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门前享水清岸绿 城央赏白鹭翩跹

海珠湿地今迎建成开放十周年 频频刷新物种纪录

  抬头遇见彩霞满天,身边能赏水清岸绿,城央湿地邂逅翩跹白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在广州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提供坚实生态环境保障。

  夕阳西下,广州的天边开出一片绚烂的晚霞。从晒蓝天白云,到晒彩霞漫天,再到迷人彩虹,广州人的朋友圈里可展示的美好瞬间越来越多。这些美图的背后与广州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密不可分。

  2021年,在气象条件同比不利、降水同比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广州环境空气质量实现连续2年全面达标,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在国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优。2022年1-6月,广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91.7%,同比提升5.0个百分点,升幅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第1位,PM2.5平均浓度为20微克/立方米。

  PM2.5是衡量一个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造成灰霾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2012年3月,广州正式宣布将PM2.5小时实时浓度和日均浓度纳入常规公布范围,与市民一起“读空气”。此后,广州的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从2013年的5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了2021年的24微克/立方米,9年下降了54.7%。

  2014年广州提出了“减煤、控车、降尘、少油烟”的治气“九字诀”。截至目前,累计推广应用纯电动公交车1.35万辆,基本实现公交纯电动化;纯电动巡游出租车175万辆,占比超过80%;纯电动网约出租车9.62万辆,占比超过97%;规上工业煤炭消费量2021年相比2013年减少610万吨,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赴地方考察就选择了广东。在广州市越秀区东濠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濠涌以及遍布广东各地的绿道,都是美丽中国、永续发展的局部细节。如果方方面面都把这些细节做好,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就能实现。

  广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踏上新一轮的治水之路。2014年1月,广州在纳入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的51条河涌试点设立河长;2016年全面启动河长制工作;2017年、2018年,分别在全省率先出台《广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广州市湖长制实施方案》,河长制工作升级提档。

  猎德涌是流经广州珠江新城CBD的一条古老河涌,在珠江公园门前的猎德涌段,浅浅的河床上停留着十多只白鹭,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中觅食,时而停在石头上梳理自己的羽毛,在CBD的高楼大厦间,一群鹭鸟怡然自得地生活着。白鹭为何钟情于猎德涌?记者发现,珠江公园门前的这段猎德涌水质清澈,但水位较低,涌底的水草恣意生长,已经占据了1/3河面。天河区水务局总工程师杨敏告诉记者:“这是天河区践行低碳治水理念的结果,效果不错。这不,都引来白鹭安家了!”

  近年来,广州市大力推行河涌生态自净,深入践行低碳生态环保理念,实行河涌自然水位运行,利用污水厂尾水开展生态补水;减少河涌清淤,培育喜水植物,充分发挥河道生态自净功能,取得良好效果。珠江天字码头、海心桥、猎德涌、车陂涌、大坦沙岛等中心城区出现了成群白鹭翩飞嬉戏的景象。

  如今的广州,2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197条黑臭水体保持“长制久清”标准,河湖长制工作2次获得国家激励;荣获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在广州西郊,大沙河碧道深受市民喜爱。临近傍晚,碧道上有人跑步,有人在涌边的小亭子里闲坐。正在散步的梁女士告诉记者:“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碧道,很开心!过去这里是湿地公园,因疏于管理,树木杂乱。整治提升后,变得漂漂亮亮,我每天都会到这里散步,节假日来这里露营的人也很多。”

  碧道,被称为城市治水升级版,在基本解决河涌水质黑臭问题后,广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万里碧道建设工作要求,实现从单纯治水到城市综合治理的转变,真正还清于水、还水于民、还绿于岸,打造理想水生活。2019年以来,广州提出按照广州北部山水、中部现代、南部水乡的布局,塑造北中南三大碧道生活圈。截至2022年6月,广州已建成的碧道里程达到914公里。

  蓝天之下,碧水之间,鱼跃虫鸣,笑语欢声……广州正奋力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的篇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案例分析

  广州街坊家门口的“世外桃源”

  站在广州塔上向南眺望,一片绿色出现在中轴线的南段,果树、河涌、湖泊交织,这就是我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央湿地——海珠国家湿地,近十年,这里成为广州一张享誉全国、世界知名的生态名片。

  作为广州唯一被珠江环绕的岛区,海珠区江岸线绵延47.35公里,74条河涌纵横交错。海珠湿地前身是与河涌交织的果林,总面积逾万亩,占全区面积11.96%。

  20世纪80年代,这片万亩果园被称为“南肺”。因为要保护果园,政府严格控制用地,村民无法发展集体经济,农家乐又处于低端无序杂乱状态,经济收入无法提高。经过反复探索,广州市、海珠区开创性地争取到全国首例“只征不转”征地政策,投入45.85亿元将万亩果园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将其作为城中央的“绿心”进行保护。

  2012年9月29日海珠湿地一期建成开放。初期,湿地打造出现较为明显的人工痕迹,生态修复效果不甚理想。海珠湿地及时听取并采纳专家建议,按照“师法自然”的“原生态、微改造、少干预”原则,形成具有海珠特色的湿地修复技术体系和模式。2018年7月实施的《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设“海珠湿地保护特别规定”专章,对海珠湿地永久保护、海珠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保护管理措施作了专门规定。

  经过十年多维度保育修复,这片集江、涌、林、田、湖为一体的最大城央湿地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调控水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野生鸟类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之一。今年初在海珠湿地举办的观鸟大赛中,参赛队伍发现了3种海珠湿地此前未记录过的鸟种——高山短翅莺、白喉短翅鸫及鹰鹃。不久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湿地又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红喉歌鸲。

  这里也逐渐发现了大自然更多秘密:去年底和今年初,海珠湿地发现了两个珍稀的世界昆虫新物种,均以“海珠”命名,分别是海珠斯萤叶甲和海珠珐轴甲。根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截至今年8月,海珠湿地的昆虫种类为157科738种;维管束植物835种,有机碳不断在湿地土壤中积累,“物种宝库”和“储碳库”实至名归。

  在加强保育恢复湿地生态功能的同时,海珠湿地鼓励公众采取行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湿地。开创全国优秀科普品牌海珠湿地自然学校,向公众开放部分非核心保育区,这里逐渐成为了大湾区生态会客厅,广州市民家门口的“世外桃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十年来,海珠湿地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一流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一流的人才、产业,海珠湿地的生态效益正逐渐转化为创新经济和高端人才的聚集效应,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靖文)

 
     标题导航
~~~海珠湿地今迎建成开放十周年 频频刷新物种纪录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喜迎二十大
   第A3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6版:听总书记的话
   第A7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体育·闲情
   第A13版:生活周刊·黄金周
   第A14版:生活周刊·汽车·旅游
   第A15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6版:生活周刊·楼市
   第A17版:生活周刊·地产
   第A18版:区街
   第A19版:深锐周刊
   第A20版:深锐周刊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调色板
   第SS3版:时光计
   第SS4版:专页
门前享水清岸绿 城央赏白鹭翩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