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顺势而“围” 见证珠三角农耕文明史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大型基围水利工程近千年来不断修建完善
曾经,满载着丝绸的货船从西樵民乐窦出发,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运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
甘竹滩洪潮发电站。
陈彦文(右二)向游客介绍桑园围。
桑园围博物馆。
桑园围的壮阔景象。

  近日,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江苏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和四川通济堰、浙江松阳松古灌区、江西崇义上堡梯田上榜。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30项。

  而在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座公元10世纪开始修建的大型基围水利工程——桑园围。2020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桑园围围堤全长64.84公里,围内土地面积265.4平方公里,农田灌溉面积6.2万亩。古人利用顺势而“围”的治水智慧,令这里成为鱼米之乡。

  桑园围水利工程的建设,开启了珠三角地区大规模基围农耕开发的历史,发挥了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效益,是珠三角地区水利发展和佛山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也为区域灌溉农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了基础支撑。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

  古人有智慧:

  近千年江堤顺势而“围” 不断重修终成鱼米之乡

  “这里的明代鸣凤桥就是桑园围西堤南端的终点。”桑园围申遗特邀顾问专家、佛山市水利专家陈彦文走在佛山顺德龙江左滩村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的旧址,指着江心岛——鸣凤岛上一处茂林掩映的地方说道。

  沧海桑田,曾经桑园围西堤的位置在之后随着岁月不断变迁,成为甘竹滩洪潮发电站,现如今更成为一处游人打卡的“网红景点”。

  “你看出来了吗?桑园围是弯弯曲曲的,是顺着河流的走势而建,也是顺势而‘围’。”陈彦文介绍,桑园围建设伊始,北宋派来修建桑园围的官员将浮糠抛入江水中,然后跟随浮糠的走势,就在那里修建了堤围。“这其实也体现了大禹治水的思路,就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陈彦文说,古人的智慧就是如此,所以至今仍然有许多水利灌溉工程还在使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都江堰的飞沙堰。“岷江挟着大量泥沙和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而飞沙堰的作用就是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

  陈彦文回忆,他是在1992年前后开始研究桑园围的排水工程。“桑园围所在区域的地形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古人就利用这种天然的走势进行引水灌溉,对现代的水利排水也很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当时我们已经在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模拟了,而古人可没有计算机,也没有学过水利工程,但依然利用他们的智慧建造出了桑园围。”

  他告诉记者,桑园围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原因也正是如此,桑园围如今所在的龙江、九江等地仍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这里的水质非常好,引入的江水养的各种鱼都非常鲜美。”

  踱步在桑园围西堤的一条名为“黄公堤旧址”的堤岸上,陈彦文又轻声讲述起这条堤岸的故事。

  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在北宋徽宗年间(1101—1125)始筑东、西堤,4年后再筑吉赞横基,分别分为沙头中塘围、龙江河澎围、桑园围、甘竹鸡分围。陈彦文介绍,到了明初,每年洪水来临冲入堤围,就会造成倒流肆泄,泛滥成灾。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南海人陈博民北上向朱元璋陈述洪灾境况,朱元璋下令重修堤围;次年,陈博民主持全面围堤改造,其中甘竹滩的鸡公围从南海九江延伸到左滩阜宁圩,全长260丈。

  桑园围在明代共决堤13次,密集出现在大量开发桑田的万历年间中后期。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甘竹堡人黄岐山以石为坝重建鸡公围,有效抵御了纷涌而来的洪水,乡民为了纪念黄岐山,遂将这段堤围称为“黄公堤”。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堤岸是近些年新修的,而曾经的‘黄公堤’就在这条堤岸的旁边位置。”陈彦文指了指堤岸旁边耸立的高树说,高树种植的位置就是曾经“黄公堤”的位置所在。

  “大约从明代1501年开始,桑园围地区就开始了养殖鱼苗的历史。”陈彦文介绍,当时养鱼并不是谁都可以养的,需要经过朝廷批准后才能养殖。而在桑园围地区能够养殖鱼苗,最主要的原因正是水质好。这里生产的鱼苗通过水路销往珠三角各地,至今佛山南海、顺德的鱼苗都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鱼苗产地之一。

