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三雕一彩”等广货让广府文化走向世界 率先从手工业转向制造业 今大批数字工匠涌现

了不起的广州匠 精工匠心代代传

描绘彩瓷,匠心独运。 (均为资料图片)
维修飞机,一丝不苟。 (均为资料图片)
专注调音,目不转睛。 (均为资料图片)
非遗制作,心思细密。 (均为资料图片)
木雕制作,教学相长。 (均为资料图片)
秦代千年造船工场遗址,原址已覆盖保存,图中所见为仿制品。
制玉
磨铁
修钢锉
磨刀
锯碗

  读懂广州

  第四十一期

  让城市留住记忆 让人们记住乡愁。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粤韵周刊》,与您一起领略这座城市厚重的记忆,领略两千多年包容开放的精神传统,领略绵延不绝的文脉书香;与您一起在历史的光照下,读懂今天,读懂广州,由此坚定文化自信。

  广州自古盛产工匠,从先秦因生活所需“刳木为舟”开始,“广州匠”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历经岁月磨炼考验,至明清时期,“广州匠”因善于观察,善于中西合璧,善于创新创造而闻名中外。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是“广州匠”的特质,且后继有人,正闪耀于广州年轻一代身上。在2022年10月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上,截至25日,中国队获得27个项目15枚金牌,广东选手贡献7枚,其中三位选手学习生活于广州,全部是技师学院学生。他们在赛场上展示着非凡的技能和创新的思考,让世界从中国年轻的能工巧匠身上看到了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升级之路。

  策划/读懂广州工作室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曹景荣、莫伟浓、王维宣、黎旭阳、李波(除署名外)

  匠人·群星璀璨 熠熠生辉

  何为工匠?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单独脱离出来。有手艺、有技术、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被称为“工匠”或“百工”。《周礼·考工记序》中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荀子也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由此可见,先秦时期,中国已有工匠的存在。

  汉唐:南北融合助“广州匠”技艺提升

  先秦时期,中国已有工匠的存在,类似现在的师傅或技术员,专注于某一领域,尽心打造器物。

  后来,工匠制度逐步形成,如按照唐代的工匠制度﹐工匠要在官办手工作坊内服番役二十天;元代则将工匠编入专门户籍,称为“匠户”,匠户必须在官府服役﹐且子孙世代承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匠户制度更加细化,明代工匠被严格的匠籍制度约束,这些匠人被严格编制管理,匠户不许脱籍,并要求匠户世代为匠,以保证工匠的数量及技艺的传承;到了清顺治二年(1645年),匠籍制度才被废除。

  广州工匠源远流长,从适应水乡生活制造工具开始。

  数千年前,今天广州市区的绝大部分地区在一片汪洋之下,海水江岸一直推到越秀山下,可居住的陆地之上河涌纵横、池沼遍地。因生活所需,古时岭南人就“善于造舟”。

  1975年,人们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代造船遗址。考古学家发现,当时人们就能造出宽5-8米,长30-40米的平底木船。

  不过,在先秦时期,岭南的铁器制造仍较为落后。人们要造船,先得花一两个月的时间,用石器伐木,再花费几个月的工夫,将树干中间刳空,然后推到水里,这便是“刳木为舟”。擅长造舟者也就成了早期的工匠群体之一。

  广州工匠的技艺水平第一次迎来飞跃是在秦朝统一百越之后。中原先进技艺开始传入岭南,大大提升了广州工匠的技艺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位于广州象山的南越王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玉器就超过200件(套),包括礼仪用玉、装饰用玉和日常生活用玉等,做工精绝,堪称汉代工艺佳作。

  至唐宋时期,广州工匠不仅汲取中原工艺精华,还融合外国技艺,产品不断销往海内外。1952年,考古人员在广州西村增埗河东岸岗地上发现了西村窑场的主要遗存。西村窑被称为“广东四大名窑”之首,创烧于唐,盛于五代和北宋,烧制的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

  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广州工匠融合了景德镇窑青白瓷工艺,瓷胎质洁白细腻;又吸收了被称为“彩绘瓷发源地”的长沙窑大写意风格,纹饰简约有力,寥寥几笔,生动传神,耐人寻味。

  由于西村窑瓷主要出口国外,国内很少见到西村窑瓷器,但在东南亚一带至今都有西村窑瓷器出土,传世之作也并不少见。它们不仅见证了广州海上贸易的繁荣,也记录了广州工匠的传奇。

