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少年朝气蓬勃,身着迷彩戎装,唱响青春的战歌。8月底9月初,广州多所中学、高校新生先后迎来军训。即使在酷暑之下,少年仍昂首挺胸,斗志昂扬,士气与信念在疲惫下更显坚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欣潼、刘晓星 实习生郑婷瑜
意气少年,百炼成钢。每年的八至九月,在中学与高校校园里,新生们正经历入学第一步——新生国防教育的锤炼。对他们而言,军训是正式迈入新征程的第一课,军训会操是他们在中学及大学生涯交上的第一份答卷。通过军训洗礼,莘莘学子练就经霜弥茂的松柏之质,实现意志品质的跨越与蜕变。
从9月1日至16日,华南师范大学共有7654名新生参与军训,训练内容包括操练队列、拳术、无实弹射击、战术等。
清晨,同学们整理好仪容仪表,早早来到操场上集合,将严谨守时贯穿在训练每一刻。一天的训练从站军姿开始,同学们的目光坚定,腰板笔直,如同一排排挺拔的青松。尽管秋风猎猎、阳光炽热,都没有撼动他们分毫,只有一颗颗晶莹的汗珠从额角滑落。“军体拳准备!”随着教官口令的变化,同学们打出利落拳法,拳风破开凝滞的空气,孔武有力,气势高昂。在端起枪杆时,他们则全神贯注、目光如炬,卧倒在草丛间,携枪匍匐前进,展现出军人般的机敏和专注。操练队列是军训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官的指导下,将肢体摆动的幅度和高度都严谨控制,保持了队列整齐划一的效果。
军训不只有累,休息时间,同学们齐聚树荫下,热火朝天唱起军歌。有时还会和隔壁连队进行拉歌比拼,大家鼓足了劲儿,嘹亮的歌声一浪盖过一浪。场下,有的同学撸高袖子,比谁晒得更黑;或是和身边的新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身怀才艺的同学也在大家的鼓励下,勇敢地站在草坪中央展示自己,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累!这是我军训第一天最大的感受,但是看着越来越整齐的队列,听着越来越响亮的喊声,我又感受到了军训的魅力,那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芬芳和美丽。”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学生说出了自己的军训心声,顶着烈日站军姿时,他想到了驻守前线的军人、保家卫国的战士,那一刻,忽觉自己此刻疲惫的渺小,腰背愈发挺直,身姿威武地任由汗水从额头滑落。
8月23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00余名新生喊着震天的口号,带着坚定的目光,走出铿锵的步伐,演绎何为“少年多壮志,豪气贯长虹”。作为全国最早开设高中国防班的学校,广大附中的军训向来有着鲜明国防特色,今年还有15名毕业生被军校录取,数量位居广东第一。分列式、军体拳、匕首操、擒敌拳、搏击术,学生身着迷彩戎装,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尽显飒爽英姿。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威武则国威武。迷彩色的方阵中,少年化热血为坚毅与锋芒,迈开青春的“正步”,一身正气意气风发,一腔热情斗志昂扬,在身体与意志的综合锻炼中,青春的色彩得到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