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广州多家医院医疗队陆续进驻方舱医院,一线攻坚。他们在坚守日常医疗岗位的同时,尽遣精锐,多线抗疫,举全院之力守护广州。而近期从方舱医院里传来好消息,陆续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从黄埔方舱、琶洲方舱等康复出院,仅广医一院驻守的琶洲方舱4号舱就有107人出院。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何雪华、梁超仪、张青梅、周洁莹 、翁淑贤、伍仞 、吴婉虹、林霞虹(除署名外)
通讯员林伟吟、凌伟明、廖温勃、南五萱、刘庆钧、王媛、潘英媛、郝黎、张蓝溪、周密、广医宣、伍晓丹、卢钰仪、魏星、黄月星、金小洣、孙嘉贺、韩羽柔、宋莉萍、彭福祥、梁嘉韵、周晋安、胡颖仪、孙冰倩、王雯玉、徐心怡、韩文青
医病医身医心,在方舱里,“大白”们既给予病患细心的医疗,也在现有的条件下竭力关照老弱病残幼人士,缓解他们的忧虑。
11月1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队驻守的琶洲方舱医院D20方舱内,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这是一位96岁的老奶奶,她在两个孙子、两个重孙的陪同下来到方舱。
“这位老人是琶洲方舱医院年纪最大的患者。”中山一院心内一科护士长王超介绍,琶洲方舱医院原则上收治的是14岁到60岁的轻症感染者,考虑有些患者需要与家人同住等实际情况,也会收治超年龄段患者。
冯洁贞护士长细心地将老人家安置在双层床位的下铺,她的四个亲人也被安排在附近床位,以便就近照顾。心内科医生刘岗立即对老人家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结果显示,这位老人除了感染新冠病毒外,还有低血糖,但她的身体状况整体尚可。医护人员决定对这位老人予以密切观察和特别关注。
对老人、小孩、孕妇开辟绿色通道
方舱里也有一些随父母入住的婴幼儿,医务人员及时响应,为他们送上温暖的关爱。11月15日,护士们在巡诊中发现,2岁孩子瑶瑶(化名)带的纸尿裤用完了,妈妈很是心焦。了解这个消息后,医院特地准备了纸尿裤送入方舱,组长罗丹第一时间交给妈妈,让妈妈愁容顿消,连声道谢。
记者获悉,琶洲方舱医院对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优先接诊、特别关注。中山一院医疗队还在护士站后设置“特殊病情患者观察区”,以便进行密切的病情观察。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驻守的黄埔方舱医院,入住了几位孕妇。医务人员竭力为她们送上暖心照护,并借助医院的强大后援举行远程会诊。当一名孕12+周的孕妇出现腹痛症状后,驻守黄埔方舱的中山三院产科医生陈新娟第一时间为孕妇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急腹症、肾输尿管结石等急症,考虑为因宫缩引发腹痛,安抚了孕妇情绪。
孕妇们忧心新冠病毒感染会影响腹中宝宝的正常发育,也担心在方舱里不能正常产检,留守院本部的产科主任侯红瑛、产科护士长饶燕珍便在线为几位孕妇进行查房会诊,告诉她们尚未发现孕妇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胎儿异常或畸形的案例,并从产检安排、心理疏导、饮食、睡眠方面予以详细指导。
部分已进驻广州方舱医院的医疗队来自以下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药大附一院、广中医一院、南方医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另外,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医疗队等医院医疗队已进驻琶洲流转中心;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5日晚进驻琶洲方舱,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医院的医疗队已做好了进入方舱医院接管病区的准备。
方舱日记
考验中感受团结的力量
15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健康管理科三位支援琶洲方舱的医疗队员李蓉、赵俊杰、刘艳发回了在休息时间记录的方舱工作点滴和心路历程。
出发
为了坚持动态清零,守护民众健康,琶洲方舱正式启用了。一夜之间,医院和科室积极行动,迅速组织了两批共200多名医护与后勤人员赶赴方舱医院。要用最快的速度跟病毒抢跑!我们健康管理科3个小伙伴一起,跟着大部队踏上了“征途”。
