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2021年5月10日撤县设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乌江源百里画廊远山含黛,秀丽旖旎,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在黔山秀水间展现着静谧又生机勃勃的气息。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力推动下,化屋村不仅摘掉了“贫帽”,还一跃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总书记指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日前,记者走进化屋村杨文丽开办的苗绣扶贫车间,探访苗绣蜡染产业为当地村民带来的变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推动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化屋村,走进扶贫车间,了解发展特色苗绣产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等情况
·本期物语·苗绣
数说
化屋村人均年收入:
2012年:2450元
2020年:11500元
2021年:19304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出品:江永忠、许芳、林明
策划:赵东方、余靖
统筹:张毓、汤新颖
设计:黄思勤、梁嘉舜、徐锦昆
坐标:杨文丽的苗绣扶贫车间
带着绣花机回乡创业将苗绣传承下去
刚刚过去的暑假,贵州大山深处的苗寨成为旅行者们纳凉游玩的首选。毕节市黔西市(2021年5月10日撤县设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就是隐于崇山峻岭中的苗寨,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出山“手扒岩”,喝水江边背,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
近年来,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化屋村打通了交通“动脉”,从国家级深度贫困村一跃成为美丽乡村试点。蝶变的背后,离不开当地苗绣的产业化发展。
作为少数民族村寨,化屋村苗族人口占96.7%,几乎家家户户的妇女都擅长苗绣制作。近三年前,化屋村的苗绣绣娘杨文丽从外地回到家乡,和丈夫一起开始创业,开办蜡染刺绣公司,成立苗绣扶贫车间,带动当地农户一起脱贫致富。
杨文丽告诉记者,她始终记得2021年2月3日总书记来到扶贫车间时的情景,“总书记特别亲切,问了一些家常,我向总书记介绍了扶贫车间的情况。看到我们的产品后,总书记说,‘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杨文丽说,总书记的勉励对她的鼓舞很大,令她干劲十足。
把苗绣“穿在身上,挎在肩上,围在脖子上”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总书记的这句话始终被杨文丽记在心里,随后开始开发公司的文创产品,把传统和时尚融合在一起,如苗绣与西服、包包、围巾相结合的产品,销路都很好。此前,她们的产品主要还是传统苗绣,由于认知度有局限,销路不是很广,很多人觉得苗绣很美,仅仅是观赏而已,并不实用。经过与现代时尚的融合,让传统苗绣有了新的方向,“其实苗绣也可以穿在身上,挎在肩上,围在脖子上。去年一年,我们的新文创产品就达到了上百万元的销售额,其中线上约40多万元,线下约120多万元。”杨文丽骄傲地说。
在当地的蜡染刺绣展示厅内,展示着杨文丽自己、她母亲及她奶奶的外婆几代人做的蜡染刺绣。“这块蜡染刺绣估计得有上百年了吧。”一位游客指着杨文丽奶奶的外婆做的蜡染刺绣啧啧赞叹。“是的,所以这块刺绣只用来展示,不卖。”杨文丽回忆,大概从7岁的时候,她就开始跟着妈妈学习苗绣,“苗绣在我们这里几乎是代代相传”。
“我初中毕业后出去打工,接触到了绣花机。”杨文丽告诉记者,当时她觉得绣花机特别神奇,就问老板是不是什么都可以绣?“只要你能绣的东西,这个机器就可以绣。”老板回答。通过实验,绣花机真的绣出了传统的苗绣图案。从那时开始,杨文丽萌生了带着绣花机回家乡创业的想法。“我在外打工期间一直在攒钱,直到攒够钱买绣花机回来开始创业。”
18岁的年轻人都来学苗绣了
“回来创业之前,我和哥哥都在外面打工,只剩下父母在老家。尽管每次给他们打电话的时候,他们都说‘很好’,但是,我还是知道他们生病了也不去看病,过节的时候也不舍得给自己买好吃的。”杨文丽说,当时她就决定要回乡创业,同时多陪陪父母,不能一辈子在外面打工。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她从小就接触苗绣,特别想把苗绣传承下去。
杨文丽回忆说,最初从外面带回来绣花机时,村里的老人甚至很多年轻人都没有接触过,在得知能够用机器绣出苗绣之后,很多年轻人受到启发,也去外面学习技术,买绣花机回乡创业。“她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来问我,我会把知道的都告诉她们。”杨文丽说,能够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分享给大家,同时也能将传统的苗绣传承下去,为村民提供回乡就业的机会,让大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她觉得很骄傲,也很值得。
