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下重重防护,他们是父亲、母亲,是儿女,是万家灯火中的点点微光。披上一身战甲,他们以并不高大强壮的身躯扛起他们所能扛起的一切,守护他们想守护的一切。
隔离病房里的心理治疗师、方舱医院里的大白妈妈、ICU里心细如发的重症医生、社区里穿梭忙碌运送物资的社工和志愿者……战疫一线,正是无数普通人的星火,汇聚为这座城市的荣光。12月16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疫线担当·城市荣光”故事分享会上,来自各个领域的战疫一线工作者现场分享了自己这些日子经历和见证的感人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婉虹、叶作林、周洁莹 见习记者崔琳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王燕(资料图片)
患者惊慌焦虑 常常耐心安慰
分享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何红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副院长何红波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医院前后派出了几十位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到隔离酒店、健康驿站、隔离病房和方舱医院,对感染者进行心理疏导,有两个故事让他印象尤为深刻。
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刚进方舱时一个人坐在病房门口哭着说,好不容易怀上的二胎不知道会不会受到影响。心理测量显示她有重度抑郁和轻度焦虑,心理治疗师教她蝴蝶拍、呼吸放松,又帮她联系其母亲、女儿给予心理支持。在治疗师专业又细致的帮助下,这位妈妈的焦虑明显缓解。
有一位老年感染者,本身常年有高血压,感染隔离后连续几天睡不好,血压又升上去了。偏偏家人和朋友出于关心,还给他发了许多关于高血压危害的科普视频。老伯最后情绪崩溃,引发恐惧的躯体反应——喘不过气、浑身发抖。治疗师充分倾听他的感受,引导他用呼吸、散步等方法减压。两天后第二次通话时,这位老伯的血压已明显下降,心慌的症状也明显好转。
何红波说,感染新冠病毒后,情绪紧张、焦虑甚至抑郁,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正常的应激反应。如果能合理疏导情绪、科学减压,必要时尽早联系专业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医生,一般能顺利康复。
方舱里的“大白”当起“临时妈妈”
分享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番禺莲花山亚定点医院医疗队队长余冬冬
战疫的日子里,许许多多医护人员在方舱一线救治感染者,而救治身体的疾病并非他们唯一的使命。在余冬冬的故事里,三位“大白”当起了“临时妈妈”。
11月13日上午,广医五院接管的番禺莲花山方舱接收了一家特殊的患者:一位年轻妈妈带着3个孩子入院,其中最小的孩子才6个月大。当晚,6月龄的宝宝突然高烧不退,经评估后多方协调,11月14日凌晨,妈妈与宝宝被转运至市八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另外两个孩子被留在方舱。
两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妈妈哭泣不止。当晚值班的护士长陈诗华毫不犹豫地当起了孩子们的“大白妈妈”。方舱房间里,她一边拿着对讲机随时跟进处理舱内护理工作动态,一边不断安抚两个哭泣的孩子,陪她们看书、画画。
随后,另外两名护士长也接力当起“临时妈妈”,还为孩子们视频连线市八医院,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大白妈妈”的陪伴下,顺利度过了这一夜。
广医五院在11月6日中午接到承接方舱医院的任务,8日凌晨接收了第一批共289名患者。从11月30日开始,番禺莲花山方舱医院升级为儿童亚定点医院,到目前为止,她们还在继续坚守阵地。“只要疫情没有完全散去,我们的努力就不会停歇。”余冬冬说。
陪着高龄老人 见证生命奇迹
分享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重症医学科医师蔡水江
蔡水江介绍,自2021年底奥密克戎变异株被发现以来,因为没有需要进入ICU的新冠患者,市八医院的重症隔离病区就关闭了。随着本轮疫情的感染者数量增多,有些老年人基础疾病较重,合并新冠后原有基础疾病容易失代偿,今年11月初,市八医院重启了隔离重症病区。
一位近一年以来罕见的重症肺炎患者让蔡水江很有感触。患者亲友众多,经常接电话和回信息,这却成了他病情加重的高危因素。每次通完电话或回复信息后,患者都会发生血氧下降和气促,不利于病情恢复。
医生们找来了患者本人和家人,讲明利害关系,“严格规定”每天只能用手机和家人报一下平安,其他时间必须安静卧床氧疗。3天之后,患者精神状况明显改善,很快就转出了ICU。
“我们陪着患者爬过了那么多座山,跨过了那么多个坎,我们亲眼见证过奇迹,也看到了温情。”蔡水江说。
当好每个居民的“勤务员”
分享者: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海洋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宋远华
