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州日报人来说,广报中心是崭新的起点——2019年,广州日报挥别人民中路西瓜园旧址,搬迁到位于琶洲CBD的广报中心,这艘航行在媒体融合改革潮头的报业航母驶向新征程。但广州日报人不曾忘记自己的来时路——“人民中”。70年来,《广州日报》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用心用情书写平凡百姓的故事,创下一个个“平凡中的经典”。
专题统筹/王晓云、赵亦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伍仞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宏斌、甄志良、罗知锋(署名除外)
视频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蒋秋平
2010年6月7日,广州日报记者在蹲守高考考场时,捕捉到一名瘦弱的母亲抱着儿子奔向考场的画面,从中挖掘出“抱子妈妈”龚桂花照顾脆骨病儿子的故事。这对在困苦中坚持向上的母子感动了羊城,在各界的帮助下,二人的处境一点点改善:儿子勇仔考上了大学,母子二人搬进了校方提供的宿舍;后来两人告别相依为命多年的出租屋,申请到廉租房……广州日报追踪多年,报道了母子俩生活中一个个新篇章。
2021年7月12日,一场特别的求婚仪式在珠江畔的广报中心进行。在那之前,广州刚刚经历了和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一场鏖战。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护士邹雁冰和广州环投从化公司主值班员胡嘉侨,取消了在民政局的婚姻登记预约,双双投入抗疫。出发支援荔湾区高风险区前,邹雁冰在朋友圈对未婚夫霸气喊话:“兄弟,这婚我们改日再结!”他们的故事经过广州日报挖掘、独家报道,并通过网络传播后,在全国获得巨大反响,无数读者、网友向两人发来祝福。防疫告一段落后,两人人生的新阶段在广报中心掀开了扉页。
对于广州日报人来说,1952年12月1日写在创刊词中的那句“广州日报是广州人民的报纸”就是报人初心。70年来,《广州日报》和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用心用情书写平凡百姓的故事,创下一个个“平凡中的经典”。从人民中路的西瓜园搬迁到位于琶洲CBD的广报中心,广州日报人不曾忘记自己的来时路——“人民中”。
“兄弟,这婚我们改日再结”
广州人一定不会忘记,去年5月份,广州作为内地首个“迎战”德尔塔本土疫情的城市,全市动员、全力以赴,打了一场硬仗。疫情形势稳定后,广州日报为抗疫一线人员制作了一首原创歌曲《我见过你》,邀请“改日结婚的兄弟”冰冰与小胡参与拍摄。在得知小胡求婚的小心思后,制作团队决定改变拍摄方式,帮他完成这个惊喜。
广州塔和珠江见证了当晚的浪漫与惊喜。在双方亲友、同事的见证下,冰冰受邀来到广报中心的天台。“冰冰,你知道吗?这段时间来,你黑了。”“钢铁直男”小胡求婚的开场白,把所有人逗笑了。随后小胡甜蜜告白,单膝跪地,冰冰点头应允;小胡从兜里掏出一枚戒指,郑重地戴在了冰冰的手上。
“谢谢广州日报的各位老师。我相信如果不是大家的帮忙,小胡一个人不会有这样的‘壮举’,给我俩留下这段甜蜜难忘的回忆。”邹雁冰告诉本报记者,在经过报道带来的关注和荣誉后,如今工作、生活逐渐回归正轨,最近刚完成为期两月的专科护士进修课程,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她曾经构想,婚后的生活是在这座大城市里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共同为幸福的日子打拼:上班的时候好好工作,下班以后一起吃饭、锻炼。不过由于工作太忙,几乎每天加班,下班后一起吃饭的小愿望并不容易实现。去年以来的几次本土疫情,邹雁冰也多次随医院外采队伍,奔赴市内各区的核酸采样点支援采样;更有几次接到任务,要待命随时出发到外地支援,小胡则和之前一样,为她收拾好了行李箱,用行动支持。
回想起当晚小胡的开场白,邹雁冰还是乐不可支:“他的关注点在女生比较爱美上。其实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都付出了很多。在高风险地区有被感染的风险,有各种困难要克服,大家都是很不容易的。”邹雁冰特别向记者展示了一张4人合影,照片中除了他俩,还有另一对年轻人:“这天我和小胡去吃饭,女生认出了我们。巧的是,这一对也是在荔湾防控一线并肩奋战过,一位是社区工作者,一位是区住建部门职工。他们同样因为疫情推迟了结婚,登记结婚的日期还和我们一样,也是7月15日。我们觉得非常有意义,就一起留下了这张合影。”
在说起和《广州日报》的缘分时,“感谢《广州日报》关注我们一线人员”是邹雁冰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她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州日报》对各行各业防控一线工作者都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报道,就像是读者的“眼”,细心捕捉平凡中的闪光点;自己和小胡作为代表被报道,获得了许多温暖的祝福和打气,汲取了莫大的鼓舞和动力,时时激励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奋力精进。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广州人也一定不会忘记2010年的高考季。6月8日,高考第二天,《广州日报》封面上有这样一对母子的图片:妈妈抱着儿子奔向考场,戴着眼镜的儿子则紧紧抱着妈妈。这张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为题的照片,这个单身妈妈照顾脆骨病儿子20年的故事,一个因病痛开始、靠亲情维系的母子情,通过报纸,将温暖传递。
6月14日,《广州日报》A3今日热闻用一整版报道了“抱子妈妈”龚桂花和儿子勇仔相依为命近20年的故事。儿子八年的求学路,龚桂花每天抱着他上下学,“从一楼到三楼,共44级台阶,下楼出外打工、上楼回家照顾儿子,17年的岁月就在这44级台阶当中悄然流逝。”
日前,广州日报记者电话回访了龚桂花,她谈笑声中透出的乐观坚毅一如当年。她回忆,当年为了让儿子完成学业,自己辞去了工作,“就是希望能照顾到他读完中学、大学,让他多学文化、多长见识、多和同学们接触。那个时候,阿勇的老师都说,我看你真的好辛苦啊。我说,哎,辛苦都不怕,值得了!”