征途
抵达方舱后,我们马上投入了热火朝天的战斗:拉床褥、搭床架、搬设备、运物资……在3个小时之内,我们做好了患者入舱前的所有准备。
考验
患者入舱,我们的考验刚刚开始:老人家不会用手机登记信息、患者要求调整床位安排、垃圾需要及时清理……我们像升级闯关一样,慢慢地摸索、寻找、克服,从接诊、登记,到分流、管理,一点点梳理工作,总结经验,理顺流程。
温情
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组织了志愿者服务团队,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自发自愿地来帮忙,主动地清理垃圾、发放物资,帮助填写资料、维持秩序……这些人当中有年轻的学生,有务工的农民,也有公职人员,这些朴素的善意如涓涓细流,鼓舞着我们坚持下去。
力量
在方舱工作的这几天,我们真实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志愿服务组发动了更多的人加入服务,院感组、中医组、数据组、健康管理组、母婴组、后勤组各司其职,各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在18舱里闪闪发光。
我们非常感激遇到了这样的团队和优秀的同事,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迅速成长。这几天舱内的点点滴滴,都凝固成深刻的记忆,铭记在我们的心上。
这个“方舱物资管理员”靠谱
方舱轻症患者主动分担工作 成“大白”们的得力助手
在琶洲方舱医院里,除了医护人员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方舱志愿者”。他们既是在方舱治疗的轻症患者,又是主动报名的志愿者,他们积极协助医护人员分发餐食、组织排队、维持秩序、打扫卫生、携老扶幼等,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成为方舱里的独特风景线。
入舱人员增多,舱内医疗、保洁等工作人员的任务量也与日俱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接管的A5方舱向患者发出公开信,鼓励符合条件的患者成为舱内志愿者,倡议一经发出,就得到大家积极响应,迅速组建起“方舱志愿者”队伍。
退伍兵徐先生就是方舱志愿者的一员,他负责方舱内物资的管理、派发,什么物资放在哪里,哪些患者可能需要哪些物资,他都如数家珍,分发的秩序维持得很好,每次干活儿也都第一个冲在前头。“每次我们让他休息一会,先去吃饭,他都坚持让别的志愿者先去吃,特别有责任心,物资管理、派发交给他,我们都很放心。”市一医院护士梁薇说。
还有热心的小年轻、阿叔阿姨,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都愿意来搭一把手;他们还经常宽慰和帮助刚入舱的患者,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方舱生活。在方舱里,志愿者们成了“大白”们的得力助手。
11月7日,市一医院李玉希和滕凯灵作为备班护士接到紧急任务——临时承担108张病床的布置任务。两人接到任务后,换好“装备”进入方舱。
任务艰巨,需要搬床垫,搬床单被套,枕芯枕套,分配床位……“没想到方舱内的患者看见我们忙碌的身影,自动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李玉希说。“这些太重了你们搬不动的,放着让我们来!”“放着,我去找几个人来帮忙。”“这些床铺我们可以帮忙铺吗?”一大批志愿者的加入,令病床布置任务高效完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一科护士长王超介绍,截至目前,琶洲方舱医院的D20方舱共有志愿者约100人,协助派发餐食、物资,维持秩序等工作。
在广东省中医院接管的方舱,每日为近2000名患者派发餐食、中药汤剂这项不小的工程,被志愿者们主动承担下来。
“阿姨,你有三份饭,记得拿筷子啊。”索先生是志愿者队伍的队长,“我是退伍军人,现在面对疫情,我有责任冲锋在第一线。”“我们区里有小朋友,这是给小朋友专用的中药吗?”有的志愿者还会结合自己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细心地向医护人员询问。
“我们在患者中招募志愿者,其实更多的是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其他患者,要乐观向上,一定可以战胜焦虑。”省中医院医疗队队长邹旭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