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
11月23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生健康委、海珠区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据介绍,截至22日,广州市方舱医院开放床位近7万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已累计出舱1.1万余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方晴
疫情通报
越秀、荔湾疫情相对平稳 花都、番禺、从化疫情风险暂时可控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 11月22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797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39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7735例、轻型及普通型235例,无重型、危重型患者。
海珠区11月22日新增7637例,新发个案仍高度集中在凤阳街康鹭、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高风险区。目前高风险片区外疫情总体稳定,但存在不确定性,近日凤阳街金紫里片区疫情出现上升势头。
白云区新增个案主要集中在太和镇、云城街、钟落潭、同德街、鹤龙街等,部分感染来源不明,存在隐匿传播的可能。
花都区、番禺区、从化区疫情经过一段缓冲区后有抬头倾向,11月22日区域核酸筛查有多管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多为输入疫情,风险暂时可控。
增城区目前需高度关注两起聚集性疫情,其中外省来穗司机引发的聚集性疫情仍在发展中,另一起建筑工地聚集性疫情正在全力处置中。越秀区、荔湾区疫情目前相对平稳。
28家医院以“院包馆”形式接管方舱医院
张屹表示,广州持续落实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始终把医疗救治放在首位,加强统筹医疗资源。在加强定点医院救治工作的同时,广州市启用19个方舱医院,指定28家三级综合医院以“院包馆”形式接管方舱医院,实施分类救治。选派广州地区重症、感染、呼吸、中医等学科专家组建医疗救治团队,开展巡诊和技术指导。截至22日,广州市方舱医院开放床位近7万张,用于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已累计出舱1.1万余人。
在方舱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有小部分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医务人员重点做好感染者健康监测,及时评估健康风险,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必要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属地政府会同方舱医疗团队加强24小时值守,立足现有条件,全力做好方舱内隔离人员生活、医疗等各类服务保障。
近日广州多雨,张屹希望管控区域的广大市民和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城市公共服务保供人员,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按照相关指引切实落实个人健康管理。
区域情况
海珠:落实“二十条” 近两天60个区域调整了风险等级
11月22日晚,海珠区发布了《关于继续延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延续实施至11月27日24时。继续延长5天时间的原因是什么?
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苏明庆回应道,自11月13日以来,海珠区采取的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对阻断聚集性疫情传播链条、减少社会面传播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前海珠的疫情仍然处于高位波动期,呈现重点片区病例集中多发,重点片区周边多点散发的特点,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综合审慎研判,海珠区决定延续强化管控措施到11月27日24时。
苏明庆感谢广大市民朋友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表示在继续强化管控措施的同时,将始终尽心尽力、细心周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与广大市民朋友一道共渡难关,用最短的时间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
严禁“区内”下单、“区外”收货行为
苏明庆表示,海珠区正在动态调整风险等级。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二十条措施,分级分类管控的要求,对符合“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且第5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为阴性”条件的区域,果断调低防控标准。近期,在原来病例较多的桂田、客村片区除极少的几栋风险楼栋外,均已调整为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管控标准。