  “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

  三大水利系统至今仍发挥作用 促进丝织业发展乡民富足

  “桑园围主要包括三个水利系统,一个是堤围,一个是窦闸,另外一个就是河涌。”陈彦文介绍,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貌修建围堤,用最少的工程量实现防洪挡潮功能,而围内水系纵横、窦闸林立,科学的规划使桑园围能够利用两江水位差实现自流引水排涝,因此实现比一般圩垸更频繁的水量交换和水环境效应。

  他解释道,桑园围的作用十分明显,一个是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另外一个是由于水系纵横,实现了围内交通运输的功能。“当时的公路并不发达,无论是人还是物大部分都还是靠水路进行运输的。”此外就是利用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进行排洪功能。

  “人们经常会忽略桑园围的另一个水利系统,那就是鱼塘。”陈彦文解释,其实桑园围内大大小小的鱼塘也就是一个一个的小“水库”,能够在引水时进行蓄水养鱼,在下雨时可以减少内涝压力,起到调节的作用,同样是一个水利工程。桑园围以其完备的基围灌溉工程体系,实现了防洪、灌溉、挡潮、排涝、水运等功能,为二百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生活提供了基本的安全和生产保障。

  “当然,也是这里的自然条件才能形成这样的水利工程,具有西江、北江两江之利,才能利用好这些窦闸进行灌溉排洪等功能。”陈彦文说,最早时的窦闸非常小,到了明代就有了5尺宽、7尺高,到了清代就能够建到3米多宽,4米多高了。“桑园围也是在随着时代变化在不断完善的,直到现在仍然发挥着作用。”

  据了解,桑园围内窦闸是典型的人字形木闸门,能够在内涝时自动开启排水、涌潮时自动闭合挡潮,实现自动蓄泄调控的功能,用最小的管理成本实现水利效益。

  “看到那些红色的红砂石吗?那些就是明代时民乐窦所使用的石头,而在那些红色石头上白色的花岗岩,是清代光绪年间重修使用的。”陈彦文来到位于南海区西樵镇民乐社区的官山涌上的民乐窦,向记者介绍起这个具有代表性的桑园围窦闸。

  民乐窦为花岗岩石券筑单孔窦闸,长约25米,宽约 8米,高约 10米,内孔宽约 3米。东侧有窦门、闸门与官山涌连接,西侧设闸门与内涌相连;基底为红砂岩,红砂岩上为花岗岩石,三层花岗石券拱。东侧拱上嵌有长石匾,竖书阴刻“民乐窦”,上下款竖书阴刻“光绪四年岁次戊寅、百滘云津两堡绅民重修”。前后有石级路从基面通水岸。

  “当年就是从这里运出一船船的丝绸前往广州的。”陈彦文说,桑园围内的一条条小船顺着桑园围内的河涌来到民乐窦,然后在这里将船内的丝绸搬到停在民乐窦外的大货船上,之后大货船进入西江运往外地。

  他告诉记者,清代及民国时期,西樵民乐附近的丝织业十分兴旺,是广东最大的丝织品集散地。“民乐有个窦,家家纺织声。”满载着丝绸的货船从民乐窦出发,经官山涌至广州或江门,再由海上丝绸之路远运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兴旺时曾有“一船丝绸出,一船白银归”的盛景,民乐窦闸旁的码头也因此被誉为“银船码头”。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以产业带动活化利用

  挖掘传承水利历史文化

  在佛山顺德区龙江镇甘竹电站园区中心沟展馆负一层,桑园围博物馆于2020年12月28日面向公众开放,向世人讲述桑园围的历史。内设电子沙盘和影视系统,图文并茂讲述筑建桑园围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以及泛桑园围衍生的农商经济和民俗文化的发展。

