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附近有两家大型超市,一家出大门往北500米,一家出大门往南400多米。两家超市规模差不多,商品种类和价格大致也差不多。刚入住这里时,若临时起意买东西,总是随机地去其中一家。后来渐渐地,基本只去北边那家了。
之所以如此,只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使用南边那家超市的储物柜,大多数时候按下键,弹开的储物柜不是“顶天”就是“立地”。有时我得踮起脚尖,有时得蹲下身子。而北边那家超市,只要不是高峰时段去购物,按键弹开的储物柜都是位于中间“楼层”,存取物品很舒适。后来请教内行人士,人家说北边那家超市管理用了心,调了储物柜的智能程序,先弹开中间“楼层”,只有在中间满了的情况下,再弹开最上层和最底层。就因为这一小小的差别,不少顾客或许更倾向于将北边那家超市作为首选。
在大超市如此密集的都市里,便利店依然能在夹缝里求生存。我们小区“幅员辽阔”,有近两万居民,便利店就有十几家。他们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目标顾客都是同一批人。早几年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领域,如今都透明了,就得比拼亲和力。每年都有几家会倒闭,也会有新的小店开张。
我家楼下的便利店开店已有20年,与小区同龄,是小区同行里最“长寿”的。论商品种类和价格,他们都比不了大超市,我这样的熟客,大多数时候光顾是为了救急。比如锅里烧着鱼,发现醋没了。去大超市太远,于是就近直奔他家。其实附近有三家便利店,他家并非唯一选项。我之所以下意识地直奔他家,是因为我习惯于使用现金。在另外两家,找零时,老板或老板娘总将破旧了的或是沾了些污迹的钱找给我,这当然会引起我不快。而楼下那家,每回找的零钱都是抽屉里相对最新、最干净的,这让人感觉到一种诚意。小区里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喜欢用现金,想必找零时也有类似心理体验,楼下便利店因此留住了更多的顾客。
一个个细节反映出经营者的用心程度。小店如此,大的企业亦然。
(朱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