近两天,对赤岗、江海、南石头等16个街道的60个区域调整了风险等级或直接解除临时管控措施。目前全区共有高风险区172个、低风险区16个、临时管控区47个。
海珠区正继续强化社会面管控力度。为及时切断疫情扩散链条,该区在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不间断动态巡逻,对6座跨江桥梁、1条过江隧道和7个易攀爬点加大防控力度,对私自离开管控区域造成疫情外溢的行为严格依法追责。严格车辆进出管控区的管理,近三天,已查处货拉拉违规载客28宗。
同时,海珠区还加强了东晓路、昌岗路、科韵路各个卡口的执法和巡查力度。“在这里,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严禁‘区内’下单,‘区外’收货的行为,防止货物交接过程中造成疫情传播的风险。”
重点管控区累计投放生活物资4585吨
对于市民群众关心的物资保障方面,苏明庆介绍,目前,海珠区重点管控区集中分布在康鹭、大塘、龙潭、赤沙等片区,共涉及16436栋楼、22.89万人。该区已经在每个重点管控区内建立生活物资配送队伍,设置150个生活物资保障点和卡口,同时加大了水果、蔬菜、大米等货品供应,按照统一标准、定时向每个片区发放物资包,目前已累计向管控区投放生活物资4585吨。
苏明庆说,市民朋友如果有各种问题和疑问,可以直接拨打12345政府热线或各街道、管控区24小时服务热线。10月23日以来,12345政府热线已累计受理涉疫情工单11.3万件。对于市民朋友提出的诉求,海珠区会第一时间登记、交办、解决。同时,由于热线电话可能会出现接听繁忙的状况,也请市民朋友给予多一点的耐心和理解。他也承诺会加强防疫工作人员的管理,做到严格、文明、规范,也请市民朋友予以监督。
医疗保障
中山一院、南方医院:疫情防控任务和日常医疗服务两手抓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华南地区综合性大医院,为本轮广州抗疫提供了多线保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子莲教授介绍,本轮疫情发生后,该院按照广州市统一部署,统筹兼顾、多线作战。
截至11月22日,中山一院累计派出核酸采样队1万余人次,分别赴花都、海珠、荔湾、南沙、黄埔等区域采样超过408万人次,派出5批共200人“突击队”深入海珠管控区域为居民采样25万余人次。
从11月9日开始,医院整建制接管琶洲D20方舱医院,开放床位近2700张,累计派出400名医疗队员进驻方舱,累计治愈出院患者已超过500人。医疗队组织志愿者队伍协同服务,为哺乳期妈妈、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暖心关爱、心理疏导,为部分慢性病患者提供基本用药补给。11月以来,派出110多名医护进驻南沙区5个隔离点,保障隔离观察人员生命安全。
据介绍,一个月来,医院日均门诊量8500余人次,日均手术量接近200例,日均出院近400人次,均保持高位运行。同时,该院适时推出多样化的诊疗方式,开设周末专家门诊,优化互联网诊疗服务,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就医需求。近一个月来,开设云诊室250多个,组织医护专家1800多人次,为12000名患者提供了网上问诊、检查预约、慢病续方、线上义诊等服务,将5500余张药品处方配送到患者手中,组织互联网多学科诊疗50多场。而且该院互联网医院不限号,医院的绝大部分教授均开设云诊室,特殊时期建议患者通过APP预约挂号和互联网医院途径就医。
南方医院: 11支医疗队伍1200多人支援十条抗疫战线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教授李国新在发布会上表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发挥感染病和院感管理学科优势,利用一院多区医疗资源储备空间,迅速完成平急转换、平急结合,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任务和日常医疗服务。据介绍,截至目前,医院向院外共派出11支医疗队伍共1200多人,分布在琶洲方舱医院、白云分院定点医院、市八医院、海珠采样突击队等十条抗疫战线上。
11月14日南方医院白云分院黄石院区被确定为新冠患者定点收治医院,在短短12个小时内迅速完成“平急转换”,并于11月15日20:00开始接收患者,当晚收治了289人。目前开放了500张床位,作为高龄、孕产妇、儿童等六类高危人群的定点救治医院。最大者年龄是96岁,最小者出生19天。目前收治病患中,60岁以上的103人、儿童 170 人、孕妇 27 人,病情均稳定。
据悉,白云定点医院按儿童、孕妇、成人类别划分相应病区,对病例进行分型分类,实现专科专治。规划200张儿童病床,院本部紧急派驻11名儿科专家进驻,仅首日就收治了98名儿童。
同时,该院正通过各种工作确保危急重患者救治“绿色通道”畅通。细化闭环救治流程,制定了卒中、胸痛、严重创伤、孕产妇等急危重患者闭环救治预案,确保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目前医院本部现有非新冠住院患者2500人左右,门诊、急诊、发热门诊和住院业务保持正常运转,同时安排600余名医生坐镇互联网医院,日均放号2200余个。
南沙建设全市最大健康驿站
