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常见一类数学题:某地有一个水池,共有N个进水口,N个出水口,进水速度是多少,出水速度是多少,问多久能将水池里的水放完。以前,我老觉得这出题的人真是无聊,既然要往外排水,为什么还要往池子里灌水呢?后来读的书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我才发现这般无聊的操作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
事实上,就算没有进水口,池里的水也不会放干了就没有了,因为天有阴晴雨雪,池里的水会被放掉、被蒸发,天上的水同样也会继续流入池里来,这就好像人的记忆。同一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有些会被遗忘,有些会被牢记,随着时间的推移,渐趋于无,但是只要生活还在继续,每天都会有新的故事发生,与之同理,记忆也将不停刷新。
于人而言,储存记忆的地方亦是一个水池,每天有进来的水,亦有出去的水,流量时多时少,速度时快时慢。
人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喜怒哀乐诸般情绪,会“感时花溅泪”,会“恨别鸟惊心”,不过通常都是有感而发,毕竟人的记忆储量有限,不是说我们眼睛里看过多少东西,耳朵里听过多少内容,都能被牢记在心里。一个人就算记忆力再出众,也不可能记牢所有事情。看过会遗忘,听过会释放,这才是人之常态。也许你会以之为憾,因为这样的话,也就难以读尽天下书、洞悉天下事。不过换个角度思考,这样未必不好。
如果记忆力太好的话,不管好的坏的,一股脑儿全塞在一处,有时反倒是一种痛苦,而记忆力不是太好,固然有些想记的东西记不住,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懊恼,然而那些不痛快的事情也会随着时间慢慢地被遗忘。
忘了,烦恼就少了,反而可以让人保持前进的勇气,坦然面对人生的得失。
(潘玉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