产业新支柱。

  规划6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目前,东莞常住人口1047万,实际服务管理人口1184万。《总体规划》坚持以人为本,面向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人口结构优化的未来趋势,充分考虑人口实际需求,优化居住结构,提供低成本兼具高品质的居住空间。

  根据东莞现状常住人口,村居占比56%,厂居占比20%,城镇居住占比24%。《总体规划》优化三类居住比例,将“城、村、厂”居住人口现状的“262”结构,优化调整为“541”结构。到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村居占比35%~40%,厂居占比10%~15%,城镇居住占比45%~50%。

  《总体规划》高标准为常住人口供给充足的公共服务设施,重点服务“一老一少”,打造深度城市化样本。预计未来,新增教育设施用地占全部新增公共服务用地60%,规划床位数较现状增加140%,养老设施用地较现状增加107%、床位数较现状增加100%。

  展望2035年,东莞将从通道城市走向枢纽城市,从“汽车城市”走向“公交城市”。依托第二高铁站打造东莞中心站,实现高铁进城;通过穗深、佛穗莞、深莞增、中南虎等城市铁路与湾区核心城市实现“直连直通”;加快推进莲花山通道、狮子洋通道等跨江通道建设,促进珠江两岸聚合发展。

  构建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多模式、一体化、差异化的大公交体系。至2035年,规划475公里,至2050年,规划69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三心”之间联系时间不超过45分钟,中心城区范围内绿色出行方式在全出行方式中占比不低于75%。依托深圳都市圈,稳固“二主六副”铁路枢纽布局,强化东莞六大片区与广深衔接。

 
     标题导航
《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草案)对外公示~~~
~~~装载6.8万余吨货物 标志着我国从巴西进口玉米的渠道正式打通
~~~其建筑概念设计方案由何镜堂院士团队负责
大岭山打造全镇首个人才服务产业园~~~
~~~桥头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凤岗举行迎新年全家福免费拍摄公益活动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4版:2023广州两会·权威发布
   第A5版:2023广州两会·特别关注
   第A6版:2023广州两会·热话题
   第A7版:2023广州两会·民生实事
   第A8版:2023广州两会·锚定高质量发展
   第A9版:2023广州两会·锚定高质量发展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产业·医药
   第A12版:理论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文创·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A16版:生活周刊·旅游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六大片区拟调整石龙或划入城区片
我国首艘巴西进口玉米货轮抵麻涌港
东莞计划投入8亿元建东莞市博物馆新馆
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名师带徒传承匠心
一张全家福记录幸福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