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刘畅
“我父亲也是一位残障人士,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90后创业者周江南就是因为这个进入了残障辅具行业,“只要使用信息辅具,残障人士就能像我们健全人一样使用电脑或手机,平等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我家里有3个糖尿病人,其中就包括我的爸爸妈妈”,香港人何耀威说,他致力于研发无创血糖检测智能穿戴设备,就是基于心疼爸爸妈妈每天扎手指采血测血糖。而今,十年磨一剑,他的第一批无创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已经上市……
“二十多年我一直跟声音打交道,如今我发现,我们的技术可以让听障人士以及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听得见、听得清、听得真。”“技术咖”商世东说,他和他的团队开放了多年的技术积累,助力国产助听器性能提升85%……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像以上的这些例子一样,很多大湾区创业者正是怀着对家人、对长辈深沉的爱走上了创业之路,并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催生出了一朵朵新的技术之花。这些故事传递出来的敬老爱亲的深深情意,也让我们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感受到了科技的暖意。
何耀威——
从心疼爸爸妈妈开始10年创业路
何耀威是香港人,但已在内地摸爬滚打了近30年,在东莞、惠州、深圳等地都留下了奋斗的痕迹。今年6月,他的第一批健康智能穿戴产品进入市场,从走上这条路到卖出第一份产品,他足足走了10年。回溯10年艰难创业的初心,何耀威说:“我家里有3个糖尿病人,包括我的爸爸妈妈,我不愿看他们每天扎手指,那让我很心疼。”
20世纪90年代,年仅20岁的何耀威从香港来到内地,从事跨境电子加工贸易,在东莞开工厂、做外贸,赚到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他转型做智能健康穿戴设备的研发,主要方向即无创血糖检测。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转型,说起当初,何耀威淡淡笑道:“我家里有3个糖尿病患者,其中就包括我的爸爸妈妈。每天看着他们扎手指采血测血糖,好心疼。能不能不用天天扎手指呢?”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卖掉了加工厂,转型研发无创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而今,10年过去。
今年6月,何耀威的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健康智能穿戴设备进入市场,并迎来销售开门红,短短3个月便出货过万台。这种智能监测设备外形与一般的智能手表无异,采用光谱技术及心电图技术,实现无创连续血糖监测,监测结果会在配套的APP上显示。
“这10年我卖掉了4套深圳的房子。”何耀威伸着4个手指说,“别人都说最傻的事就是卖房创业,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从来不会往回看,只懂向前看。”
未来,何耀威希望继续扎根大湾区,继续在医药健康科技领域深耕深犁。
周江南——
因为父亲而闯入“无光世界”
“只要使用信息辅具,他们就能像我们健全人一样使用电脑或手机,平等地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90后小伙儿周江南一直专注于视障人群无障碍软硬件的研发,他希望能通过技术让视障人群“看见”世界。
他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他和他的团队开发的几款帮助视障人群的产品如利用AI拍照识物的小程序“启明瞳”,已成功帮助5万多名视障人士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后来,考虑到文字识别对于很多视障人士而言是刚需,他们又在相关应用上加上了“志愿者帮忙”板块,让志愿者充当视障人士的“眼睛”,目前该平台已有超过7000名志愿者,服务过25万多名盲人。
虽创业不久,但周江南已在残障辅具领域小有名气,前不久还在首届腾讯云公益编程挑战赛上带队获得了一等奖。
周江南为什么会闯入视障人士的“无光世界”?“我父亲也是一位残障人士,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周江南说。如今在他的公司里,也有多名残障人士一起参与研发工作。在他看来,残障人士不需要别人的同情,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因为他们也有消费能力,也能够创造价值。
“对我来说,这更多的是一份事业。”周江南说。大学时期,他曾参与过武汉当地一些帮扶盲人的公益活动,如带盲人“看”口述电影等。后来,他又了解到国外已有一些专门开发残障辅助工具的成熟公司,能拿到投资并长期运营下去,从而持续性地为残障人士提供切实的帮助,因而萌生了在该领域创业的想法。大学毕业后,周江南先在科技公司工作了一年,随后便创立了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
在前不久举行的公益编程挑战赛上,周江南团队开发的“蚕舍”平台获得了一等奖,残障人士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就业,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他说:“建立这个平台是希望帮助更多有能力的残障群体参与社会工作,让他们的价值得以发挥。同时,这个平台未来也会开放至企业端,为企业主提供更多招聘途径。”
商世东——
让听障人士能够听得更清更真
在今年9月25日国际聋人日,腾讯会议天籁实验室主任商世东发布了完全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解决方案。这一方案代表了其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助力国产助听器关键性能提升85%,让千元级的国产助听器也能媲美万元级进口助听器的体验。
商世东告诉记者:“我过去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一直都在和声音打交道,做与音频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化。两年多前,得知许多听障人士即使佩戴了辅听设备如人工耳蜗、助听器等,在饭店、街道等嘈杂的环境下,也依然会面临着听不清的困扰。这触动了我,当时我就想,能不能把我们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和验证过的语音降噪和增强技术用在助听设备里,让听障人士能够听得更清、听得更真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商世东和团队小伙伴们开始付诸实践。2020年,经过半年多的验证,他们突破了人工耳蜗重度噪音实时处理的难题,正式发起“天籁行动”,初衷就是希望通过技术开放提升助听设备的效果。如今,“天籁行动”已经运营两年,拥有了众多国际、国内的助听合作厂商。
今年,商世东团队又启动了“天籁行动”2.0升级版,把AI音频技术开放给国内厂商,以提升国产助听器的使用体验,将复杂场景下语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85%,此举可帮助老年人进行听力干预。
商世东告诉记者,他们与业内专家交流了解到,我国每3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位是中度、重度甚至极重度的听障患者,这个数据让他们很震惊。而跟很多朋友聊到这个问题时,也发现大家家里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长辈。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人老了,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需要过多干预。但实际上,老人听力下降会带来很多实际问题,他们会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越来越孤单,听力丧失的老年人更有可能患阿尔茨海默症等其他病症。
今年4月,首批天籁银发关爱基金在广东韶关试点落地。据统计,从2020年发起以来,“天籁行动”已帮助446万名用户进行了听力水平筛查,帮助35.1万名用户提升了语音通话和字幕识别效果,为超1.1万名听障人士进行了言语康复训练及发放耳蜗植入补贴。
科技是有温度的
就科技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记者采访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申琦。
申琦表示:“今天,随着技术的发展,科技变得越来越有温度,越来越能帮助到更多的有身体障碍的群体。这是创造和使用科技的人,让科技产生了温度。”
申琦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她在河南农村调研时负责人跟她说的,现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很好用,但是老年人用不了。比如养老院的老人要用医保卡,人脸识别时需要眨眼,但是有的老人的眼皮都松了,没办法眨眼。另一个例子是她在上海浦东了解到的,那里有钱的老人很多,他们学会了上网给主播刷礼物,有的老人竟刷掉了一两千万元,这让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很苦恼。
对于上面的情况,科技工作者在尽力想办法解决,以便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的不是冷冰冰的科技,而是有温度的科技。申琦说:“科技有没有温度,关键在于科技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个人和企业能秉持科技向善的理念做事情,尽量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有身体障碍的群体变得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