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SZ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罗湖区委政法委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五治”融合为城市注入生机活力

罗湖区翠竹街道水贝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社区居民服务。
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截至目前已化解纠纷20395件。
罗湖区水贝社区群众活动中心为居民开设瑜伽班。

  “别看咱这是老旧小区,幸福感可是满满当当。”年逾七旬的老党员李建军是深圳市罗湖区渔邨社区内航运小区的老住户,也是社区志愿者,“小区环境整体提升,管理服务更加贴心,大伙儿心往一处使,每天都是好日子。”

  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在深圳市罗湖区航运小区,“五治融合”让居民渐渐尝到了甜头。近年来,罗湖区委政法委注重发挥“五治”作用,科学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实践,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这个深圳最早的建成区如今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文、图/蒋偲、黄聪、黄丽明

  政治引领 党群中心变群众服务中心

  政治引领既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经验,也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色,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如何进一步认识、发挥和强化政治引领作用,一直是罗湖区委政法委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据了解,自2020年中央政法委部署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以来,罗湖区委政法委在省委政法委、市委政法委的正确指导下,高站位、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立高规格平安罗湖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罗湖区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36个区级项目库,定期召开全区市域社会治理推进会,并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纳入平安建设考核。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罗湖区委按照“标准+质量+示范”的思路,探索超大型城市党建领导社区治理的新路子。这一切,可以从推动“机关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群众转”,发挥新的综合效能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说起。罗湖区委把渔邨作为第一个试点社区,将原本分散在社区里的社康、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书吧进行整合,并一体规划、整体升级,建成全市首个多功能、复合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系统集成了党建、政务、医疗、养老、文化、教育等一体化功能,实现了下沉资源、管理与服务在社区的“物理整合”。如今,在渔邨社区服务中心,平日里接连举办着诸如中国山水画兴趣坊、传承家风家训文化讲座、燃气进社区、心暖相伴·共庆长者生日会等各类知识讲座及文娱活动。

  “社区街角图书馆不仅给需要读书学习的人一个去处,更给在城市的心灵一个栖所。”“最近在准备考试,图书馆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能在这里努力复习,期盼考试通过。”这是两名读者在渔邨社区悠·图书馆写下的留言,每一条留言的背后,都是社区居民与图书馆的故事。渔邨社区服务中心内设的图书馆藏书2.5万册,馆内配置电脑及各种图书自助借阅电子设备,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文化服务。

  “社区图书馆不仅圆了渔民村人的读书梦,也是他们的心灵栖所。”罗湖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社区党委统一调度下沉资源,充分激发了中心的综合效能,能更精准高效地服务群众、管理社区,让居民群众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力量,产生了“1+1>2”的强烈“化学反应”,提升了社区党委的治理能力。

  法治保障 首席调解员爱算“法治账”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罗湖区委区政府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切实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完善法律规范、实施、服务“三大体系”,以高质量立法、高水平执法、高标准服务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罗湖法治罗湖。

  “一次成功的调解,不仅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更提升了他们的法治意识。”作为深圳市首个诉源治理非诉解纷试点单位,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探索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前端处置,推动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与基层社会治理对接,在辖区街道建设“无讼商圈”,推动商圈内各类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降低万人成讼率,实现“少讼”乃至“无讼”的基层治理良性格局。深圳一家银行被十二位借款人拖欠140多万元,追讨未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寻求帮助。沈嘉慧是派驻金融调解工作室的一名调解员,她回忆起这次调解,说道:“这家银行被12名借款人拖欠借款共计140多万元,多次沟通未果,才来向我们申请调解。我们前期摸查发现,这12名被申请人有的身处外地、有的工作繁忙难以配合调解时间。为提高调解效率,我们通过电话联系并引导当事人注册‘深圳移动微法院’,线上向被申请人送达材料并组织双方当事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协商还款方案。最终,这批案件调解成功达成调解协议的,都通过微法院完成了线上司法确认;没有调解成功的,一部分则通过设在中心的诉讼服务站进行网上立案,进入了诉讼程序。”

