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黄文生 通讯员杨德辉、郭鹏)记者昨天从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了解到,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进展顺利,海域段两座主桥的5座主塔已完成建设总量的50%左右,引桥和4处互通立交也在同步推进中;象山隧道已累计掘进2240米,占总长度的70%左右。
跨海桥梁将与黄茅海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黄茅海跨海通道东连港珠澳大桥,西连新台高速并与西部沿海高速相交,止于台山市斗山镇,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整个项目批复工期4年,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这条建设中的跨海大桥建成后,若从江门台山出发,往东可跨海直达珠海金湾,再经市内高速连接港珠澳大桥,可望实现1小时内通达港澳,大大拉近珠江口西岸地区与大湾区核心区的距离。
黄茅海跨海通道跨海段长14公里,长度在粤港澳大湾区中仅次于港珠澳大桥和在建的深中通道。工程中设700米级超大斜拉桥两座,其中高栏港大桥拟采用钢箱梁双塔单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00米;黄茅海大桥拟采用钢箱梁三塔双跨斜拉桥设计,跨径720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跨径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桥。
其中,跨海桥梁部分优选了从起点到终点的弧形线位方案,主桥塔柱则结合中国美学和西方极简文化以及“圆”“柱”景观造型元素,创新采用纤腰型独柱式形式,外形简洁,动感柔美,与黄茅海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地标性建筑。
现场走访
智能梁场数字化效率高
日前,在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施工现场,现场负责人张斌宣告,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节段梁预制突破1000片大关,预制梁生产工作全面进入快车道。
据了解,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由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承担2270片节段梁的预制任务。自2021年3月进场施工以来,建设者们进一步加强预制梁板生产标准化、可溯化、智慧化管理,通过革新工法工艺、规范生产流程、打造智慧工地,实现了工程建设信息实时采集、互通共享、工作协同、决策分析、风险预控等功能的数字化施工管理,着力打造现代化智能梁场。
在智慧化梁场先进硬件及软件系统的基础上,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创新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了智慧梁场中央控制平台。该平台集合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振捣、智能张拉压浆、智慧喷淋、视频监控五大板块,采集生产全过程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基于“BIM”信息化技术的管理系统实现了线上三方对接,使施工现场实时可视化、过程信息共享化、生产管理协同化,保证梁片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协同化管理。
据了解,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梁场占地276.5亩,采用短线匹配法棚内预制,设置4条节段梁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有设置在轨道上的可移动台座及液压智能整体模板系统,有效缩短节段梁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绿色梁场”零排放零污染
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T9合同段还坚持以建设“绿色梁场”为目标,在规划之初,面对梁场选址所在地地质条件,选择表浅层固化的方式进行软基处理,相比传统的开挖置换方式,实现减少淤泥排放约18万立方米,并对工程结束后土地的环保再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梁场在养生区设置了智能喷淋养护系统,利用自动化控制与无线传感技术,达到节段梁恒温恒湿效果,在确保梁体质量的同时达到环保节水效果。
梁场还设置了智能污水处理装置、循环水罐车冲洗系统,实现施工生产零排放零污染和施工进程绿色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