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骏、张帆
持续高温天气里,如何“聪明”地防范电路因负载过大引发火灾隐患?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又怎样为企业、产业赋能?
记者昨日从东莞移动获悉,近期已在松山湖工业园区开展的NB电气火灾系统(智慧用电安全系统)建设,通过大数据实时预判电路情况,从而将用电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今年8月还携手东莞盟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莞盟大”),共建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近日积极推广CAT.1物联网技术运用,从而在纺织行业“织”密物联网。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5G产业生态,从而双向“奔赴”高质量发展之路。
智慧用电 让电气安全从“人防”到“技防”
“传统工业园区电气火灾隐患普遍存在,动态监测和事故防范能力相对薄弱。”东莞移动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借助智慧用电系统则可实现隐患动态排查、预警预报和事故防控,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安全监管人少、面广、量大等问题。这一系统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通过智能传感器,将电气安全数据实时传送至云平台,具有在线预警、集中监控、分级管理、隐患分析、报警推送等功能,可实现电气安全隐患实时监管和远程监控,及早发现和消除电气火灾隐患。
据介绍,该系统作为24小时在线动态监测电气火灾隐患的管理工具,可对引起线路电气火灾的线缆温度、漏电流、剩余电流以及故障电弧、电压等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同时通过统计分析,有效判别数据与安全生产、电气火灾等事故的联系,为区域广、监控点分散的企业单位提供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信息,并判断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及电路设备状态发展趋势。
当系统采集到电气异常数据时,前端设备会发出警报,并通过GIS定位系统,即时锁定设备位置,方便巡查或消防人员快速、准确确认目标。及时通过电话、语音、手机APP等三种方式,将信息紧急通知相关负责人员,从而迅速、主动采取维修措施,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电气火灾事故发生。
今年以来,东莞已有100多家企业单位安装近千套智慧用电安全系统,共检测到3200多条黄色用电安全预警,确定150多处红色用电安全隐患并及时处理,有效解决了企业“查不出”隐患、“管不好”安全用电的难题,实现电气火灾从“人防”被动处理到“技防”主动监管的转变,“聪明”防患于未然。
携手盟大 共建5G+工业互联网创新实验室
8月18日,东莞移动携手东莞盟大,宣布共建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双方将依托各自领域技术优势,携手开展5G+智能仓储、5G+智慧物流、5G+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平台建设。如是揭开东莞智能制造等领域5G技术融合科技创新应用性研发序幕,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5G产业生态。
为全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莞正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力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深度挖掘“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此次双方联合打造的这一实验室,将基于5G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联合攻关突破高速条码识别、动态称重、三维体积测量、智能路径规划、三维空间探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形成智慧物流、智能货架、智能入库、智能搬运和智能监管等多个系统原型,形成一套成熟先进、可复制推广的“5G+智能仓储”示范应用数字化解决方案。
据了解,该实验室将推进5G+AIBCDE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塑化行业仓储物流领域的加快应用,整合AGV机器人、智能搬运叉车、分拣机械臂、智能出入库输送线,以及高精度室内定位、数字化科技应用大屏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同时运用资产数字化自动识别、三维地图及定位算法、货物监管模型等先进智能技术,实现三维立体仓、实时盘点、叉车精确导航、自动巡更、智能监管以及智能跟踪等功能,促进智能技术体系在产业链服务平台高效集成应用,实现区域仓储物流业务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
在5G专网环境下,依托5G低时延、广连接、大带宽的特点,内置5G模组的移动AGV叉车可通过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在云端中统一调度,促进仓储物流效率提升30%至50%;工业AI视觉检测可在4秒内上传完25MB检测图片,300Mbps的上行总带宽可为物流运转即时完成包装质检。物流仓储中,紧急停机、远程控制、多设备协调等特有场景,亦可在5G技术支撑下实现无人化且运作更安全。
双方致力于构建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基于实验室研究成果共同打造全国首个面向塑化行业商贸流通的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推动工业标识数据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流通,为塑化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
织密物联网 贴心助力纺织业转型升级
为助力纺织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东莞移动抓住中低速物联网2G技术升级契机,近日积极推广CAT.1物联网技术运用,以大规模定制模式为核心,通过个性化定制、平台化设计、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制造、服务化延伸与数字化管理,全流程、全场景为纺织企业赋能。
据了解,东莞移动技术专家依托自身网络优势,联合上游CAT.1模组相关厂家,率先推出纺织行业物联网CAT.1智能终端,可帮助工厂实现高性价比的无线连接,让传统工厂在升级改造中大幅降低成本和损耗。基于这款智能终端的应用,东莞移动打造了从溯源、生产、仓储等供应链全程可视化与智能化等集成方案与配套设备,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我们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利用物联网技术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作为智能升级加速器角色弥补传统企业缺失部分。”东莞移动项目负责人表示。这一物联网技术为纺织生产机器打上电子“身份证”,一举实现织厂设备数据实时监控。管理者可在后台即时查看纺织机器运转情况和运转效率,即时跟进生产布种信息及订单进度情况,实时检测布种工艺质量情况等,不仅让管理者心中有“数”还能眼中有“图”。同时可解放劳动力、减少仓库管理成本,而且能解决由于人工操作而产生的账物不符、效率低下、统计困难、流程复杂和差错频出等问题,轻松实现自动化出入库、智能化盘点、可视化库存等功能。
东莞移动打造的这一纺织工厂互联网数字化平台,以智能设备、数据平台、企业应用和行业生态,构建起全产业链“数智”新基建。行业开机率从60%提高至90%,产能平均提升30%以上。目前该技术的产业化成果已迅速赋能全国纺织集群上下游企业超1万家,累计接入织机超60+万台,“织”密物联网,持续赋能并推动产业精准升级。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