  据了解,罗湖区诉源治理非诉解纷中心(蔡屋围无讼商圈)自落地以来,截至2022年12月12日,共受理纠纷21587件,已化解20395件,已完成引导司法确认2325宗,有效拓宽了纠纷化解渠道,提高了纠纷化解效率。据悉,该中心目前已进入常态化运行,下设金融调解工作室、商圈调解工作室及诉讼服务工作站,为商圈企业及群众提供纠纷化解服务和公共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无讼商圈”引领示范作用。除此之外,罗湖区法院还在商圈内设立诉讼服务工作站,建立法官联络点,对尚未进入诉前调解程序,但案情复杂、涉案人数较多或有信访维稳风险的金融商事纠纷,由法院指派调解法官对纠纷调处进行法律指导。

  德治教化  “村史馆”“家风家训馆”受青睐

  来到罗湖区南湖街道渔邨社区,沿着350米的文化长廊一路往村里走,映入眼帘的便是渔民村从无到有、经历改革开放以及旧城改造的变迁历史。

  作为全国首个“万元户村”,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的渔邨社区是深圳腾飞的叙事起点,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辉煌成就和深刻变迁的缩影。“从逐水飘零的海上人家,到上岸发展为万元户‘别墅村’,再到下定决心全村拆除重建深港边界现代化宜居社区,渔民村的村民一直保持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勤劳务实、团结奋斗的渔民村精神,蕴含着热爱家园、勤能补拙、亲善睦邻、宽厚待人的质朴家风传承。”渔民村村史馆的讲解员是个女孩,介绍身边的榜样时,对“自家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自去年11月27日被授牌“市级家教家风实践基地”以来,渔民村村史馆已接待市民群众近千人次。“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深圳市南湖街道渔邨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李竞在接受采访时称,“党建引领+精细治理”“品质提升+家风浸润”“平台搭建+深港协同”是渔邨社区的治理特色。她说,渔邨社区与香港仅一河之隔,在社区常住港籍人员1500多人,占渔邨社区总人口的8.43%。“与其他社区相比,我们除了要更好、更精准、更高效地服务社区群众外,还要帮助港籍居民群体积极融入社区活动中,加深了港籍同胞对内地事务的了解和参与度,提升港籍同胞对社区大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

  为此,渔民村打造了深圳市首支港人服务队伍——港逸志愿服务队;组建合唱队在国庆期间进行演出;组织社区居民一起做鱼米糕;举办社区跨境儿童议事会;提出“渔邨周末影院”项目,该项目已成为社区周末亲子活动的重要品牌项目,每个周末近50名社区亲子进行观影……

  “一直以来,罗湖区重视发挥市域治理德治教化作用,精准提炼市域时代善治精神,将家风建设作为民风建设的基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罗湖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起,罗湖区连续五年举办“罗湖区家庭文化节”,以家庭图片摄影比赛、家庭文明公益广告征集、家庭才艺大赛等为主题,发动全区广大家庭参与,打造深圳市家庭建设品牌项目,每年吸引上万人次参与和关注。

  自治强基 “红色物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近期小区宠物随地大小便变得较为频繁,不少居民对此有意见,要加强宣传教育”“小区墙面大理石脱落,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安全和生活环境,小区党总支要立即牵头商议解决”……这是在罗湖区桂园街道最大的一个小区——鸿翔花园日前召开的“红色开放日”活动之“红色议事会”上的一幕,该小区有党员近100名,自2018年小区党总支成立以来,组建党员义工队参与小区自治管理、民主议事、矛盾调解、文体活动;打造“党员志愿服务+垃圾分类”特色党建品牌,物业和业主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上门去宣传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小区率先实行楼内垃圾撤桶的同时也让居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鸿翔花园党总支以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为着力点,构建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而召开的“红色议事会”,便是社区党委搭建的一个社区共建共治平台,解决居民关注的社区治理顽疾,将“问题处理在基层”,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就地化解不上移,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小区‘红色议事会’是党群互动的‘大合唱’”。罗湖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像这样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模式,已经成为罗湖区物业小区管理的新亮点,这得益于本区近年来深化“党建标准化+物业管理”的新实践新探索。据介绍,“红色物业”实施路径是罗湖区委组织部、区委政法委深入推行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居民小组“四位一体”的新模式。该模式根据小区楼栋和党员分布情况,以支部为主干、党小组为基础、党员家庭教育点为补充,让党的组织延伸到小区最末端,确保党组织有阵地、有牌子、有职责、有队伍,在小区治理中发挥引领核心作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建立党群联席会议制度,小区联合党支部书记根据需要每月召集一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小区治理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问题交办机制的建立,将小区事物划分为小区各方事权职能范围内的问题,直接交办解决;复杂或超过社区、小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调动各方力量,发挥资源优势联动解决。引导党代表、人大代表参与小区治理,借助人大代表建议案交办机制解决,建立“六方议事”治理结构,共强党性、共建支部、共筑阵地、共创平安。