  明清:“广州匠”巧夺天工名扬四海

  宋元时期,朝廷多采“朝贡贸易”的模式,即准许外国使节在进贡的时候随所乘船舶、车马携带商货来华贸易。但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其间虽然有多次“禁海”,但广州一直保持开放,外贸生意更为发达,成为中国外贸第一港市,夷馆林立,商船云集,人口汇聚,各种消费需求旺盛。本地人除了忙于经商之外,还涌现出很多的手工业匠人。处在中外文明交汇点上的广州工匠最先有机会接触外国先进思想和技艺,他们又善于观察变通,大胆创新,最终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工艺品,让前来购货的外国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巧夺天工。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葡萄牙人克路士来到广州,“广州匠”的各种技艺让他看得眼花缭乱。他在1569年出版的《中国志》中这样描述道:“这个国家有各种行业的工匠,各种生活必需品非常丰富。”

  当时的广州工匠到底有多厉害?清初大儒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当时就有“苏州样,广州匠”的俗谚。这是关于“苏州样,广州匠”最早的文献记载。“样”即样式、设计,“匠”即做工、技艺。当时,“广州匠”和“苏州匠”比肩竞秀,驰名天下。

  广州“一口通商”的十三行时期,广彩在海外大受欢迎。彩瓷在清代是十三行外销的大宗商品。欧洲珐琅彩料和配制技术传入广州后,很快被使用在彩瓷上。

  当时很多瓷器产自景德镇,但在景德镇定制成品瓷不仅价格昂贵,且长途运输,容易破损。再加上当时景德镇匠师虽然熟悉中国画技巧,却很难理解外来的纹饰和符号,时常出现偏差或文字串错。但“广州匠”得风气之先,见多识广,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很快能领会外商的需求,并制作出精美的产品。能很好地满足外商需求。这些商人遂从景德镇买来白素胎,在广州“借胎加彩”。后来,洋商干脆直接向广州洋行订货,大量订单开始涌向广州,使清代广彩艺术达到顶峰。

  1745年,闻名世界的哥德堡一号商船从广州返航瑞典哥德堡市,途中触礁沉没,船上满载中国茶叶、瓷器和丝绸,其中大部分瓷器是广彩。

  当年,与广彩同样惊艳世界的广货还有广绣、牙雕、外销画等,且已成行成市,形成很多因工匠汇聚而蜚声海内外的街区。

  据《广州市地名志》记录,在市政府南偏西,解放中路西侧,西接走木街,有一条只有180多米长的街道。明清时期,广州牙雕加工作坊聚集于此,因而得名象牙街,沿用至今。位于越秀区人民南路东侧的状元坊已有700多年历史,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街内遍布加工金银首饰、戏服、顾绣、绒线绣球的手工艺作坊,并以其技术精巧而享誉国内外。另外,还有同文街创作外销画、靖远街创作广彩的工匠等深受欢迎。

  匠心·执着专注 精益求精

  开放、多元、务实、创新的文化土壤,让广州盛产工匠。他们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潜心雕琢,追求完美,精品佳作畅销海内外,不仅传播中华文化,还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他们的作品向世人讲述着“广州匠”既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又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匠心。

  牙雕大师黄振效蜚声清宫

  广州画匠绘“中国明信片”

  提起工匠,今天的人们往往会肃然起敬。然而,在古代,工匠地位不高,文献典籍和地方史志对工匠的记载也少之又少。清代广州牙雕大师黄振效是罕见的能留名青史的“皇家工匠”。

  黄振效作品获乾隆题诗

  清代宫廷对手工艺品格外着迷。康熙初年,内务府就增设了造办处,由各省督抚选送工匠入职,为宫廷制作各种精美工艺品。乾隆二年(1737年),黄振效由当时的粤海关监督伍赛选送进京。据史料记载,黄振效进入造办处约20天后,朝廷按照其技艺和名气议定月薪,每月俸银三两,这个数目在造办处只能算低薪。

  当时,按皇家的审美标准,工艺品既要雅秀,又要精巧,造办处的能工巧匠们由此承受着巨大压力。黄振效进京前已是广式牙雕高手,但他仍求学心切,虚心拜江南刻竹名家为师,学习江南技艺精髓,并将其与广式牙雕技艺融会贯通。