时隔多年,对于率先对她采访报道的广州日报记者的名字,龚桂花仍能脱口而出。经过《广州日报》系列追踪报道,这对在困苦中坚持向上的母子被更多人知晓。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母子二人的生活一点一滴改善:二人住进了金沙洲新社区的廉租房,告别了出租屋蜗居的日子;勇仔考进了大专,热心人赠送了一台电动轮椅,校方免除了学费,还为母子俩提供了一间宿舍、给龚桂花提供了一份工作,让她得以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儿子……
勇仔上大学时,每到学期结束才会从沙太中路的学校回到金沙洲的家,“那时候回家很艰难。我抱着他,又要拎着行李,要先坐车到火车站,再转车……每次都要好几小时。”后来,一位热心人得知了这一情况后便告诉龚桂花,要回家时和他说一声,由他安排车辆来送母子俩。
“现在没事了,艰难的时候过晒了。”目前,龚桂花已经退休,有更多时间照顾勇仔。她告诉记者,勇仔现在的身体好了很多,“经常吃钙片,不像之前那么脆弱,身体‘硬净’了一些”。勇仔毕业后,母子俩回到金沙洲居住,街道、居委也定期上门慰问;原本的居委主任调走到上下九那边工作,也还会回来探望两人,“等疫情过了,我也要去探望她”。居委还提出找人定期上门帮龚桂花处理家务,她婉拒了。“我说,费事啦,现在暂时不需要。又要别人帮,我觉得不好意思咯,自己能够做得到就自己做咯!”龚桂花说着说着就笑了,“现在又不是做不动,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再说啦!”
“人家帮助过我,我又要帮助返人,(帮人)好开心的。”2015年,龚桂花成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在照顾儿子的间隙上门探访孤寡老人、困难家庭,“居委的人经常招呼我去:‘来玩下、倾下偈啦’。我什么都能做,烘焙、插花、包粽子、织毛衣,送给困难家庭。逢年过节,就去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阿勇有时也会一起去。”因为担心疫情,她已经有一两年没有做志愿服务了,但是大家还记得她,“最近居委打电话给我,说要和社区服务中心搞活动,叫我去煮饭给那些老人家吃喔。” 说起这件事,龚桂花感到特别高兴。
新闻背后的故事
“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
同样是反映母子间真挚的感情,广州日报记者还记录过许美云和张云峰的故事:小学老师许美云倾全力与身患绝症的儿子张云峰共同与病魔抗争,同时将儿子培养成具有良好心理的好少年。小云峰最终带着许多人的爱意与关怀,同时也带着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满足感走完人生历程。
1996年4月,《广州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时任政文部记者黄卓坚偶然得知上述新闻线索之后,立即作了深入的采访。当她和许美云面对面,听后者讲述母子两人的凄美的故事,作为一名记者、也同样是一名母亲的她,和采访对象深深共情、泣不成声。回到办公室后,她含泪一气呵成写完了通讯《下辈子,我们还当母子》。稿件在《广州日报》上一字未删地刊发,因为“没有人舍得删”。
许美云和张云峰的故事并不惊天动地,但稿件中人世间真挚的母爱催人泪下,蕴含其中的至真至美至善的美丽让许多人为之倾倒。文章见报后一连几天,黄卓坚被从四面八方打进的电话“包围”。一位男同志在电话那头哭了起来:“黄记者,我只想说,谢谢你!”另一位母亲则诚恳表示,她有两个宝贝儿子,如果许美云愿意,可以领养一个。
之后,广州多家媒体追踪报道或组织讨论,形成了“小云峰旋风”。根据此文章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演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读者的热情使我受到极大的震撼,我再一次真切感到了手头上这支笔的分量,同时也更加珍视自己的职业。”黄卓坚回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