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子宁 通讯员戴建华)昨日,大良街道正式公布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停车场及配套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投票及民意征集概况,方案一“凤鸣朝阳,气聚大良”高居票数榜首,成功入选。
9月22日,大良街道发布了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停车场及配套项目5套候选设计方案,面向全社会开展网络投票活动并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投票活动引起市民群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参与。9月29日,网络投票和民意征集活动截止,其间相关网页浏览量超过10万人次,近2万人参与了投票。
据悉,由于项目建设即将启动,街道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将于明天起对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围蔽。
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停车场及配套项目所在片区是顺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元素丰富,周边不乏清晖园、西山庙等文保单位,且是顺德中心城市商贸繁华之地。为建好这一项目,大良街道委托了广东省建筑设计院、佛山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对建筑方案进行研究。
在上月举行的项目通气会上,大良公开了这一项目的五大设计方案,并诚邀社会各界对这些设计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同时广泛发起投票,市民可参与选出心水的方案。
据悉,5套方案分别为“凤鸣朝阳,气聚大良”“凤城明珠,气聚古城”“凤城绿芯,古城新貌”“清晖印象,活力文旅”及“凤岭印象,城市绿洲”,每个方案都紧扣片区特点,各有特色。
最终,投票结果显示,方案一“凤鸣朝阳,气聚大良”高居票数榜首,占总票数的43.7%。另外,此次街道还集中收集了近800条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大良街道办事处表示,经过综合专家和市民意见,确定采用方案一来进行建设。
“凤鸣朝阳,气聚大良”
方案一“凤鸣朝阳,气聚大良”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了大良钟楼公园处于凤城文萃核心且地势相对较低的特点,综合考虑之后,采用“COD+TOD(‘文化+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核心区)”模式进行设计。
在总体设计上,这一方案延续了古城十字结构的南北轴格局,保留了圆形广场,重现市民大道并丰富其功能体验,以“飘云”为主题打造了一个云上展厅,创造独特的空间体验。
对话
记者:该项目对比其他TOD项目有怎样的不同?
大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梁泳斌(以下简称“梁泳斌”):顺德区从2016年开始研究轨道交通TOD,其中就包括了大良钟楼公园。从那开始我们就对各种理念、规划、设计的方案都做了很多大胆、有益的探索。与一般的TOD项目不一样,大良钟楼站所在片区是顺德城市文脉的“发源地”之一,传统历史文化元素丰富,周边不乏清晖园、西山庙等文保单位,且是顺德中心城市商贸繁华之地。
记者:项目建设将解决哪些问题?
梁泳斌:在推进这一配建项目时,大良街道重点把握了这些要素。
一是要通过这个项目解决清晖园片区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周边停车场较为分散、停车难问题为区域功能短板,因此大良提出以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的理念,通过在钟楼地块内设置公交首末站(或者港湾式公交站)、停车场及地铁站等,承担本片区交通枢纽集散的功能。
二是解决钟楼公园片区规划、建设与周边的建筑物群、空间、山体、水体如何呼应、如何串联、如何融入的问题。
三是解决钟楼公园片区要成为广大市民活动的场所的问题。
四是要解决钟楼公园、大清晖片区周边的慢行通道问题。该片区的周边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生态环保景观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元素有效地串联起来,并让钟楼地块有效地与周边慢行系统连接实现通达是项目需要关注的重点所在。
五是要通过该项目进一步解决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有效延续城市记忆,再现历史文脉溯源。这里历史脉络厚重,顺德建县后的数百年历史有一半都是从这里启航的,推动这一项目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根据这一项目的特殊性,大良将探索以“COD+TOD(‘文化+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核心区)”模式进行建设,实现多种功能集聚,最终打造成为“顺德历史文化集聚原点”“大良轨道交通城市客厅”。
记者:项目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开建?
梁泳斌:佛山地铁3号线开通运营前,必须完成本项目地块与佛山地铁3号线大良钟楼站地保范围内的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包括地铁保护区范围内的一些基础工程。可以说,项目的建设时间十分紧迫,目前仅剩7个月时间要完成勘察、设计、审批、施工等全部工作,必须实现各个环节紧密相扣。若是错过了这个窗口期,项目地块的地下工程将不再具备施工条件。
另外,因为本次基坑工程有别于一般基建项目工程,需报请市地保办审批,专业性强,审批要求严格,程序复杂,因此要加快项目推动。
记者:未来项目将实现哪些功能?
梁泳斌:除有利于解决停车难以及交通出行便捷外,希望项目能有利于提升片区历史文化旅游品质,呈现清晖片区的“青山河宴”。
未来希望能在这个项目内举办大型活动如千笔彩绘比赛、顺德文化节等,打造群众休闲区域,展开灯光秀、水幕秀等。还能实现小型商业发布、历史文化展览、高端商务洽谈,打造文艺创作空间、市民服务中心,并能用作城市展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