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操场边 大叶榕 莘莘学子享青春

大楼凹一块,为大叶榕生长腾出空间。
平时,大叶榕满目翠色。
3月,大叶榕满树金黄。(十六中供图)
黄叶落尽,新芽萌发。(十六中供图)
扫码观看古树故事

  非凡十年·变迁

  操场边的大叶榕,春来叶子转色,满目金黄;又在几日之内褪去一身“金衣”,生发出嫩黄细叶,继而绽放出一树青翠。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这便是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一代代学子的集体记忆了。

  大叶榕栽种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周边的艺体楼、学生公寓,乃至如今的一部分师生都还不知道在哪儿呢,但大叶榕已然矗立在那里,并在往后的数十年中,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青春故事。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钻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韵桦(除署名外)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子良、苏韵桦

  古树名片

  大叶榕:胸径5.5米,高约30米,春天换叶时会变黄。 位于广州市第十六中学

  妙趣唯三月 转眼满目金

  采访当天,一众新生正在进行入学前的军训。踏入人生新阶段的兴奋与期待,化作了一声声响亮的口号,以及整齐划一的齐步。他们在烈日和高温下挥洒青春,又在榕树的荫蔽下觅得一丝阴凉。

  这棵静静矗立在操场南面、胸径5.5米、高约30米的大叶榕,成了新生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当然,如果你知道它的来历,印象定能更加深刻。

  建成于1934年的十六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已经是大家熟悉的重点学校了。不过,那时条件并不似现在这样好:操场由煤渣填充而成,四周几乎都是空地,夏日的毒辣太阳毫不客气地炙烤着每一个角落。

  1966年,时任体育教师的徐熊科,以及总务处老师林灼才,一同向学校提出了在操场边上栽种大叶榕的建议。“当年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给学生提供遮阴的地方。”

  时隔多年,现任校长王勇辗转找了几位退休老教师,才知晓树的来历。当年朴素的愿望让王勇深深感叹,“这就是我校教育理念的最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时至今日,年过半百的大叶榕见证了十六中的飞跃:从重点学校,到广东省一级学校,再到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再升级为如今的广州十六中教育集团,形成“一校三区(本部、东湖校区、水荫校区)同筑梦,一体五翼振翅飞”的格局。去年12月,当十六中教育集团成功入选首批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名单的时候,大叶榕仍在见证着,陪伴着。五十余载光阴,树与学校都在成长。

  几乎每个学生的脑海里都留存着这样的画面——每年春天,当外面绿意萌动的时候,大叶榕却披上一身金黄,摇曳在3月的春风里,任凭老叶飘落。远远望去,树上树下,仿佛秋色在这方寸之间停驻了。有心之人拾起黄叶,在地面拼出“I (心形图案) 16”的字样。相机“咔嚓”一拍,定格了人与树的美好感情。

  回忆起这棵大榕树,十六中2013届毕业生小苏说,那是她高三冲刺阶段的树木时钟。记得那一年,他们搬了教室,恰好窗外正对着大榕树,“备考的日子,学习压力很大,但是每到课间,只要远眺一眼那抹葱郁的绿,便总能得到片刻舒缓。等到3月份,叶子转黄,我们也就知道距离高考只剩下一百天了。”

  三救后三种 育树即育人

  2004年,十六中创建示范性高中,启动了多个项目的建设,招生也由原来的周边招生变为面向全市招生。为了迎接全市各个区来求学的学生,当年学校新建了学生公寓。宿舍楼选址在操场的南面,6层,可以提供280个宿位。

  如今,从操场望去,会发现本该齐平的建筑,修到大树的位置便凹了进去。独特的造型,让大楼与大树融为一体,非常和谐。而谁又能想到,这个设计和最初宿舍楼的图纸是有出入的。

  王勇经历了修改学生公寓设计的过程,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原来,学生公寓的设计师画了一栋方方正正的大楼。但因为大叶榕恰好生长在公寓楼的位置上,所以,这就意味着,大叶榕要被削砍将近1/2的枝叶。

  按照学校的惯例,重大工程会提前在宣传栏张贴公示,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于是,在注意到“要修剪大榕树枝叶”的细节时,不少师生提出了意见。时任生物科组长的钟兰荪老师牵头,组织了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给校方反馈了他们的态度——不能削砍这棵大榕树,因为它代表了一代代十六中人的美好记忆。

  校方很重视师生的意见,在商讨之后,决定修改公寓设计图,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凹”字形公寓楼,与大树相生相扶。整栋公寓地面减少了15平方米,实用面积减少了90平方米,但换来足够的生长空间,让这棵承载着师生记忆的大榕树能够充分伸展。

