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区直击
康鹭片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在管控区,志愿者是直接面对居民的一个群体,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但守好这个岗位对扭转抗疫局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会经历什么?居民的诉求能得到及时回应吗?11月18日上午,在广州市海珠区康鹭片区第12网格,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跟随志愿者、广汽党员突击队小队长刘海波,近距离记录他的工作状态,听听他的战“疫”故事。
自制平面图对楼房编号
置身于鹭江西街,很少有人能分清自己的具体方位。在狭窄的巷道里,一栋栋本地居民的自建房紧挨着,楼房没有门牌号,外观相差无几,让刚来的人“一脸迷茫”。
广汽党员突击队自有办法。刘海波和同事手里拿着一张A3纸大小的地图,拿着红色笔在某个地方打勾,商量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平面地图由社区提供,突击队结合实地走访对楼房进行编号。没过两天,刘海波逐渐熟悉了地形,摸清了人口底数,不需要地图就能到达指定位置,确保核酸采样、抗原检测、物资保障等工作“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面对有些烦躁的居民,如何沟通十分关键。没做志愿者之前,刘海波在单位比较安静沉默,不太敢在公开场合发言。有意思的是,这几天他的嘴皮子很利索,言语疏导、人文关怀样样在行,直言诀窍就是温柔、耐心和投入,“待在家里时间长了,心理难免产生落差,居民的要求不高,无非是想生活得更好一点,我们尽力满足,让他们的情绪放松下来,他们就能安安稳稳待在房间里,这会有利于整个抗疫工作。”
穿着“大白”防护服爬楼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楼梯间黑漆漆的,刘海波谨慎往前探。到了三楼,敲开一道铁门,一间屋子住了8个人,对方说“宿舍有人感染,不能去了”。现在,每人需要一份N95口罩和75%酒精消毒液,刘海波手里也不够,马上和同事下到一楼补充物资后送了上来。
返回途中,几个务工者亮出绿码,焦急地问:“待了近一个月,什么时候可以自由活动?”他耐心劝阻:“你们回家等消息,把地址写给我,需要什么物资?我们马上拿来。”不过5分钟,务工者得到了需要的防护用品,连声说“谢谢”。
在一楼某个商行门口,老板曾女士忽然拉开卷闸门,喊住刘海波说:“我们5个人一直没出去,现在没有菜和大米了,能否网购麻烦你们去取?我可以记下你的电话吗?把电动车借给你们。”他当场回应:“可以,但给我点时间,要先报告。”没多久,他得到了上级肯定的答复,曾女士获悉后脸上露出了笑容:“看到你们穿着这身防护服也很辛苦,不容易,衷心感谢。”听到这一句,刘海波感到疲惫都减轻了。
队员心很齐 始终不放弃
刘海波率领着一支小分队,他深知身上责任大,尤其是统一队员的思想认识,并不断提高战斗力。
据介绍,截至11月18日,广汽集团已累计派出14700人次参与支援。目前一共有十个大队共718人在一线支援,主要负责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配送物资、信息整理、分片包干等工作。
对于志愿者的工作强度,一般人难以想象。上午8点30分从酒店出发,直到下午5点30分交班,为了始终保持工作状态,队员们只能不吃饭、不喝水,中途脱防护服会产生暴露风险。
11月16日,突击队到达第12网格,8个同事负责搬运1620份物资,包括蔬菜、水果、方便面、瓶装水等。第一天穿上防护服,且劳动强度过大,4个人出现头晕等身体不适,刘海波还想让他们先休息,结果当晚开会时,队员精神状态恢复,全部要求“不下火线”。他自豪地说:“工作的复杂程度超过预期,但我们心还是很齐的,都不放弃,如今工作效率也高了。”
实际上,这是刘海波第一次到管控区做志愿者。刘海波有两个儿子,分别是9岁和3岁,如果做了志愿者,妻子得一个人照顾他们。所以,来当志愿者之前,他纠结了一阵。“看到广州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作为党员,我还是要冲一下,先为大家、再为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