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海珠康鹭片区居民互助成立送药小分队 成为战“疫”“急先锋”

“我只是送个药,却像是救了他一家”

一位居民的女儿发高烧,沈秦伟很快把药品送到她手上。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摄

  核心区直击

  对于管控区的居民来说,物资是基础保障,但在建筑相似、道路狭窄的城中村,如何快速获取成了一大难题。这时,区内居民之间的互助显得格外重要,他们因为熟悉地形,成为战“疫”当中不可忽视的“急先锋”。在海珠康鹭片区,就有这样一支12人规模的小分队。包括沈秦伟在内的制衣厂老板加入其中,就地转化为志愿队员,主要负责送药。11月20日上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跟踪记录了这支小分队,感受到片区居民互助的“邻里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康鹭片区

  “居民笑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康鹭片区的临时医疗救助站——康乐小学里,沈秦伟手里的电话不时响起。“我家宝宝发高烧了,有没有药送过来?”“你在哪里?”“康乐中约北3巷。”“好,我知道了,罗氏宗祠那边。”简单的问询后,他拿起布洛芬混悬液(美林)和连花清瘟胶囊以及驱蚊用的线香,骑上电动车就冲了出去。不到5分钟,他到达了约好的地点,在一个卡口处,一位妈妈带着一岁多的女儿翘首等待着。他跑着把药递过去,大声说:“别担心,吃了药会慢慢好的,如果有情况,随时给我电话。”

  从早上8时30分到晚上12时,类似的求助信息,沈秦伟大约每隔2分钟就会收到一条,除了少数的突发急救事件,大多数为发烧、咳嗽以及高血压、心脏病、抗癌等药物需求。“从救助站送药到代取网购药品,全是免费。看到居民笑了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和他一样的制衣厂老板在这里生活、奋斗了十多年,非常熟悉本区域,不需要借助手机导航就能找到每一个地方,比区外过来支援的人快很多。“以前慢一点没关系,但非常时期,大家都着急,对这种需求的响应就是要快。”

  11月初,沈秦伟看到广州疫情报道,觉得“应该做点什么”,马上和凤阳派出所副所长苏勇东商量,双方一拍即合,决定组建一支送药小分队。2个小时内,最初的4个人组队成功,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几十个微信群刚一放出,就“一发不可收拾”,队员的电话被打“爆”了。康鹭片区面积仅1平方公里,却聚集了5200多家制衣厂及仓储企业,常住人口逾10万人。“广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最高峰时,凤阳派出所一天接到警情超1300宗,比平时增长超10倍,绝大部分为医疗求助。”苏勇东透露,快而准的小分队恰逢其时,充当了“急先锋”。

  “帮他们也是帮我们自己”

  不可避免地,一连串针对小分队的问号不时冒出来。沈秦伟表示,好友会说“你很傻,风险这么高”,少数居民误以为队员有工资拿,态度不是很好。面对这一切,他都一笑置之:“原动力很简单,帮他们也是帮我们自己,我希望早点解封,大家都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他更相信,每个人如果能做力所能及的事,贡献一点点温暖,社会就会阳光灿烂。

  在苏勇东眼里,小分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往前走的:“他们很不容易,家里人有顾忌,出来帮忙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但是想着这么多老乡需要帮忙,他们义无反顾,所以我也很感动。”他说,“大家不分彼此,我们会拼尽全力,这也是给我自己的鼓励。”

  这些天,越来越多人表达加入送药小分队的意愿,苏勇东和沈秦伟会尽量选择知根知底的人。也有队员离开了又回来,有队员说:“就是感到太累了,但每天接到那么多电话,不帮真的于心不忍,况且我们只是送个药,但他的眼神告诉你,就像救了一大家子一样。”现在,队员规模稳定在12人左右。

  11月19日凌晨2时,沈秦伟刚睡着,电话又响起:鹭江村一位阿伯发烧了。事不宜迟,他马上呼唤附近的同伴,嘱咐对方将退烧药送了过去,“老人、孕妇、小孩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必须优先,想休息也没办法。”沈秦伟说。

  沈秦伟和其他小伙伴一样,计划在广州长期发展。“我对这个地方的感情很深,希望它越来越好吧。”沈秦伟说。

 
     标题导航
鏖战28天 海珠区江海街桂田村江贝村昨日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区~~~
海珠康鹭片区居民互助成立送药小分队 成为战“疫”“急先锋”~~~
~~~连续抗疫40多天 志愿者双肩包里全是急需品
~~~白云区抗疫一线有群“00后”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4版:同舟共济 同心抗疫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都市新闻
   第A8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9版:经济
   第A10版:天方夜谭 卡塔尔世界杯专辑
   第A11版:文化周刊·诗意
   第A12版:文化周刊·阅读
织密三张网 守护2.63万居民
“我只是送个药,却像是救了他一家”
马哥有个“百宝箱”
“我们会害怕,但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