  2020年,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也为这个有9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桑园围是一个现实版的生态水利工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成功范例。”佛山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桑园围地跨佛山市南海、顺德两区,是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据介绍,为更好地传承古代水利智慧、水利工程美学,使桑园围“古为今用”,继续造福百姓,佛山市于2021年9月1日出台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佛山桑园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而佛山南海区于今年3月发布桑园围水脉规划,规划整合联动西樵、九江、丹灶三镇资源,涉及沿线水脉58公里,规划面积16.29平方公里,包括丹灶镇的蚬壳大有围、西樵镇的吉水片和九江镇的英雄水系3大水系,共12条河涌。“通过区域联动发展、保育自然生态、振兴岭南文化、示范乡村振兴,焕发时代生机。”

  此外,佛山还会以九江鱼花产业园高品质水产养殖示范区为依托,进一步擦亮九江镇“中国淡水鱼苗之乡”“中国加州鲈之乡”品牌,以产业带动桑园围活化利用。

  而打造佛山桑园围历史文化游径,也成为对桑园围活化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即将与桑园围有关的古村、重点遗址等串联成文化旅游路线。据介绍,2020年,佛山桑园围历史文化游径(松塘村—民乐窦—吉水窦—西樵山—烟桥何氏大宗祠—下北石塘闸—探花桥—九江吴家大院)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游径,通过提升游径硬件设施,丰富游径文化内涵,引导游客通过绿道骑行、自驾等多种途径游览沿线文化遗址、乡村民俗、生态旅游项目等,全面提升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与深度旅游体验感。

  “将会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丰富桑园围片区旅游业态。”该负责人称,将会加快推动海寿岛、平沙岛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开发休闲运动、农耕体验、研学等新型旅游产品,推进西樵岭南文旅小镇、宋城·佛山千古情项目建设,继续提升国艺影视城、观心小镇等桑园围片区内文旅项目的影响力。“加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工作,将本土文化、美食与文旅片区开发有机结合,丰富桑园围的内容,反哺桑园围的保护利用工作。”

  水利史专家谭徐明: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再发掘”的过程

  “水利这个术语最早是司马迁提到的,对应的英语是‘灌溉’一词,而且包括了防洪排水等,范围还是比较宽的,所以就用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一词。”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长谭徐明说。

  谭徐明曾作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参与评审,她介绍,其实当时在世界范围内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正在不断消失,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则是为了保护这些正在消失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她回忆,当时入选该名录的标准参照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的标准,之后制定的标准如“距今有一百年以上的历史”“必须要有灌溉工程的历史遗存”等都是相对较低的。“中国在2014年申报的有4个,不但有证据证明它存在超过了一百年,而且对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文化等都有密切的关联,对推动农民生产的改善,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历史文化中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谭徐明告诉记者,她通过参与评审“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也得到了启发,“中国传统灌溉工程参与申报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历史,同时对见证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这些灌溉工程遗产很多都还在使用。”

  “如广东的桑园围,我们去到了现场才发现,当地的遗迹遗址还是保存比较完善的。”谭徐明告诉记者,当地至今仍然保留了比较多的宗祠、祠堂,此外由于桑园围内河涌水系丰富,在窦闸的位置会修建一座桥,而桥的历史悠久,其上也会有相关的记录,也能够证明桑园围的历史。

  谭徐明介绍,相比降雨量较为均匀的欧洲地区,我国的传统灌溉工程要多一些,主要是由于我国是季风性气候,几乎每个地方的降雨量都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也就都需要修建灌溉工程或防洪工程,所以从古至今修建的传统灌溉工程也非常多。以桑园围为例,其主要的作用是排水和抗潮,同时也具有灌溉作用。“如果水田里的水稻刚插秧就赶上十多天不下雨,就需要将桑园围的窦闸打开,把外面的江水引来进行灌溉。”

  谭徐明表示,我国每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地形变化差别都很大,如有的地形是喀斯特地貌,有的是山区、丘陵、平原,所以每个地方的传统灌溉工程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有的传统灌溉工程遗产是没有历史记载的,所以申报参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过程,也是对我国传统灌溉工程遗产的‘再发掘’过程。”

 
     标题导航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大型基围水利工程近千年来不断修建完善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3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广东团
   第A4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7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8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航拍大湾区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深锐周刊
   第A12版:深锐周刊
   第A13版:经济
   第A14版:生活周刊·时尚·闲情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汽车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顺势而“围” 见证珠三角农耕文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