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广州“七人普”
编者按:2020年广州市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零时。近期,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将编印《广州市人口普查年鉴-2020》并通过广州市统计局官网向公众公开。现将部分普查登记数据提前汇总整理成文、陆续发布,以飨读者。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州全市人口受教育状况不断改善,大学文化程度(指大专及以上,下同)人口快速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有509.45万人,高中(含中职,下同)410.98万人,初中550.59万人,小学257.31万人。全市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10.75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61年。 文/表 涂端玉
全市人口受教育状况不断改善
人口受教育情况是人口的重要社会特征,是人口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增加260.28万人,增长104.5%;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增加116.52万人,增长39.6%;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增加98.12万人,增长21.7%;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增加59.32万人,增长30.0%。文盲人口减少1.76万人,文盲率下降0.40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61年,比2010年提高0.77年。
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快速增长
全市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有大专生13530人,本科生12053人,硕士研究生1459人,博士研究生235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的合计为27277人。此外,高中22005人,初中29480人,小学13777人。与十年前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增加了39.0%;受高中教育人口减少5.1%;受初中教育人口减少17.2%;受小学教育人口减少11.6%。在每10万人中受高等教育人口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受初等教育和小学人数锐减,全市常住人口从以初中学历为主转变为大学、高中、初中三者占比基本持平,人口受教育构成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广州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主要受益于地区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方面,广州是华南地区教育重镇,2021年全市共有83所高等院校,位居全国第三,本专科在校学生141.3万人,数量领跑全国。基础教育方面,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教育环境的持续改善,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均为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赋予了强大动力。
各地区受教育程度不平衡
按区分,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越秀区、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天河区最高,为42929人,南沙区最低,为17894人。每10万人中拥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只有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和增城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最高的荔湾25897人,最低的增城16432人。可以看出,外围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中心城区,尤其是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相对全市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外来人口和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差距明显
显示,广州市市外流入人口共937.88万人。其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有224.29万人,占市外流入总人口的23.9%;接受高中教育的有228.54万人,占24.4%;接受初中教育的有346.32万人,占36.9%,初高中合计占61.3%;接受小学教育的有101.83万人,占总人口的10.9%。市外流入人口以初中受教育程度为主,且大学学历人员占比明显偏低。
户籍常住人口共929.78万人。其中,接受大学教育的有285.16万人,占户籍常住总人口的30.7%,接受高中教育的有182.44万人,占比19.6%;接受初中教育的有204.27万人,占比为22.0%;接受小学教育的有155.48万人,占比16.7%。 户籍常住人口以大学学历为主,受教育情况好于市外流入人口。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