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深论坛·裁判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喆
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关于场上的各种争议性判罚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女性裁判员首次亮相世界杯、各大洲裁判员轮番出场唯独不见马宁、包括“半自动越位判罚系统”等新科技亮相。这些新出现的元素背后说明什么?本报记者特邀请前国际级助理裁判李志中就世界杯的裁判问题进行全面透视。
性别之争 男足世界杯为何要用女裁判?
广州日报:小组赛E组哥斯达黎加VS德国的比赛,国际足联历史上首次由女裁判员和助理裁判执法男足世界杯。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女子裁判有什么优缺点?
李志中:国际足联近年来都从鼓励男女平等的角度,在各洲际比赛中尝试使用女性裁判。这次世界杯,国际足联推出3名女裁判员和3名女助理裁判,正是这种政策的体现。小组赛48场比赛,女性裁判员和助理裁判都已陆续亮相,整体表现还是可以的。
我认为女性裁判员能否适应男子比赛,主要还是基于体能和执法能力、大赛经验、控场能力这几个因素。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些基础条件具备的话,加上有现在很多技术手段的辅助,女性裁判员执法男子比赛并不是难事。女性裁判在学习能力、管理的细致程度上,甚至比男性裁判有优势,男性运动员也比较容易接受女性裁判的判罚。另外,女性裁判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更纯粹一点,不受太多场外因素和杂念的干扰。世界杯是推广女性裁判员的好舞台,但在全球各大洲全面铺开还需要时间。
广州日报:如何评价执法德哥之战的法国籍女主裁斯蒂芬妮的表现?
李志中:这个法国女裁判员的履历很丰富,此前包括欧冠、欧国联、欧洲超级杯等重大男子比赛都是她创造女子首吹的纪录。德哥之战其实难度不低,因为德国要抢净胜球,球员的身体对抗和情绪会比较激烈,可预计的场上冲突会比较多。从实战来看,斯蒂芬妮的选位和跑动还算合理,没有太多漏判。但男足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传接球的速率快变化多,女裁判在快速移动中的能力始终比男子差一点,有些瞬间判距比较远,这些是硬伤。
在一些争执的处理上,比如攻方进球后要快速开球守方持球故意拖延时间,双方球员似乎不太听从斯蒂芬妮的劝导。另外,第一女助理裁判的心态比较好,比赛中跟球比较紧密,有几次对德国队的反击跟进比较及时。第二女助理裁判相比反应慢一些,对一些越位的判罚反应时间不够。
洲际之争 马宁还有机会出任主裁判吗?
广州日报:这次中国球迷比较关注的是马宁、曹奕、施翔这三人中国裁判组。但在昨天小组赛G组巴西对喀麦隆一战后,马宁已经第6场比赛担任第四官员,而两名中国助理裁判也仅担任过候补助理裁判,三人都没有正式在比赛场内进行执法。这是为什么?
李志中:中国除了2002年陆俊担任过世界杯主裁判外,至今无人再上过场。2014年巴西世界杯助理裁判穆宇欣入选助理裁判名单,但没有出场,这次马宁三人组承载了国人的厚望。就主裁判来说,目前除了亚洲的马宁,还没有出场的裁判包括非洲塞内加尔的恩迪亚耶、南美秘鲁的奥尔特加、中北美洪都拉斯的马丁内斯、欧洲罗马尼亚的科瓦奇,还有两个女子裁判——日本的山下良美和卢旺达的穆坎桑加。这些都是本届世界杯国际足联裁委会圈定的裁判,他们专职负责担任主裁判或第四官员。
国际足联选派裁判遵循的原则基本不变。如第三国回避只是大原则,从第3轮开始和淘汰赛,这点可以打破。国际足联选用哪些裁判,说到底还是要以裁判本身在国际足联旗下主办的比赛中有没有充分的经验作为基础,其他当然要看裁判所在国家足球的综合实力。如果裁判所在国家能打进世界杯、而该国在各大洲足联的裁委会有话语权,那么这个国家的裁判自然会更容易在世界杯上被选派出场执法,这也是国际足球外交的体现。
广州日报:马宁团队在淘汰赛还有机会担任主裁判吗?
李志中:按照以往的规律,如果小组赛没有担任过主裁判,那么在淘汰赛出场的机会很小。目前有16位裁判在小组赛执法过两场比赛,淘汰赛基本会在里面选择主裁判。马宁这次担任了6场比赛的第四官员,看来国际足联裁委会会用他做专职第四官员,毕竟他出任场次多,工作熟练,和各洲的裁判员配合比较默契。以往来说,小组赛结束,很大部分的裁判员就可以离会了,但马宁有机会留下来在淘汰赛继续担任第四官员。
人机之争 VAR裁判的权力是否越来越大?
广州日报:本届世界杯开赛至今,场上争议判罚不少,韩国主帅平托在对加纳一战赛后领到红牌,法国投诉对突尼斯之战最后的进球被吹越位,乌拉圭足协投诉对葡萄牙一战的手球被吹点球……你觉得本届世界杯的VAR(视频助理裁判)的权力是否越来越大?
李志中: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首次使用VAR技术,当时由13名专职VAR裁判,但某些场次,担任主裁判的裁判也可以参与这个工作。本届世界杯专职VAR裁判增加到24人,裁判不再参与VAR的工作。国际足联这次对专职VAR是精心挑选的,他们在过去几年接触的视频判罚案例比较多,有丰富成熟的经验,做出决定比较果断和快捷。我们可以看到,本届世界杯与上届相比,在VAR的介入之后基本不会耗时太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世界杯只要VAR介入,主裁判都会遵循其建议做出改判。比如,法国对突尼斯的比赛已经结束,但在VAR介入下还是判罚法国进球越位无效;乌拉圭中卫在对葡萄牙比赛的禁区内支撑手手球,主裁判在很近的距离观察得很清楚,当时作出了没有点球的决定,但在VAR介入之后,主裁判最终还是改判点球。
至于还有不少比赛存在诸如禁区内是否干扰门将等难以判断的犯规,主裁判基本上是在完全听取VAR裁判的建议下做出判罚或改判的。VAR裁判的这种高度权威性,在上届世界杯是没有这么明显的。
广州日报:从球门线技术、VAR技术、半自动越位判罚系统、“鹰眼”芯片内嵌足球等高科技手段的不断丰富,未来足球比赛是否还会存在错漏判?
李志中:比如日本对西班牙一战,三苫薰触球时皮球的投影与底线仅仅有1.88毫米的重合,普通观众通过肉眼与高科技的识别维度存在明显差异,主裁判也在观看视频回放的时候花了比较长时间。而这次世界杯启用的半自动越位系统在做出3D动画的时候,也往往延后比较长时间,给出的画面也无法清晰显示传球一瞬间与越位位置的对应关系。
这些都表明,技术再新,裁判员、助理裁判员、VAR裁判依然主导了最终的判罚,甚至他们相互之间还会存在对某个判罚的严重分歧。所以,错漏判在足球比赛并不会百分百消失。每届世界杯之后,国际足联会根据实际的判例进行研究,然后统一判罚尺度向全球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