  同时,引导党员进小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罗湖区的名骏豪庭小区为例,小区党总支推出“大手牵小手”,通过组织50多名中小学生,365天从不间断到周围10个小区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打造党建引领志愿者公益服务,借助街道社区党建项目基金支持,让党支部成为引领公益服务的发动机。

  智治支撑 智慧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当风雨天来临,如何保障辖区安全有序?在罗湖区桂园街道,通过连接气象预警系统,可以提前3天收到风雨预警,提前1小时给出街道临灾精细化气象预警;风雨中,还能通过摄像头实时监控河流、危险边坡等……社区的高效治理,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目前以桂园街道为试点的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作正在罗湖区全面铺开。

  打开桂园街道“街区智慧大脑”日常管理界面,治理要素一目了然:房屋数、人口数、企业数等42项数据清楚明确,屏幕中间跳动的红点代表治理事件,处置和统计结果同步更新。

  这个“大脑”,打通了17个数据库和业务系统,覆盖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等6大领域22类事件,形成治理要素一张总图,实现数据资源、治理要素的全景呈现。“罗湖区聚焦区级大数据能力建设,搭建区大数据平台,推动各类政务数据治理与汇聚。”罗湖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汇集数据资源,是数字化治理的重要基础。例如,在疫苗接种方面,通过联通应急排查信息系统、卫健部门疫苗接种系统、社区网格员巡查采集数据,可以形成包括人员、住址、接种信息等16项要素的疫苗接种数据库。根据数据分析,基层可以准确找到没有接种疫苗的居民,并把任务分配到社区和网格,由网格员跟踪督促。

  而在数字孪生街区“云上桂园”——全罗湖区首个街区三维可视化数字底座的屏幕上,一个精细的桂园街道三维模型跃然眼前,辖区的所有楼宇、小区、街巷、公园都可以从多种角度观看。点击建筑物,还能具体观察内部结构,几室几厅、几个出入口,一清二楚。“未来还将联通城市管理末端布设的物联感知设备和监控设施端口,实现数据可视、监测可控、仿真推演。”目前,罗湖区视频平台已汇聚3万路监控视频,覆盖大街小巷、城中村、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区域,支撑全区28个部门业务应用,也为视频智能技术应用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据悉,桂园街道在辖区内“三小”场所安装了1447个智能烟感、1360套电气管理系统监测设备和老旧房屋传感器。其中智能烟感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能立即通过远程电话、短信、平台通知等方式预警,并同时智能识别室内是否有人;电气管理系统监测设备可以24小时监测老旧住宅小区、“三小”场所、写字楼、出租屋等。当电气线路剩余电流超限、电流过载、过压、欠压以及温度超限时,报警信息会迅速传递到系统平台,并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发送消息给场所负责人,提醒其尽快处置;当老旧房屋传感器监测数据出现超限值、反常规、突变等情况,系统判定为告警。例如,当连续两个月房屋倾斜度超过4毫米时,系统会发出告警信息,相关部门启动预案,开展安全检测,采取应急措施处置。

  物联感知设备,让街区有了“千里眼”,但要实现“云上”与现实的一一对应,离不开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对此,罗湖区正在编制《物联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规范与推广物联感知技术应用,支撑城区精细化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还在全省首推“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依托区大数据平台,整合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社保、防疫、证照等方面数据,构建福利政策挖掘模型,深挖福利政策“应享未享”人群,让惠民服务主动找到符合条件的群众。目前,“反向办”服务已为辖区近55万人次提供主动服务。

  专题

 
     标题导航
罗湖区委政法委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经济
   第A8版:广告
   第A9版:广东
   第A10版:天方夜谭 卡塔尔世界杯专辑
   第A11版:天方夜谭 卡塔尔世界杯专辑
   第A12版:健康周刊
   第DGA9版:东莞新闻
   第DGA10版:楼市
   第DGA11版:金融
   第DGA12版:广告
   第FSA9版:金融风云汇
   第FSA10版:金融风云汇
   第FSA11版:金融风云汇
   第FSA12版:金融风云汇
   第FSA13版:金融风云汇
   第FSA14版:金融风云汇
   第SZA9版:深圳新闻
“五治”融合为城市注入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