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师生、各界青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于10月16日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图/受访者提供
广大青年学生在团一大纪念广场参观学习。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穗团宣

  二十大时光

  广州地区高校师生:

  与祖国共奋进 与大湾区同成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10月16日,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师生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并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王婧、曾俊 通讯员卢庆雷、苏倩怡、尹浩然

  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前沿软物质学院教授殷盼超与同事、学生集中观看了开幕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殷盼超对此深有感触。“高校是人才培养中心,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矢志不渝,为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在实验室里,殷盼超拿起一张看上去像塑料的“圆片”告诉记者,那是他们课题组正在研究的质子交换膜,这项研究将促进新能源行业、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发展。除了搞科研,他还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培养下一代科研人才。

  2009年,殷盼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海外留学。2017年回国后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殷盼超说,回国后,他惊讶地发现多位当年一起在海外工作的朋友也都回到了祖国,分别加入了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机构。

  “科研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你的身份决定了你的成果代表着哪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如今,年仅35岁的殷盼超在学术上已取得了诸多响当当的成就——早在2017年他就入选福布斯中国医疗、健康和科技组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加入华工以来,他已发表SCI论文70篇,其中通讯作者50余篇。

  在殷盼超看来,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科技发展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才引进后,既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能促进科技发展;同时,培养出来人才也能促进科技发展;而科技发展后,又将提高人才吸引力,更加有利于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

  发挥自身专业所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0月16日上午九点半左右,位于暨南大学石牌校区学生宿舍20栋一楼的广东省港澳大学生培养示范交流基地便热闹起来,数十名港澳台侨生早早来此等候,集中聆听并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让该校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孙国山振奋不已,“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未来的方向也更加清晰了。”孙国山来自香港,高中毕业后就来到广州读书。孙国山告诉记者,他自小就喜欢艺术和舞台,本科就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其间一直致力于用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对于未来,孙国山充满期待,他计划毕业后留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文化教育传媒领域创业,助力更多香港青年了解、关注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来到大湾区升学、就业、创业,进而发挥自身专业所长,筑梦大湾区。

  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时,该校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林雅嫦不时认真记录。林雅嫦来自澳门,在广州读书的两年多时间里,得益于交通便利,她搭乘高铁去了内地不少地方,于点滴细节中感受着“国家越来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

  性格开朗的林雅嫦一向热心志愿服务,在她看来,医生这份职业既能一直学习新知识,又能帮助他人,非常适合自己,认真学习报告后,她身上的职业使命感更加强烈。“国家的发展为我们指引了未来的方向,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清晰的奋斗目标已在眼前铺就,作为一名医学生,林雅嫦憧憬着毕业后为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广大青年学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自己所学为国家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林雅嫦坚定地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作为高校基层团干和辅导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团委书记蔡心仪深刻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这让她心潮澎湃,也更加激励着她继续做好青年工作,引领同学们成长成才。

  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蔡心仪便来到百年侨校暨南大学工作,从学生到辅导员的转变,改变的不仅仅是身份,也是责任和心态。在大湾区生活成长,亲身感受着港澳与内地同根同源又略有不同的文化,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相融,如何做好青年工作,是蔡心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蔡心仪说,未来她将持续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做与他们并肩的同行者,带领青年学子与祖国共奋进,与大湾区同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立志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0月16日上午,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业设计专业带头人、2022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蔡晓红,与学生们一起认真聆听、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蔡晓红对此体会最深刻。她说,要立志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正从‘大有可为’转向‘大有作为’的新阶段,学校办学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十年前,她研究生毕业,入职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职场萌新”,通过当辅导员、实验员熟悉学生一线工作。当时,工业设计专业设立仅一年,为了向企业争取校企合作项目,她从零做起,在课余带着同学们“闷”在教室里开展“头脑风暴”,但常常提供数十个设计方案,都无法得到企业认可。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师生们熬到深夜,累了就将黑板、课桌拼成“床”休息。

  不抛弃不放弃收获的是成长和肯定。如今,企业不仅提供设计项目,还和学院共建专业课程、共同培养人才。通过高强度训练,不同禀赋的学生迅速习得较好的技术技能、职业态度,实现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并逐渐成长为各大电动车企业、设计公司的骨干。“成功的产教融合促进了高质量就业,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独当一面,希望他们走得更快、更稳。”

