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FS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禅城法院南庄法庭打造“园区法庭、法益民企”工作品牌,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实惠

做优司法供给 让法治惠及企业

南庄法庭庭长李正钊向园区企业代表介绍以法暖企举措并听取意见建议。

  翻开佛山地图,南庄镇城乡交织,面积占了禅城区的一半。作为“中国建陶第一镇”,南庄辖区内制造业园区聚集,民营经济发达,其企业主体数量约3.5万家,在册劳动者数量达7.2万人。

  佛山正结合自身实际,将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南庄正处于“腾笼换鸟”的新旧动能转换期,辖区内企业面临的诉讼案件有所增加。如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快速、妥善处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纠纷,显得尤为重要。地处佛山禅城南庄镇绿岛湖都市产业园内的禅城区人民法院南庄法庭,全力打造“园区法庭、法益民企”工作品牌,通过做优司法供给,依法高效审判,深入推进诉源治理,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法治化环境带来的实惠。

  “南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真正让我们企业安心、放心。”企业家霍顺娟如是说。

  文、图/刘艺明、廖旋

  精准服务:请进来+走出去 为企业提供优质司法供给

  7月29日上午,南庄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当地18家企业派出约30名代表参与了旁听。庭审中,围绕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工资差额、补缴社保、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等争议焦点,承办法官陈文戈依法公正组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调解。

  这是南庄法庭在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中,积极打造“园区法庭、法益民企”工作品牌,将民企“请进来”的一个例子。为确保旁听庭审活动效果,南庄法庭有针对性地筛选出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涉疫劳动争议案件,提前做好各项庭审准备工作,依托与南庄商会、禅城区绿岛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的联动机制平台,向辖区企业发出邀请。庭审结束后,南庄法庭庭长李正钊向企业通报今年以来南庄法庭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工作举措,并主动向企业代表征询对法庭工作的意见建议;陈文戈法官围绕续签劳动合同、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等庭审案件相关问题作重点讲解,逐一回答企业代表提问,旁听庭审及庭后交流活动持续达两个半小时。

  “这种‘近距离’以案释法的形式,让我们获益良多。”广东强辉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霍顺娟表示,当时她与负责人事的同事都去旁听了。在旁听完之后,她们回到企业中也对人事制度进行了分析研判,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这样的活动让企业更加直观感受法院审判工作,也增强了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用工的法治意识。”

  除了“请进来”,南庄法庭的法官也主动“走出去”,通过走访座谈倾听企业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做专题讲座,对企服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投放”。6月1日,针对企业用工的实务问题,南庄法庭与镇司法所、劳动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一同走进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企业进行普法宣讲;6月24日,南庄法庭开展园区公益普法活动,33家企业派员参加讲座;7月13日,围绕涉陶瓷企业纠纷案件的新情况,南庄法庭与镇综治办负责人来到南庄陶瓷产业促进会,为涉企矛盾风险防范提供专业意见……

  据统计,今年以来,南庄法庭着力于优化司法供给,共开展企业走访、公益普法、庭审观摩等13场次,惠及企业87家。“南庄法庭与我们的联系变得常态化。”南庄商会副秘书长罗顺玲说,南庄法庭形式多样的送法活动,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依规经营管理的能力,并且会给出明晰的指引,使企业家可以构筑“防火墙”,提前“避雷”。这种实实在在的措施,让民企在不知不觉中受惠。

  高效审判:推动适用小额诉讼程序 向企业发送司法建议

  “企业其实不怕打官司,就是怕官司拖得太久,影响到日常经营和运作,也影响到在岗员工的情绪。”霍顺娟表示,“幸运的是,这种情况在南庄是几乎不存在的。”

  霍顺娟表示,他们企业有10多件案件曾在南庄法庭审理,以劳动纠纷居多。南庄法庭受理这些案件后,法官会第一时间约双方当事人一起调解。即使是调解不成功,进入到审理阶段,一般也就开庭后半个月左右便可以出判决结果。“在法庭上,法官都会站在中立的角度,用专业知识耐心向双方当事人阐明案件的核心法律问题,涉及我公司的案件,全部服判。”

