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专访

曹雪:从“冰墩墩”到“国潮”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广州城市标志。
广州亚洲美食节标志。
广州公安标志。

  冰墩墩出圈

  说起冰墩墩,它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已经不是我能用言语来表述的。冰墩墩的“本职工作”,就是一届冬奥会的吉祥物,但是它成功出圈了。我借用国际奥委会体育部主任奥里斯托夫说的一句话:“我认为冰墩墩是适合全世界儿童收藏的一款奥运吉祥物!”作为冰墩墩的设计团队,我们收到的第一个设计诉求是要对应9岁左右年龄层的吉祥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还做过孩子们的盲测,确实冰墩墩的设计最受这个年龄层钟爱。但由于冰墩墩走红,受欢迎程度涵盖了各年龄层、超越了国界,并且冲出体育圈。这些都是做这个冰墩墩项目后的意外收获,其意义更超越了奥运会吉祥物本身。

  设计者应有的精气神

  设计师的作品,应该体现一种精神面貌,我们东方哲学里讲相由心生,设计也一样,要是个人理念里是消极悲观的,做出来的作品也肯定不会感受到积极向上。我一直贯彻着这样积极的精气神在我的作品里面。例如我们的团队在做冰墩墩的表情包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包括学生,都对着镜子做了很多笑脸、表情,使得冰墩墩这只拟人化的熊猫变得可爱亲民,这就是作为设计者,带着“爱”的心情赋予了一个IP或者城市形象的大爱、向上、向善的气质和精神。作为设计工作者,我觉得我设计时都是带着尽可能愉悦的心情,相由心生,画如其人,在尽量满足甲方需求的基础上,把设计师的美学观念、精气神融入作品,带给用户观者向好的信念,人性化的暖意,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冰墩墩走红后,我要面对大量的媒体采访工作,但我都一定会保持热情和温润的态度,因为冰墩墩给人一副温暖的表情,作为它背后的设计者之一,我一定也会继续去传播和表达冰墩墩背后的精神。这也是我对“爱”的一种理解。

  把握时代下的“国潮”

  首先我们谈“国潮”,我们一定不能把这个误读为把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元素做一个堆砌挪用到设计里。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乃至古人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我们要读懂的是血脉根基的东西,不是一些外在的传统元素。就像我们看一个人的外表气质,他是基因决定的,我们要找的是“文化基因”。又拿冰墩墩来做例子,它身上没有祥云、没有剪纸、没有青花瓷……甚至我们在它的脸周围来点水墨就能顺手拈来是个京剧脸谱,但是我们都摒弃了这些元素挪用,我们就是想树立“国潮”的一种参照系,这是更国际视觉化、更有时代共性的设计理念。例如我做的广州形象标志,我的第一个思考:什么代表广州?很多人可能会提红棉、珠江、五羊……所以我提出第二个思考:这个标志代表什么时代的广州?所以,我选择了用广州塔去设计这个标志,最终也得到认可。我们平面设计师在设计时,要是忽略“时代”,就会难以避免地落入视觉元素堆砌的走向,这就会造成设计作品、文创大量的同质化。中华有五千年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讲文化自信,就要发现当下中国精气神的东西,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就要发掘时代的特征。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晓明

 
     标题导航
专访~~~
~~~——邓肇成、尹秋生、康军的山水画联展
~~~
~~~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欢度国庆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云游美景 黄金·乐途
   第A6版:体育
   第A7版:美术·闲情
   第A8版:广东
曹雪:从“冰墩墩”到“国潮”
品物流形
笑看风景
又是九月九
两所房子
那年那天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