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在家,我斜靠在沙发上翻手机,实则心神早已驰骋八荒之外。忽然,楼上响起了钢琴声。先是单个试探性的音符,叮叮咚咚的,像是暴雨前大颗落下的雨滴,但很快,雨滴汇聚,成了一条欢快的小溪流。完整的曲子起来了。
我的心像被轻轻拽了一下,由此想到一些人。无论外境如何,他们的内在好像另有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们总是兴致勃勃,雅兴盎然。也不管年岁几何,他们似乎永远有张天真乐观的脸。在他们身上很难发现被生活摧折的印记,也很少听见他们抱怨生活的不如意。
老邱,一家国营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平时主要负责对外接待和内部管理事务,工作繁忙且琐碎。逢上没有接待中午休息的间隙,老邱便赶紧拿出他的“宝贝四件套”——笔、墨、纸、砚,写一张字或画上几笔。对老邱来说,写字画画就是最好的放松和休息。老邱写字画画很有天赋,无论篆书、隶书、行草、小楷还是写意花鸟,都深得其意,独具韵味。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老邱有此雅兴,于是逢乔迁新居、节庆日,都喜欢向老邱请一些字画。而老邱也乐此不疲,欣然应允。
现在老邱已经退休了,有更多时间投入到他的一腔雅兴之中。老邱的雅兴还吸引了不少同好登门拜访,切磋交流,或互赠书画,迎来送往间老邱忙得不亦乐乎,创作热情持续高涨,完全没有退休之后的茫然与不适。
小玲,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任文案策划一职。广告公司是出了名的快节奏,每天早上坐到电脑前,小玲就开始像个陀螺一样飞速旋转起来。出选题、写稿件、想创意、做方案,脑袋没有一刻能停下来,很是劳神费心。尽管工作强度很大,小玲多年来却有一个雅兴与她心手相伴,那就是钩毛线。即使很晚下班,回到家,小玲仍会抽出睡前的宝贵时间,拿出她那些美丽的线团,随心地钩一些小挎包或纸巾盒之类的小物件。小玲的毛织作品色彩搭配新颖,上面圈圈点点的图案充满独特的艺术气息。
小玲把这些作品发布到社交平台,引来一片称赞。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钩毛线所带来的治愈感,她说每当拿起温暖的线团,潜心勾勒之时,感觉全世界瞬时安静下来了,所有的压力在上下翻飞的毛线中烟消云散。
在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导演的父母,淳朴地道的农民,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艰辛磨难,但他们张口就能唱起歌,常常挂在他们嘴边的一句歌词是:“人无艺术身不贵”。
弹琴、歌唱、写字画画、钩毛线等种种雅兴,对于热爱它们的人来说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而就是生活本身。无论生命经历怎样昏暗的时刻,有雅兴相伴,就能很好地安顿自己的这颗心,让生命从此有了光亮和趣味。
(黄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