“我们是每个居民的勤务员。”宋远华说,作为网格长,她和同事们做了很多了解及摸查,对居民的情况一清二楚。为需要做透析的居民联系医疗保障组,全程闭环送到珠江医院去治疗;为独居且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老人联系管控区内的医生进行注射;为有心脏药物需求的居民整理好药物名单,开具处方单后帮助居民拿回药品……
11月26日下午5点多,他们接到一位孩子家长的求助,6个月大的孩子高烧不退且出现抽搐现象,家长一度情绪失控。“我们立即上门安抚孩子的母亲,并同步通知社区医生到场为小孩初步诊断,通过协调将孩子送到了市八医院。”说到将母子送上救护车的那一刻,宋远华忍不住眼泪盈眶。
“九转十八弯” 找到高烧患儿
分享者: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陈文敏
11月4日,陈文敏入驻康鹭片区,当时那里是海珠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他所在的网格6有294栋楼宇。康鹭片区是典型的城中村,巷道狭窄,加上那段时间经常下雨,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屏,还裹着雨衣,眼前是“雾蒙蒙”一片。陈文敏说:“爬楼上门进行核酸采样时,基本靠双手摸着墙壁走,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11月6日午夜,陈文敏突然接到电话:一个小孩高烧不退,需要紧急转运到上级医院治疗。接到电话后,陈文敏马上准备好物资,做好防护,根据电话里对方提供的地址去找这个孩子。
雨夜灯光昏暗,楼宇密集导致手机信号不佳,导航也因此失灵。在错综复杂的巷道里,陈文敏经过了“九转十八弯”,才找到地址。“我一口气爬到6楼,孩子母亲打开门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是眼泪都出来了,终于找到了。”陈文敏说,“当救护车赶到,孩子的家长对我说‘谢谢医生’时,我想这就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光荣和责任。”
在志愿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分享者: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骨干吴志豪
“我想用‘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三个词来总结这一段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吴志豪说。
11月,吴志豪身处海珠区管控区域。他时刻关注着海珠区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当看到广州共青团发布的一条“海珠大塘片区卡口志愿者招募令”,他马上收拾行李,立刻向组织报到。
“此前,我参与过核酸检测、电话流调、重点人员信息排查等志愿服务,积累了不少经验。”吴志豪说,从11月23日起,他参与海珠大塘片区卡口工作,担任团市委支援海珠大塘片区青年突击队第五小组组长。一次,他看到一有居民在网格口徘徊多时、十分焦急,便主动上前询问。原来,该居民家中小孩生病,急需药物。“我马上联系网格带队民警,并上报信息到工作群组,尽快协调解决。”最后,网格工作人员为该居民送药上门,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吴志豪说,在支援的时间里,志愿者们每天起早贪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干就是十个小时左右,但没有一名志愿者掉队。“服务工作越做越有信心,感觉自己成了被大家所需要的人,也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这段难忘经历充满“酸甜苦辣”
分享者:抗疫志愿者、退伍军人谢卫华
“我想用‘酸甜苦辣’来总结这一段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谢卫华回忆起在海珠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经历,十分感慨。谢卫华是一名退伍老兵、工程项目经理,曾参与湖北疫情志愿服务。11月21日起,他参与了海珠区大塘片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主要负责重点人群转运扫码、转运流转调度等工作。
谢卫华负责的重点人群转运志愿服务属于高风险地区志愿服务,需要实行“闭环管理”。当时,谢卫华刚好在求职,选择志愿服务意味着他必须放弃求职机会。尽管如此,当收到通知时,他没有半点迟疑,马上出发前往服务点。
熟悉工作后,谢卫华发现转运小组缺乏管理调度的工作人员,于是主动请缨,协助组长负责转运调度的沟通工作。“我多做一点,就能为团队多分担一点。”他说。
12月7日凌晨,谢卫华和其他志愿者顺利送走最后一批被转运人员。车辆缓缓驶出,志愿者们目送着车辆离开,向被转运人员挥手告别。“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一份安心。在那一刻,所有的努力和疲惫都化作了心里的一份甜蜜祝福。”谢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