  十年来,党和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让职业教育驶入了快车道,多样化畅通青年发展方向。“相比以前,现在越来越多学生愿意报考职业院校,学习更积极主动,思维更开阔,他们很喜欢拼装3D打印机模型这样的实践课,看着创意成为手中的作品,甚至走向市场,非常有获得感。”受到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鼓舞,蔡晓红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将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契机,加倍努力学习,为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贡献力量。

  广州各界青年:

  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通讯员穗团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在广州各界青年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青年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敢想敢为:用青春的汗水谱写劳动者之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部肿瘤科教授梁文华表示,“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医师,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使命,要沉住气钻研出从无到有、引领世界的医疗技术,为我国建设医疗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陈航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体经济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过去十年,我所在的建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港珠澳大桥、四通八达的高铁等超级工程在神州大地拔地而起。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接下来我将继续围绕建筑工业化和建筑业转型升级深耕,加大力度为企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员、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南分公司机关团支部书记邱肇桉表示,“五年前我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羊城,作为一名基层建设者,我有幸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踏上新征程,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始终保持拼闯状态,用勤劳的双手助推城市建设发展,用青春的汗水谱写劳动者之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为新时代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善作善为:以青春才干逐梦湾区热土

  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大湾区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我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全力推动霍英东集团在南沙湾的持续开发,支持以南沙为基点深入推进粤港澳融合,搭建港澳人才供需平台,引导更多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新时代港澳青年的青春和力量。”

  广州市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副主任、广州市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招商引资一级专员刘延鑫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积极参与到大湾区的发展建设中,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画大湾区发展最大同心圆。作为广州市首批港澳籍公职人员,我将以实际行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粤港澳三地企业合作交流,用行动诠释履职担当,为产业项目提供更优质更精准服务,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

  鑫瀚高科技产业(广东)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柳妍熙表示:“十年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匠心研发‘碳中和绿色环保纳米发光新材料’,作为回到广州创业的香港青年,我会继续秉承‘匠心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研发出更多创新型产品,让全世界都感受到来自‘中国智造’‘湾区智造’的硬核科技魅力,为祖国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香港青年应有的贡献。”

  为党育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州大学团委副书记冯锐表示,“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将紧紧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学生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广州市学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王菁菁表示,“学联工作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紧跟时代步伐,坚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学联学生会组织团结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引导广大同学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之中,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书写青春华章。”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沈志刚表示,“作为一名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我深感责任在肩。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定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上好大学思政课的同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特长,为党的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挖掘出更多鲜活的红色素材。”

  扎根基层: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永和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广东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苏金标表示,“我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提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印象最为深刻。作为一名消防员,我将立足岗位,不断练就科学高效、专业精准的过硬本领,随时准备迎接各种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安全的消防环境。”

  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标兵号号长、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副部长陈纯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一名政务服务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更快捷。迈进新征程,广州政务全体号手将肩负起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重任,用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守护羊城政务之窗!”

  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上罗村团支部书记邱国健表示,“我是一名在农村基层组织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近十年的返乡大学生。十年来,乡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政府大力扶持乡村振兴,为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乡村的未来更有盼头了,我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青年返乡创业,青年将更容易在乡村实现自己的梦想。”

  心系青年: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越秀区委书记马利霞表示,“作为联系服务青少年的组织,越秀共青团将用好区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聚焦服务大局工作主线,团结带领青少年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展现青春奋斗风采;聚焦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下大力气巩固壮大骨干队伍,建强基层组织,持续提升青少年工作活力,凝聚青春奋进力量。”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副主任吴俊表示,“我们要主动了解青年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做广大青年朋友想得起、愿意交的‘知心人’;要发挥服务项目优势,主动帮助青年解决好婚恋交友、心理焦虑、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忧心事、烦心事,做广大青年信得过、靠得住的‘热心人’;要充分发挥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依托广州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广州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等阵地,教育引导青年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做广大青年施展才干、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广州市优秀老团干,团一大纪念广场志愿驿站站长甘永乐表示,“作为一个有52年党龄的老团干,我一直没有离开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十年来,我一直带领老团干志愿者,在团一大纪念广场为青年们服务,为他们讲党史、团史,至今为止,讲了1276场党团课。今后我还要继续,用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标题导航
广州地区各大高校师生、各界青年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大会堂
   第A3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广东团
   第A4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进行时
   第A5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大学习
   第A6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7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大学习
   第A8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大学习
   第A9版: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 大会堂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航拍大湾区·珠海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广东
   第A14版:体育
   第A15版:文创·闲情
   第A16版:生活周刊·美食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