  “艺痴者技必良”,凭着这股执着劲,黄振效在高手中脱颖而出,成为造办处最有名气的广州牙雕匠人。1738年夏天,乾隆帝要求他做一件象牙笔筒。黄振效精心制作的“象牙雕渔家乐图笔筒”高12厘米,口径为9.7厘米,构图严谨洗练,设计玲珑奇巧。乾隆见后,大加赞赏,随即赐予黄振效“在内廷行走”。当时能入“内廷”的,都是精选出来的名家。乾隆还专门为此作题诗一首,并允许黄振效在作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黄振效是无数“广州匠”的缩影。正是凭着足够的执着和专注,广州工匠才创造了惊艳世界的作品。正如当年那些在广州采买外销品的欧洲商人所言:论工巧和精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的工匠能和他们相比。

  在清代广州工匠中,画匠也很有名。1837年,法国作家老尼克曾这样描述广州画匠林呱:“当我第一次看见他按照中国人的方式拿着画笔,拳头紧握,画笔垂直于画布时,我努力想说服他,告诉他我们的手势更好,更轻松……‘哦!是啊。’他听完我的话,那副耐心和一丝不苟足以奉为楷模……”当时,以林呱为代表的广州画匠绘制出一幅幅令外国人着迷的外销画,堪称当时的“中国明信片”。

  19世纪40年代,在广州的法国人维拉说:“林呱是广州最好的画家,一位中国画家。”林呱原名关乔昌,曾师从英国大画家乔治·钱纳利。钱纳利这个人不简单,他毕业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1825年来到澳门,在其友人费龙的帮助下开了画室,专门给外商画像。彼时的林呱是费龙家的佣人,他很快成为钱纳利的助手,为其洗画笔,学习外国绘画。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跟随钱纳利期间,林呱虚心学习,一丝不苟,尤其在人物画技法上,他对每个形块、每根线条都要仔细琢磨。他细致严谨地模仿钱纳利的画风,每一笔都追寻老师的笔迹。名师出高徒,林呱很快便自立门户,在十三行同文街16号开设画坊,创作了大量生动反映当年广州民间日常和商业生活的作品。

  十三行画坊超30家

  当时,传统的中国画家多有留名,但外销画匠并非如此。今天我们看到的以“呱”称呼的画匠,除了林呱,还有廷呱、恩呱、同呱等,而“某呱”不过是对手艺人的惯用称呼。在十三行鼎盛时期,周围画坊有30多家,题材丰富多样,从风景名胜、生活习俗,甚至家具陈设,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情况,无不涉及。大量外销画随着商船运往世界各地,外国人通过这些外销画了解到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其中外销画被海外一些博物馆珍藏至今。中大教授江滢河说:“在清代广州出现的新行业中,外销画家可谓独树一帜。”

  如今,细细品味“广州匠”留下的一幅幅浓缩着广府人文风情的外销画,仿佛令人重回18-19世纪的广州城:勤劳的百姓、精致的花园、熙熙攘攘的闹市……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人深深感受到广州工匠的实力、勤奋、热情与创意。

  匠心·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

  清末民初,广州工匠又一次得风气之先,从以手工艺为主转向以机器工业为主。

  1911年,陈拔廷、陈沛霖等年轻人在芳村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合股开办了协同和机器厂,4年后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协同和”由此成为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先驱之一。

  中国首台柴油机1915年“广州造”

  清末民初,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广州工匠又一次得风气之先,从以手工艺为主转向以机器工业为主。19世纪末,张之洞在广州兴办了广州机器局和广东钱局等近代工业。

  协同和机器厂是后来影响较大的近代机器工业企业之一。据《广州市志》记载,1911年,陈拔廷、陈沛霖等年轻人在芳村一个不起眼的村子里合股开办了协同和机器厂,4年后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协同和机器厂也成为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先驱之一。

  这台柴油机是陈拔廷等人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结果。广府人陈拔廷自小聪明伶俐,但家境贫穷,十二三岁时便在其叔父开办的均和安厂当学徒,学习修理机器。陈拔廷刻苦钻研工艺技术,很快成为均和安厂的核心技术人员,负责机械维修。陈沛霖也是均和安厂的技师,何渭文则是一家碾米厂的老板。三个年轻人熟识后,在一次聚会时,何渭文谈到碾米推磨太费牲口。陈拔廷一听,立即想到可以用机械搞定。三人当场拍板,合伙开办机器厂。随后,三人共拿出3万银元的启动资金,在芳村大涌口(今东临珠江,西至芳村大道东,南靠毓灵桥,北接达江路堤岸街)创办了协同和机器厂,“协同和”三字寓意“协力同心,和衷共济”。

  据传,协同和机器厂创办初期,设备相对落后,只有3台旧式皮带车床与1台立式小钻床。这当然不是陈拔廷想要的。芳村大涌口连接珠江,当时有很多外商的码头、仓库。外国船只在这里忙碌穿梭,船上柴油机的轰鸣声时时刺激着陈拔廷:如果中国也能造出这样先进的柴油机,那该多好!