目前,杨文丽在化屋村的苗绣车间已经有22名固定的工人。今年3月因公司扩大规模,还在黔西市的一个工业园建起了新的厂房,大约1600多平方米,会再续聘约20名工人,两处车间总共40多人。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来学习苗绣,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杨文丽认为,乡村振兴需要通过产业将村民都带动起来,作为传统民族工艺的苗绣更需要不断传承下去。
坐标:杨艳的苗绣蜡染公司
从养鸡开农家乐到开发自己的文创产品
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4岁的苗族村民杨艳,在杨文丽等年轻绣娘们的带动下,今年3月创办了自己的苗绣蜡染公司。“我以前一直在外面打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成之后就回到了村里。”在搬迁之前,杨艳一家人都是住在山上,家里搭的棚子“天上下大雨,里面下小雨”。2017年,一家人搬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加上两个孩子上学要照顾,便决定留下来。从养鸡、开农家乐,再到现在开办苗绣蜡染公司,杨艳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们公司成立没多久,就和文旅公司签了协议,帮助打开销路。”杨艳边说边拿出自己制作的蜡染刺绣产品给记者看——有蜡染刺绣制成的抱枕,还有包裹了蜡染刺绣的纸抽盒,更多传统图案的苗绣蜡染作品还被用作精致的装饰品,挂在了酒店的客厅和房间内。她告诉记者,希望苗绣蜡染不但能被国人所熟悉喜欢,还能代表贵州乃至中国的传统民族工艺被世界认可。
“我们立足带动就业、发展产业、鼓励创业,让老百姓在发展当中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足。”新仁苗族乡党委副书记、化屋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表示,在带动就业方面,当地主要的做法是通过外出务工一批、在家发展产业带动一批、就近就业一批,还有一批是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覆盖。现在,村里600多劳动力大部分都回来了,家里、村里的产业就能让他们有收入。在产业发展方面,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了农、文、旅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当地有‘三黄’产业,即黄牛养殖、黄姜种植以及黄粑制作,许多村民实现了就地就业。”此外,根据各自家里的情况,不少农户经营起了农家乐和民宿。目前村里有39家农家乐、20多家民宿和10多家小卖部,“从前的农民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小老板。”
许蕾说,2012年化屋村的人均收入是2450元,2020年底增长到了11500元,至2021年底达到了19304元。“今年的情况肯定比去年更好,今年6月30日,村里的合作社利润分红,村民共分到了100万元,分红最多的一家拿到了13000多元。”许蕾说,根据目前产业发展的预期,村民有望在年底人均纯收入突破3万元。
珠江“化屋号”助力“黔货出山”
“2021年,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专门投入了500万元,用于化屋村购买机械生产设备。”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毕节工作组黔西小组组长,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胡潘强说,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采购工作,很快设备就会应用到化屋村苗绣生产中。他介绍说,广州从2016年底开始对口帮扶黔西,杨文丽和绣娘们所在的扶贫车间以及针对绣娘们的培训,也是粤黔协作的成果,“我们请了广州的一家公司与化屋村当地进行合作,一起开发文创产品。”
此外,胡潘强表示,为了提高消费者对传统苗绣产品的接受度,工作组特别帮助化屋苗绣寻找市场出路,如广东与毕节合作开发的酒店,就使用化屋苗绣装饰一些苗族风情的房间。“另外,在珠江上的游船‘化屋号’也成了化屋苗绣的宣传载体,助力‘黔货出山’。”
“广州投入的东西部协作资金以化屋合作社的名义入股投资建厂,收益关联化屋村脱贫户,带动全村群众就业创收。”胡潘强说,发展苗绣产业并不是要每个村民都去做苗绣,而是通过苗绣作为纽带,与每个村民都“收益关联”。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后,每个村民都能分享化屋苗绣的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