  据了解,2022年1月至8月底,南庄法庭受理民商事案件1917件。其中,涉企业案件增长较快,达到了1443件。

  面对案件数量大增,一方面,南庄法庭今年年初便落实“早、快、忙”的目标管理,把任务明确到个人、具体到节点,形成清单,同时通过落实“一月三问”工作机制动态调整结案,以保证案件如期、均衡结案;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办案质效,南庄法庭严格落实庭领导办案制度,同时摘编劳动争议、民间借贷等类型案件裁判要点,完善发改案件数据库,促进裁判标准统一。南庄法庭一审判决的案件,其发改率仅为2.5%。在涉企案件中,以合同类案件居多。针对该类案件占比较大,法律事实相对清楚、权利义务关系较为明确、争议不大的情况,南庄法庭依照法律规定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进行审理,通过采取简化送达、优先开庭、当庭宣判、精简文书等举措,实行一审终审,推动大量小额诉讼案件在2个月内快审快结,当事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不再经二审程序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同时,为了解决案件送达难、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低的问题,今年南庄法庭还向南庄商会发送两份司法建议,推动辖区企业将约定送达地址及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纳入合同条款。借助南庄商会的平台作用,推动辖区企业更高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今年1月至8月,南庄法庭审结小额诉讼案件221件,有效提升了审判效率,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

  诉源治理:将矛盾化解在庭外 让企业与员工共赢

  “我们公司现在出现了经营困难,面临那么多诉讼,也不差这一件了!”4月25日,在南庄法庭受理了某家居公司诉某管理公司合同纠纷案后,书记员李文标联系上了被告广州某管理公司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不愿应诉。李文标通过互联网信息查询,发现该被告为一间直播带货公司,其经营状况举步维艰。承办法官秦育生得知该情况后,就被告当前负债情况、诉讼成本、调解利弊等方面向原告进行耐心解读,以促成其调解。经过法官和书记员一番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原告某家居公司同意作适当让步。李文标随后再次将原告的意愿转达被告,经过多次沟通,被告决定积极面对该案。5月24日下午,原、被告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在法庭内握手言和。作为被告的某管理公司,因为法院以调解方式处理该案,得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们还向秦育生、李文标递上了感谢信。

  其实,除了在审判过程中对双方进行调解外,南庄法庭一直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通过“诉源治理”工作,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涉企纠纷。特别是在劳动案件中,南庄法庭从服务“六保”“六稳”大局出发,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相结合,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重点加大了该类案件的非诉化解力度。

  8月2日,13名佛山市某家具有限公司员工起诉至禅城法院,要求该公司支付拖欠的劳务费33万余元。考虑到该案涉拖欠劳务报酬人数较多,南庄法庭承办法官柯常国经电话了解,被告自2021年经营状况严重下滑,但近期转变经营策略,生产新中式家具,经营状况正逐渐恢复。如何做到既保障原告劳务报酬追索权,又能为企业恢复生产盈利腾出时间?法官采取新的调解思路,促成双方于2022年8月8日签订协议,被告分半年不等时间分期清偿原告劳务费。该系列案从法院立案到妥善解决仅用时7天。

  “禅城法院在绿岛湖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站设立佛山禅城区诉前和解中心工作点,南庄法庭积极与和解平台对接,指定三名资深法官对诉前和解中心的工作进行指导。”李正钊表示,南庄法庭通过搭建解纷平台,充分发挥司法联动各方的职能作用,及时介入矛盾纠纷,推动及早化解,常态化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就在不久前,南庄法庭派出法官与工作站调解员一起,通过释理明法,顺利调解了一起涉及金额高达35万元的劳务工程款纠纷,承包方和班组代表最终签订了协议书。

  专题

 
     标题导航
~~~
禅城法院南庄法庭打造“园区法庭、法益民企”工作品牌,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实惠~~~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3版:广告
   第A4版: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A5版:加快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A6版:评论
   第A7版:非凡十年 广州答卷
   第A8版:要闻
   第A9版:穗月留声
   第A10版:要闻
   第A11版:要闻
   第A12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A13版:大湾区观察
   第A14版:经济
   第A15版:视觉
   第A16版:体育·广东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5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6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7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FSA18版:再出发,向未来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再出发,向未来
做优司法供给 让法治惠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