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建的首期清远千亩大豆繁育基地迎来了大豆收获的季节。位于英德九龙镇石角村的大豆繁育基地内,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片繁忙景象。示范田里的“华夏22”大豆进入了收获期,经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及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测产验收,估计其亩产约为210公斤。
据测算,基地内1200亩大豆田预计将产出30万斤优质豆种,这批豆种将供应广西、湖南、海南等南方6省(区)。据悉,该基地将为以上6省(区)的二级繁种基地、示范生产基地等核心片区供种,而后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梯度扩增5到8个同类繁育基地,发挥大湾区种业、工业、商业的核心动力,联动华南地区南方大豆的育、繁、推、产、加、销“六位一体”闭环体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黄振生
“南方大豆”有渊源
大豆起源于中国,有着5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重要的粮、油、饲兼用型作物。
专家介绍,广东是大豆主销区,每年饲、食两类就要消耗全国四分之一的大豆。英德则是中国大陆野生大豆的最南端界址,保留了一批低纬度带的野生种质资源,传承了上千年的大豆栽培传统。早在1994年,华南农业大学就开始布局大豆种业体系,组建了大豆课题组,重点从事热带亚热带的大豆种质资源收集和育种工作。为了与北方大豆区别,被业内称为“南方大豆”。28年来,该课题组已汇聚起全球10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育成5000多个核心种质材料,已获得30多个国家、省审定品种,可在中国华南数省逾亿亩的酸性土壤区推广应用。今年8月,由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共建的首期清远千亩大豆繁育基地在英德市九龙镇启动。
助力粤北撂荒地复垦
选择发展主导产业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是解决粤北撂荒地复垦的关键所在。据了解,广东虽然不是大豆主产区,但是全球的大豆主要消费区,本地种植的大豆品质优良,深受加工企业的欢迎,一般每斤大豆经加工至少可以产生10元的产值。
由于粤北大部分撂荒地缺少水源,土壤贫瘠、肥水供应无保障,普遍存在耕种难、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为提高当地种植户复耕复种积极性,提高大豆种植效益,省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省大豆产业技术“轻骑兵”队伍,全面深入实施大豆产业扩面积提产能工程,组织农业农村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实施。
记者了解到,首期千亩大豆繁育基地内开辟了1200亩撂荒地作为大豆繁制种基地,复种“华夏9号”和“华夏22号”,其中“华夏22号”为中熟品种且产量高,蛋白质含量为41.47%,脂肪含量为20.43%。新品种抗炸荚,适应机械化收获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减少人工投入。
首个繁殖基地为何落户于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年海表示,技术团队已在九龙镇做了多年的试验,试产大豆产量高,质量和价格有保障,深受消费者喜爱。结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清远市携手,最终决定在英德市九龙镇设立首个“南方大豆”千亩繁育基地,由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九龙镇人民政府等单位分工协作联合实施。
大豆产业帮乡亲致富
大豆的种植管理投入成本低、管理较水稻简单,可以机播机收及全程机械化,是粤北山区大面积撂荒地复耕复种的理想产业。推广高蛋白、高油脂、高异黄酮含量大豆品种,利用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减少化肥使用,提升地力水平;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技术,推广生物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抓住病虫防治关键环节指导企业与合作农户精准施药,完成绿色高效、降本增效的目标。此外,清远还有许多从事大豆原料加工业务的企业,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粤北撂荒地复耕复种找到了长效解决方案。
英德九龙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九龙镇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豆制品加工企业超百家,“九龙豆腐”大系列中的黄金豆腐、山水腐竹、盐水豆干等很多产品早已名声在外,全镇豆腐产业年产值约4500万元。
“通过加入科研力量,能让当地大豆以及豆制品产业得到飞跃性质的发展,成为九龙又一兴农富农产业。”英德九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九龙镇大豆种植面积约2000亩,未来将与科研机构进一步深度合作,带动农民扩种,力争将大豆种植面积发展至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