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王益)时隔17年后,广州动物园再次成功繁殖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臂猿,这也是广州动物园首次成功繁殖东白眉长臂猿。据悉,猿宝宝是10月24日国际长臂猿日当天清晨出生的,11月24日迎来满月。
“猿”来无法挡
据悉,广州动物园园内现有11只长臂猿,其中6只东白眉长臂猿。国内现有东白眉长臂猿数量不足50只,所以每一次繁殖都弥足珍贵,都是对这一物种种群发展的极大贡献。
东白眉长臂猿平均7-9年性成熟,怀孕期为7-7.5个月,每胎1仔。园内现有6只东白眉长臂猿(3雄2雌1未知性别宝宝)。
本次的新手妈妈“小灰”出生于2014年,8岁的它刚踏入“谈婚论嫁”阶段,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身上黄桑桑的“金光闪闪”,非常漂亮,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引得隔壁家的三个帅哥为博得“黄”颜一笑每天都扯着嗓子高歌。经过激烈的角逐,2010年出生的“猿”爸“小牙”(以龅牙出名,所以取名小牙),凭借外表出众、歌喉优美、性格温柔、机智勇敢等优势在三位帅哥中脱颖而出,在“猿”分的安排下,成功抱得美人归。
11月24日是猿宝宝满月的日子,广州动物园诚邀市民奇思妙想表祝福,为出生在长臂猿日的可爱精灵取一个好名字,市民可以在广州动物园官方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留言,备注为猿宝宝起的名字,园方将通过评选的方式让猿宝宝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广州动物园有关人士表示,长臂猿是唯一一种生活在中国的类人猿,相较于其他类人猿来说体型较小,又被称为小猿。它们常年生活在树冠层,以果实、花、芽叶为主食。依靠长长的、有力的手臂,它们可以在树梢间快速地移动。
长臂猿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保护长臂猿就像撑开了一把保护伞,间接保护了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其他生物。同时,长臂猿是人类的近亲,对长臂猿生态、行为、社会结构、意识等方面的研究是通向了解人类自身的钥匙。在中国,长臂猿是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臂猿的繁殖是难题 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
因长臂猿种群数量少,且雌性长臂猿对配偶极其挑剔,加上和人类一样属于单胎动物,所以,长臂猿的繁殖一直是一个难题。广州动物园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饲养长臂猿,曾饲养东白眉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2005年,相恋3年的宝爸和宝妈顺利产下幼崽,饲养员为其取名“宝宝”,这也是北白颊长臂猿在广州的首次繁成功殖,为了让“宝宝”早日开枝散叶,园方面向全国为它征婚,最终来自深圳的靓女“旺旺”嫁来广州,这对“外来媳妇本地郎”目前正幸福地生活在广州动物园的灵长区。
广州动物园是中国动物园协会北白颊长臂猿、南黄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种群管理组组长单位,主编并出版了《长臂猿饲养管理指南》(待印刷)、团体标准《长臂猿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以及在编国家行业技术标准《野生动物保护繁育 长臂猿》,同时主持编写并由中国动物园协会颁布《北白颊长臂猿种群管理规划(2020-2025)》,这些工作,使长臂猿饲养管理从依靠经验转变到有技术资料可参考和规范,是一个质的飞跃。
广州动物园与相关科研团队合作,在长臂猿肠道微生物、生殖参数、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遗传家系与突变速率、疫源疫病、营养学等方面展开研究,累计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3篇,开发了灵长类动物专用营养补充剂。
广州动物园还积极开展长臂猿的保护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数量比国宝大熊猫还少的国宝长臂猿:如每年积极开展国际长臂日活动、邀请景东长臂猿使者宣讲团到穗巡讲他们与长臂猿的故事、邀请云南保护区护林员来园与公众分享保护工作、到广东省内多所学校开展长臂猿科普课程、在园区内建设与长臂猿相关科普设施与科普展板等,每年围绕长臂猿主题展开探秘动物园、动物故事会、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举办了PBL项目——“猿来有你”长臂猿代言人,开展了网上“猿来如此”直播,在各个网络平台发布与长臂猿相关推文140篇。
知多D:“猿”来如此
长臂猿,顾名思义,它的胳膊特别长。身高只有90厘米的长臂猿,臂展可以达到1.7米左右。长臂猿并不是胳膊长的“普通猴子”,和猴不同,猿并没有尾巴,它们可以依靠长长的手臂来平衡双脚行走在树枝上。长臂猿和猩猩家族的猩猩、大猩猩、黑猩猩一起组成了四大类人猿。
中国是长臂猿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包括西黑冠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天行长臂猿等,分布于云南、广西、海南、西藏的原始森林中。
今年9月,《中国灵长类动物濒危状况评估报告2022》公布,报告显示,中国分布的北白颊长臂猿、白掌长臂猿已于中国野外灭绝。这基本意味着,至少有10年以上未有人在野外听到这两种长臂猿的鸣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