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家
面对面
今秋,广州市又有一批新学校开办,其中就包括位于黄埔区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黄埔实验学校(下称“湖师大黄埔”)。该校是湖南师范大学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所与政府合作共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一“出生”就带着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基因”。
近年来,本地名校在各区不断“开枝散叶”,外地名校也陆续“落地”广州,与本地合作办学。湖师大黄埔虽不是第一所外地名校与本地合作共建的学校,但带着湖师大和湖师大附中的“光环”,引起本地不少家长的关注。
该校校长杜军是全国知名课改专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此前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参与指导、领导全国四十余所中小学教学改革。广报求学记者日前采访杜军校长,由他讲述湖师大黄埔的办学理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师资年龄结构理想 文化背景多元
问:湖师大黄埔师资队伍的组建情况是怎样的?
杜军:师资准备是学校筹备的重要内容之一。遵循湖师大附中“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用人理念,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严把教师入口关。
全校现有教师91名,由8部分组成:一是湖师大及附中委派3名管理人员;二是全区选调筹备组成员4名;三是面向全国招聘的高级教师5名;四是从黄埔区内选调骨干教师8名;五是从火村小学选拔优秀教师21名;六是全国公招教师21名;七是由教育局公招分配教师8名;八是面向双一流高校面谈招录优秀应届毕业生22名。
教师队伍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多元;年龄结构理想,老中青相结合。7月27日至8月9日,在新学校举行的为期13天的全封闭教师培训已经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均衡编班
不以任何名义设重点班
问:助推本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湖师大黄埔能为黄埔的基础教育带来哪些助力?
杜军:湖师大和湖师大附中将成为湖师大黄埔的师资基地、科研基地、培训基地,并提供教育名家指导。湖师大合作校平台可为学校提供优师、优课、优研、优练等资源,以及多元化师资培训、线上线下资源联动供给及常态化督导评估等支持。
湖师大附中作为全国名校,尤其在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方面能为黄埔教育提供更多资源。湖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作为双一流师范类高校,其毕业生质量得到了社会认可,因湖师大黄埔的存在,今后将有更多的湖南师范大学学子投身黄埔教育。
另外,学校要在依法办学、依规办学等方面成为模范,比如坚决按照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编班,不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
尊重规律基础上
做与时俱进的革新
问:在湖师大黄埔的管理、教学等方面,如何实践和融入湖师大附中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办学经验?你将在这所学校进行哪些创新改革,以适应本地的情况?
杜军:我们将践行“办对人民负责的高品位学校”的办学宗旨,秉承“为终身发展全面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五育并进、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贯彻“公、勤、诚、勇”的校训,努力办成“质量一流、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高品位学校。
在合作办学名校林立的黄埔,如果没有创新,就一定没有立足之地。我们说的创新,是基于国家教育方针,依法依规办学,是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革新。学校将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四方面打造特色,实现创新性和示范性。
德育工作要“三全育人”。学校加强学科德育建设,建立以导师制为基础的“班级教育小组”体制,由传统的“班主任负责制”转变为“班主任领导下的班级教师集体负责制”,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适应新时代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新需求。
课程建设要“五育并举”。逐步构建适应于中小学生发展的“人本课程体系”,落实三级六类课程。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贯彻“五育并举”,满足学生成长的多元需求,做好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高质量引领学生卓越发展。
课堂教学要守正出新。教育绝不能短视,更不能只求应试。学校教育应该着眼于孩子未来的人生,为终身发展全面奠基。未来湖师大黄埔将在小学一至五年级滚动实现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体系。通过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知识的储存者”变成“知识的创造者”,让教师变成课程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引导者,实现课程体系及课堂教学的创新。六至九年级则开展基于问题导向和个体差异的教学。
课后服务要全面覆盖。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将满足普惠性需求,关注差异性发展,增加选择性供给,培养专业性特长。430课程第一个时段学生自主作业,教师到班答疑指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帮扶、答疑、辅导;拓展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空间,开展科学探究的活动。第二个时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和各种社团活动。学校将全面提供初中生自愿到校晚自习服务,贯彻“双减”要求,以限时作业、问题跟踪为抓手,精准诊断学业问题,落实教师跟踪、同伴跟踪、自我跟踪,快速提高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