  1913年,借修船之机,陈拔廷开始认真研究国外先进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经过近两年的反复琢磨,反复试制,协同和机器厂终于在1915年成功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并安装在一艘叫“海马”的客轮上,由此名声大噪。至1937年,协同和机器厂已生产各种规格的柴油机383台,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厂。

  1966年,协同和机器厂更名为广州柴油机厂,其生产的发动机畅销海内外。如今,广州柴油机厂已迁出,原厂址建起了宏信922创意园,协同和机器厂的厂房主体则辟为“动力机博物馆”,里边的青砖墙与钢柱见证着中国第一代机器工匠的百年沧桑与骄傲。

  传承·锲而不舍守正创新

  精神的生命力在于能贯穿历史变迁,还能熠熠生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广州匠”刻苦钻研,掌握传统技艺精髓,又追求突破、勇于创新。如今,各行各业的广州工匠坚守工匠精神,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执着

  隐居闹市修复文物

  十三载光阴如飞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大批“广州匠”刻苦钻研,掌握传统技艺精髓,又追求突破、勇于创新。比如,上世纪60年代,广州牙雕大师吴公炎把象牙球的雕刻工艺移植到玉雕中来,经过无数次的琢磨、研究、试验,创造出中国玉雕界第一个玉球。当然,远不止这些,还有《广州日报·粤韵周刊》曾经报道过的广彩、广绣、木雕等都出现了创新发展。

  如今,各行各业的广州工匠传承工匠精神,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焕发生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工匠获尊重,匠心得传承。近年来,广州通过制定“羊城工匠”行动计划,创设“羊城工匠杯”技能竞赛,设置技艺传承人等,让工匠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不管是在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领域,还是先进的智能制造行业,工匠的热情不断得到激发。

  在广东省博物馆一间7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内,文物修复师宋薇正调整着面前一台精密仪器,准备为一个明代五彩瓷碗做“体检”。“这台设备是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以对瓷碗的颜料层和表面沉积物进行分析,为保护、修复文物提供科学依据。”宋薇告诉记者。身穿白大褂的宋薇看上去格外干净利落,她的每一步操作都一丝不苟。

  2009年,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宋薇就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工作。一把手术刀、一台手动打磨机再加上一堆牙科医生使用的工具,开启了她的文物“医生”生涯,一干就是13年。妙手精修复,文物焕新生。13年来,宋薇先后组织参与上千件馆藏海洋出水文物的脱盐保护和几十件馆藏文物的保护修复。

  宋薇还清楚地记得,2010年至2011年间,在“南澳Ⅰ号”文物打捞船上一待就是两三个月。有一次清理文物的过程中,在一个酱釉罐内的淤泥里发现有果肉,大家又喜又惊。这些果肉在淤泥中封存了四百多年,被发现时仅保留了植物的外形和颜色,内部结构严重糟朽。由于当时船上保护条件非常有限,稍有闪失,果肉在空气中就会加速腐烂。经过快速评估后,宋薇等人用纱网和薄塑料片将罐内淤泥分离,随即把提取的果肉放入冰箱急冻,再送回实验室保护处理,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见证。

  在外行人看来,每天跟那些破碎的瓶瓶罐罐打交道,难免会很枯燥。但宋薇说,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喜欢这份工作,也热爱这份事业,让更多的文物焕发新生也是她的一大梦想。

  专注

  大批数字工匠涌现

  让机器人“乖乖听话”

  在离广东省博物馆约30公里外的广州数控厂房内,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立体料仓协同工作,采用电弧增材工艺,用金属丝“打印”出一件件花瓶形状的工件。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达±0.05毫米……让工业机器人“乖乖听话”的,是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高级技师何树洋。