计划明日交付首个地块约2668间房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23日,记者探访位于万顷沙的南沙健康驿站,这是广州在建最大的健康驿站项目,可提供20948个房间,最多可容纳超8万人,将主要用于安置临时隔离人员。首批用房已具备交付条件,计划25日交付首个地块共约2668间房。
项目由省、市、区成立专班统筹建设,中建四局牵头施工,采用集装箱快速建造方式,以最快的建设速度响应疫情防控需求。22日,项目已迎来拼装和水电安装关键节点,有近1.8万人在场施工。当天,首批1120张医护人员床位及2栋96间办公用房已具备交付条件。项目计划25日交付3号地块共约2668间房及库房、指挥中心、配餐中心等。25日以后,陆续分批次完成1、2号地块的交付工作。除了隔离板房之外,健康驿站还设置了垃圾收集点、大巴洗消区及隔离人员出入口等功能区。
选址:对市民影响降到最低
南沙健康驿站的选址有何考虑?市住建局副局长黄成军介绍:“项目旁边是恒大汽车项目,附近暂无居民区,对市民的影响可降到最低。”另外,健康驿站距离广州市中心约一小时,能为快速转运隔离人员提供保证。
黄成军介绍,施工团队先用了一天时间换去地块原有的软土,再进行硬底化改造,平整土地。项目的工程进度按小时来算,分小块推进。“在高峰期,现场人数多达2万,还有三四千台机械,各种各样的交叉作业,统筹调度难度极高,人、机、料缺一不可,各环节都要跟上进度。”市住建局综合项目建设管理处处长荀巍说。
质量:第三方检测甲醛
工期极度紧张,工程质量如何保证?“从设计开始,我们就有防疫专家介入,审查施工图是否符合防疫要求。”荀巍说。记者在3号地块的图纸看到,现场分为隔离区、高风险区、卫生通过区、低风险区、指挥区、物资区,各自独立。“还有专门的区域给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荀巍说。现场的流线分为4条——收治入院流线、后勤人员流线、医护人员流线、物资流线,各条流线相互分开,没有交集。
“项目严把材料入场关,从大厂采购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由现场监理把关验收,层层把关。”荀巍说。“我们的监理通过旁站、巡视、巡查等方式监控质量,还有无人机图像成型进行整体把控。”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隆盛介绍。
作为疫情防控场所,空气密封性是监理团队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尤其关注收边收口的细节,比如卫生间的排气,确保板缝接口100%密封。另外,移交前由第三方机构检测甲醛。”黄隆盛说。每天早上,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开会,发现的问题当天解决。“除了监理拿着清单逐项检查,我们还请运营团队再检查一遍,把疏漏降到最低。”黄成军说。
住宿:“拎包入住”标准配套
南沙健康驿站的房间为两张双层床的布局,可住4人。床垫、蚊帐、枕头、被单等床上用品已就位,部分床位配有电源插座。房间内有一体式卫浴,卫生间配置的是马桶,洗手池已通水。房内提供立地风扇。
房间按照“拎包入住”的标准配备生活物资。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房间内共同的桌子上,放置了电吹风、洗衣液、衣架、热水壶、水杯、卷纸、纸巾、消毒液、电池等物品。另外,地面还有四个水桶,里面装了毛巾、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
根据现场生活用品配套情况,隔离人员带上换洗衣服和充电器就能入住,更进一步可以加上电脑等。
黄埔知识城方舱医院首批896张床位交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卢梦谦 通讯员闯恒海、张鑫)23日,记者从中建三局了解到,广州黄埔区知识城方舱医院项目已基本具备移交条件,将在近日起陆续交付使用。其中,首批896张床位已交付。
据介绍,项目于11月14日凌晨开工建设,项目牵头方中建三局600余名管理人员、5000余名施工人员第一时间进驻现场。其中,有50余名建设者曾参与武汉雷神山医院,有近百名建设者曾参与中央援港医院、珠海中大五院凤凰山院区等应急工程建设。
“项目自开工以来,累计投入挖掘机、汽车吊、混凝土输送泵、污水提升泵等各类机械设备1800余台,36小时完成首个方舱箱体吊装,48小时完成12万平方米场地平整,70小时完成所有混凝土基础浇筑工作,仅用时160小时就移交9#楼首批896张床位。”方舱医院现场施工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为保障建设所需材料及设备供应,项目组建专项供应链团队,保障方舱医院建设所需的各类资源。并且,在24小时内就从周边省市调集750余个箱体供病房拼装使用。为了在紧张施工期间,做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项目组建安全生产和防疫团队24小时不间断进行巡场检查、实名制登记、核酸检测及“一人一档”等工作的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团队采取“组团作战模式”,调集在广州市具有重点项目建设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各楼宇楼栋长,负责整体施工进度统筹,对各片区进度进行网格化管理。
据悉,该项目建设用地约578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医护区、隔离病区、清洗场地及相关配套用房,将主要用于收治无症状及轻型感染者。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床位9000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