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葛宇飞摄影报道)前日,市城管局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阳光热线》栏目,重点围绕打出美丽圩镇建设“组合拳”等话题,介绍今年东莞在城市精细化管理领域的“美颜驻容”之道。
今年,“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被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2022年十件民生实事。市城管部门提出“镇村同治”的目标,将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推向村(社区)一级,做到全市域全覆盖。到2022年底,松山湖园区、滨海湾新区、市区4个街道全域、28个镇中心区将达到“示范圩镇标准”,28个镇其他村(社区)将基本达到“宜居圩镇标准”。在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工作中,市城管部门打出了一套美丽圩镇建设“组合拳”。
组合拳一:
扫干净、摆整齐
“组合拳”中首要是高标准抓好环卫保洁工作,对照“扫干净、摆整齐,全市域、全天候”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环卫保洁标准,全域推进大清扫、大整治,尤其对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等进行多轮次集中专项整治,将老村旧村“空心村”“三边三地”等区域纳入常态化保洁范围,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为了提升环卫作业质量,今年,东莞城管还逐步完善了环卫作业标准,并赋予工作指引。
组合拳二:
微改造、小提升
聚焦闲置地、插花地、堤岸边、老旧村等“三边三地”,引导开展口袋公园、“四小园”、篮球场、停车场等建设;开展“三线”治理,持续提升慢行交通品质,因地制宜建设“推窗见绿、出门享美”的优质环境,亮点景观串珠成链,打造一批具有本土风韵的风貌带。
这方面,东坑镇就进行了有效探索。今年,东坑城管分局推动东坑村、长安塘村、寮边头村、新门楼村、黄麻岭村、塔岗村、初坑村共7个村开展荔枝公园建设,打造出群众10分钟生活圈里的优美舒适的“微公园”。
组合拳三:
抓源头、强管理
东莞城管在全省率先推出城管片长制,推动城管力量下沉社区街巷,同时发挥玉兰女子执法服务队的作用,开展“刚性执法,柔性服务”,实行“门前三包”,常态化联系服务居民,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巡查发现、快速有效处置。
在全省首创“小微执法”工作模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建立“免罚清单”,对首次发现的常见轻微违法行为,实行“三教而罚”,全面优化执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