  自此,“凹”字形公寓楼就成了学校环保护绿的一段佳话。护树的理念也深深根植在师生的心中。

  如今,学校会定期检查、养护校内的树,以确保它们健康生长。2018年,校方注意到教学楼前面的两棵杜英树出现了枯萎的现象。要知道,那是建设示范性高中时栽下的杜英树。每年6月花期,一簇簇洁白的花就伏在绿叶上,成为教室窗外的一道好风景。为了留住这两棵陪伴了学生十余年的杜英,校方聘请专业人士救树,全力以赴救了3次。可惜,在2020年,树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当时校方就决定,带着学生重新栽树,边种树,边育人。然而,栽种过程也颇显曲折,同样是连续3次才种成功。学校还邀请了园林专家来看。专家表示,杜英容易长虫,而且不易移植栽种成功。于是,在专家的指导下,今年7月30日,学校师生第3次种树,换上了小叶榄仁树。

  有同学就说,多次参与种树才知道,原来学校土层是非常丰富的,每一层土都不同,粗细程度也不一样,种树要根据树的特性来确定坑的深度。此外,师生还给新种的树周边安插了细长的白管,让树根有了透气的空间,也便于施肥。

  对此,王勇表示:“育树育人都要精心,忽略了哪一个步骤,都不容易做好。树木的成长,也是孩子们的成长,也是我们的成长。”种好新树,15天之后,嫩绿的新芽就冒了出来。9月开学季,绿叶顺利长成,正与学生一同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林长小队 爱绿护绿

  如今,十六中的“林长小队”每周都会巡视树木,浇水、拍照、听生物老师讲解树的习性……来自初二年级的王天宇是“林长小队”的一员。他说,“林长小队”的成员会利用课余时间讨论如何保护树木。“我们想过设计横幅,挂在树上宣传保护树木;后来我们又想到,挂横幅要钉钉子,对树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暂时搁置了这个方案。目前正考虑新的方法。”

  在王勇看来,这些细小的工作其实是在青少年心底埋下一颗爱绿、护绿的种子。他希望青少年不仅要成为护绿的践行者,更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在自己践行护绿、爱绿的同时,还希望他们向家长、亲戚、邻居大力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关心生态文明,养成良好生态习惯,为广州添绿增彩。”

  不仅在十六中,在越秀区的各所中小学,护绿、爱绿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越秀区少工委全面成立“林长小队”,开展“能量守护者”主题争章系列活动,部分校内有古树名木的中小学校,如第三中学、朝天小学、培正小学等学校围绕养护古树名木,开展了各种关于植物常识的特色学习活动。

  在之后的100天时间里,该活动的点击量高达116万人次,不仅覆盖了全区所有中小学,还吸引了其他区的少先队员积极参与。在活动中,28799名队员通过努力获得了越秀区红领巾奖章特色章——红色立体研学章,队员们通过越秀特有的“学访讲唱画”的立体研学模式,形成了研学作品31837份。

  如今,“林长小队”已经是越秀区的一张“绿色名片”。接下来,越秀区教育局将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校园、进课堂,继续开展“童心护古树,快乐共成长”活动、林长小队活动。

  “下课后,到大榕树下见面!”“到大榕树下做操啦”……大榕树成为不少学生碰面的“地标”,体育课时同学们的“灯塔”……

  上课累了,我走出教室,凝望大榕树片片绿叶,眼睛仿佛变得明亮起来;考差了、和同学闹矛盾了,我在大榕树下走走,糟糕的心情渐渐得到抚慰……

  每到此刻,我心中不由泛起感激之情。大榕树见证我们的青春、植入到我们的岁月里。

  ——初三(二)班 孙晔 指导教师 卢婉薇

  最爱大榕树,不止爱形,更爱意。墨绿色革质的片片薄叶,似师生间亦师亦友的细腻感情;深棕色的粗壮的老干虬枝,似同学间互助互爱的团结力量;

  不知何时垂下的条条气根,似激烈讨论中迸发的奇思妙想;曾几何时飘落的第一片金黄,似经历风雨后日益成长的心智与灵魂。

  ——高二(七)班 沈奕霏 指导老师 梁家乐

  树下,曾经畅想未来;树后,也曾藏过篮球;树旁,不知何人遗落的跳绳,总能解人燃眉之急;树上莺啼给予启迪,蝉鸣更是鞭策。树皮上,留下的是指痕,融入的是汗与泪,散发着的是青春的滋味。                 ——初三(五)班 贾皓翔 指导老师 卢婉薇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大树底下听古仔19
   第A6版:公告
   第A7版:产业·医药
   第A8版:经济
   第A9版:体育
   第A10版:文创·闲情
   第A11版:生活周刊·时尚
   第A12版:生活周刊·旅游
操场边 大叶榕 莘莘学子享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