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和广州岭南印社联合主办的金石之约·第二届全国印社邀请展、岭南印社成立三十周年社庆、非遗岭南篆刻艺术馆揭牌仪式在广州岭南印社东区举行。
本次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印社贺信42件,展出全国38家印社共计395件印屏,同时展出岭南印社30周年社庆社员作品(书、画、印作品)63件,全国书法篆刻名家题贺作品35件。
当天揭牌的非遗岭南篆刻艺术馆,将为篆刻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篆刻的平台。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运成
岭南印社:致力于将岭南印学推到研究前沿
著名篆刻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汪新士先生熟知岭南印学历史。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应弟子李海的邀请到广州畅谈岭南篆刻。他认为,振兴岭南篆刻,离不开印社平台,两人萌发了创办印社的想法。1992年11月,由汪新士为名誉社长兼导师、李海为社长的“岭南印社”在广州注册成立。
2008年11月,印社举行第二届理事会,李海的弟子曲斌被推选为社长。他征租了一块近百亩旧建筑物用地,建筑了集创作、会议、展览为一体的多功能岭南印社和岭南书画院。印社的落成,让众多篆刻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纷纷聚集到印社。曲斌召集大家共商振兴印社大计,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社方针,建立健全了岭南印学研究中心、岭南印学美术馆、学术委员会、篆刻委员会、书法委员会、国画委员会等机构设置。
近年来,印社设立了岭南艺术节,以打造“岭南艺术大讲堂”“岭南学堂”“印说岭南”“岭南说印”“岭南红”等品牌工程,并启动“印人数据库”建设项目,主要收集、整理各个历史时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岭南地区的篆刻名家和印学名家的事迹和成就。从2016年举办首届岭南印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起,已连续三届,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羊城,共同探讨印南篆刻和岭南印学的过去和未来。上海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孙慰祖在作学术报告时讲到,岭南印社的成果填补了岭南印学的空白。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陈振濂亲临研讨会并表示,岭南印社把岭南印学推到了中国印学研究的前沿。
当天揭牌的非遗岭南篆刻艺术馆是白云区非遗项目,由岭南篆刻代表性单位岭南印社投资建设的艺术馆,是集篆刻、书法、国画创作、展览与交流的综合场所,内设岭南篆刻艺术馆、岭南篆刻培训中心、岭南书法培训中心、岭南国画培训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教研基地等。
岭南印社社长曲斌表示,该艺术馆将常年向社会开放展示,内容主要以岭南地区篆刻家的作品为主,也包含印学的成果,致力于给印社社员以及全国各地的篆刻家、印学理论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也希望进一步弘扬岭南传统文化,给当地的群众提供一个直观接触篆刻的平台,并将常态化开展岭南篆刻工艺培训,推动岭南篆刻扎根基层、发扬光大。
学术研究有助于认识岭南篆刻的渊源和审美特征
岭南印社社长曲斌指出,岭南篆刻最早可溯及秦汉,但形成明确的 “岭南”风格和“岭南流派”大致在清代黄牧甫的出现,促使岭南篆刻形成自身独有风貌,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进入20世纪中叶,容庚、商承祚等印人,继往开来,保持了一定的印学水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家尹广表示,岭南印社举办的系列学术品牌和国际研讨会,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和不凡的社会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科学认识岭南派篆刻。岭南篆刻呈现出几个明显特征:印人以广东尤其是广州为聚集地;印人既有广东出生的本地人(如谢景卿、茗柯、易大厂、邓尔雅、简经纶等),也有外地移居广东的如黄牧甫等,还有在广东出生,后来长期在外地居住的(如蔡守、谈月色、丁衍庸等);印人之间师承有序,风格得到继承和延续;形成平实、苍劲古朴或开放、包容的基本审美意向。
明确梳理岭南篆刻的审美渊源。岭南篆刻真正形成风格大致是在清代。明代的岭南篆刻出现了“可园”“粤东”等印学群体,但仍未脱离浙派味道。黄牧甫的出现促使岭南篆刻形成自身独有风貌。其简洁、出奇的创作风格深受岭南印人的喜爱,也应和了岭南地区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风气,涌现了邓尔雅、易大厂、简经纶等一批代表性的印人。他们将黄牧甫的“黟山印”特点不断延续并加以改良、创新,从而形成了鲜明的岭南风格。邓尔雅、罗叔重、冯康侯等篆刻家深受黄牧甫印学影响,构建了比较系统的印学理论。
清晰了解岭南篆刻的审美特征。岭南地区篆刻的基本审美特征:一是篆法由严谨到宽泛。二是硬朗傲骨的线条。三是个性不羁的刀法。四是高古酣畅的意蕴,岭南篆刻继承发展而来的字法、刀法和章法,创作了大量气韵高古的作品。
曲斌表示,作为印社30周年庆典活动,届时将会安排一个专题研讨会,进一步研究和阐述岭南篆刻的审美特征,以更加科学的姿态去弘扬岭南篆刻艺术,积极进行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探索,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生命力的篆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