  取料、放料、加工,再回到原位,每一次机器人都要精准地到达目标点,这是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机器人每次动作轨迹都要一样,这是机器人的“轨迹精度”。这两个精度都要求达到±0.05毫米,甚至是±0.03毫米。如果是机器人焊接,更需要将机器人的轨迹、速度、电流、电压等参数调试得非常准确,不然就会焊穿或者焊接不牢。何树洋说,如今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不仅要懂机器人,还要懂工业互联网技术、编程控制器以及整个制造系统的工艺流程。因此,他一次次操练,一步一步改进,精益求精,保证机器人以最好的状态运行。

  正是有了这样一大批“数字工匠”的追求和坚守,广州制造业才能不断前进,实现高质量发展。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广州已形成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石油化工制造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0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达26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5年的54.3%提高到58.2%。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对象。根据《规划》,到2035年,广州将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建成数产融合的全球标杆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强市。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

  金牌选手心声

  杨书明 22岁

  移动应用开发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

  在今年的世界技能大赛特别塞上,广州选手杨书明获得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冠军。他说:“当颁奖典礼上主持人喊出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是‘China’时,我登上领奖台,内心的激动无法言喻。七年来,这一场景已经在我梦中出现了无数次。”杨书明说,之所以能坚持7个年头,兴趣是最大的因素,还有就是他有一股永不服输的劲。他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我也一直坚信,这个世赛梦,只要我不放弃、潜心打磨技能,它终有一天会成真。这一刻,梦实现了!我真的站到了世界技能巅峰领奖台,这是对我过去2500多个日夜坚持和努力最好的肯定。”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院长李红强说,选手不断超越自我,很好地体现了工匠精神。也正是因为坚持工匠精神,最终他才能在巅峰夺魁、为国争光。

  吴鸿宇 23岁

  数控车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1999年6月出生的吴鸿宇,2015年就读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专业。他在2022世赛特别赛数控车项目上夺得金牌,实现我国参加数控车项目“二连冠”。

  作为世赛年轻的老将,吴鸿宇表示,特别赛跟以往的世赛不同,其难点在于比赛时间长,竞赛设备少,而且比赛提供的材料和工具与以往的世赛都不一样,他在无形中多了不少心理压力。

  面对这些挑战,吴鸿宇调整心态,放慢节奏先找到操作的手感,逐渐形成规律,再加快速度。“趁着第一项考核快结束的间隙,我观察到其他选手的操作速度很快,这让我备感压力。不过,我的成绩比他们好,因为我的工件加工精度比他们都要高。”吴鸿宇坚信,欲速则不达,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是制胜诀窍。

  周楚杰 23岁

  数控铣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2022世赛特别赛数控铣项目金牌被周楚杰摘得,实现我国在该赛项的“四连冠”。这个小伙子和吴鸿宇是同龄校友。周楚杰说:“我以前对数控加工一点都不了解,通过学习,明白了它是利用数控设备对工件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金属切削刀具去除材料方式来完成零件加工。看着金属原料通过自己的操作被打造成各式各样的零件,觉得十分奇妙。”带着对数控加工的强烈兴趣,周楚杰坚定了要学好技能的想法。从对数控加工一窍不通到站上世赛最高领奖台,兴趣之外,凭的就是一定要站上世界技能大赛领奖台拿金牌的决心。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叶军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金牌的背后是我们技能水平和制造业的全面成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颖思、张忠安 图/通讯员粤仁宣、方常亮)

  广州的技能人才培养在全国领先。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技工院校27所,128个专业,实现现代产业领域的全覆盖;在校生达到11.1万人。广州还建立了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16个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广州技能人才在世界技能大赛上崭露头角,表现优异。

  广州部分

  “世赛”金牌选手

  第44届

  黄枫杰 原型制作

  广州市技师学院

  梁智滨 砌筑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第45届

  陈子烽 砌筑

  广州市建筑工程职业学校

  胡耿军 移动机器人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

  温彩云 时装技术

  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陈君辉 混凝土建筑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李俊鸿 混凝土建筑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汉·王充

  为觅丹砂到市尘, 松声云影自壶天。凭君点出琉霞盏,去泛兰亭九曲泉。——明·李日华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明·王阳明

  工师颐指挥,意气何轩腾。披图觇宏规,技巧诚足称。——清·林朝崧

 
     标题导航
“三雕一彩”等广货让广府文化走向世界 率先从手工业转向制造业 今大批数字工匠涌现~~~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3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4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5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6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7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
   第A10版:粤韵周刊
   第A12版:要闻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广东
   第A15版:体育
   第A16版:文娱·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了不起的广州匠 精工匠心代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