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

  红棉论坛36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于11月20日召开“中国式现代化与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实践路径”学术研讨会(红棉论坛第36期)。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陈金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倪星教授,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浩教授,广东省委党校校委委员林盛根教授,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孟源北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讲话。广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黄丽华教授主持会议。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代表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作了深入的交流发言。现摘选研讨会部分成果,与读者分享。

  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得到贯彻。

  党的二十大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在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中增写了一项“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党强。在新时代新征程,要完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发展。重视组织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二十大把“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写入党章,这对党的组织建设历史经验的制度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一科学概括从指导思想、建设重点、对象标准、建设原则、目的要求等方面,界定了新时代党的组织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工作要求,为新时代做好党的组织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包含深刻的实践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要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切实得到贯彻。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进一步健全党的组织体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作者:黎明泽,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抓实抓细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抓实抓细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时代的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客观性的、趋势性的、必然性的经济现象,更是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实践要求。因此,要辩证看待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问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以新发展理念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高度强调了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做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以深化改革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供给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要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

  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广州要积极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贡献力量,充分发挥《南沙方案》的政策利好,把握“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成为衔接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桥头堡。

  (作者:康达华,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夯实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关键时期,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都更加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

  必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广州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更广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系统、前瞻的战略布局,强化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广州力量。

  必须显著增强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广州必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完善战略科学家、领军科学家发现与引入机制,全面优化培育战略人才力量机制,系统整合高校人才资源,建立科研人才(团队)立体培养体系,持续优化科技人才保障机制,着眼才尽其用和拴心留人,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

  必须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加快形成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创新版图。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广州要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优势,不断夯实国际合作基础;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动承担一线城市和创新之城的责任,为我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广州智慧。

  (作者:林柳琳,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

  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广州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以“产学研”协同为突破口,探索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驱动型人才培养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更应该积极构建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筑牢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

  推进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一方面,广州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广州要积极将港澳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为内地高等教育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扩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规模,聚力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际人才高地。一方面,广州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创优势、产业优势,整合链接全球双创资源,为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创新要素融合发展的“雨林式”创新生态体系;另一方面,广州要致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更多“国字号”的创新平台落地,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实验室体系,布局大科学装置集群,为引进海外拔尖创新人才挖掘“蓄水池”。

  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多元协同的人才创新生态系统。广州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以“产学研”协同为突破口,探索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驱动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要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技术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资源。以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为范例,将最新的研究发现和产业技术转化到教学中,使学生了解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方法路径,从而提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二是要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一体育人。高校要把产教融合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联合行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开发教育资源、开展人才需求预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人才现实需求的无缝对接。

  (作者:平思情,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

  以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澎湃精神动力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之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清晰展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既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亦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所饱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之基。回首百年过往,我们坚定不移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年欣荣,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让我们能够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坚定自信,放眼未来。展望千年伟业,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国与西方、中国与世界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未来发展道路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指导下所发展的现代化,不仅在数十年间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更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为全人类迈入现代化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

  文化自信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澎湃精神动力。文化自信自强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我们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所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纵览人类文明史,国力之兴盛必然匹配文化之繁荣,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发展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就是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文化自强,就是要持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就是要善于继承善于创新,把握历史主动,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澎湃精神动力。

  (作者:葛思坤,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哲学与文化教研部讲师、博士)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提高斗争本领

  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斗争的出发点,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在讲团结、求合作、谋共赢的斗争历练中提高斗争本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的任务部署,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了具体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切实提高斗争本领,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提高斗争本领,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把提高斗争本领当作一种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把提高斗争本领当成推进工作和成就事业的基础本领、职责所在,自觉激发提高斗争本领的思想意识。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启迪智慧,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要保持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时刻牢记党的使命任务,不负人民殷殷厚托,不断涵养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品格,竭力锤炼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提高斗争本领,必须在斗争中历练,在斗争中提高。党员干部要在日常工作中增强斗争本领,以责任在我、守正创新的担当品质,主动扛起职责义务。要在大事要事上提高斗争本领,以服务大局、担当作为的政治品格,保持清醒头脑,锤炼过硬素质,勇挑重担、善解难题,在攻坚克难的斗争中忠实履职尽责,完成使命任务。要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上提高斗争本领,以牺牲自我、百折不挠的担当精神,主动到基层、到一线接受任务考验,不断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提高斗争本领,必须注重斗争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党员干部要有原则有立场有方向地开展斗争,始终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斗争的出发点,在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在立场问题上决不动摇,在方向问题上决不犯错,始终守住锤炼斗争本领的政治要求。要在工作中善于紧盯关键要素,围绕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斗争,做到在解决重点问题的斗争中总结斗争规律、积累斗争经验、锤炼斗争本领。要有理有利有节进行斗争,不斗则已,斗则必胜,及时根据斗争形势调整斗争策略,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在讲团结、求合作、谋共赢的斗争历练中提高斗争本领。

  (作者:孙宜芳,系中共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4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理论周刊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深度
   第A10版:天方夜谭 卡塔尔世界杯专辑
   第A11版:文创·闲情
   第A12版:生活周刊 汽车
   第DGA9版:东莞新闻
   第FSA9版:佛山新闻
   第JMA9版:江门新闻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