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王纳)据《2021公益数字化研究报告》显示,近7成公益组织负责人表示对数字化有需求,但66%的公益组织在数字化领域的投入仅占总募资额的1%以下。用技术帮助公益组织打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当务之急。近日,第一届腾讯云公益编程挑战赛收官,活动评选出了一系列优秀公益作品。
数字技术为公益赋能
据悉,本次比赛吸引了171支队伍报名,其中77支队伍通过预选,18支进入决赛。经过层层遴选,9支队伍进入最终路演,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作品演示。
最终,“我能帮帮‘盲’”队获得一等奖,“星兴万物”与“春天不远了”分获二、三等奖。记者了解到,参与决赛路演的队伍普遍与公益有不解之缘。获得一等奖的“我能帮帮‘盲’”队,成员中包含了两位残障工程师,这让他们更能以同理心打造符合残障人士使用的就业支持平台;获得三等奖的“春天不远了”,团队成员普遍出现过焦虑或抑郁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功自救后希望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希望以技术弥补缺陷
获得一等奖的队伍“我能帮帮‘盲’”的队长周江南已经在这个领域里深耕多年。
周江南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也是一位残疾人,大学时期他参与了武汉当地一些帮扶盲人的公益活动,譬如车接车送,帮盲人口述电影,但他觉得这种行为难以长期维持。他说:“我了解到国外已经有一些专门开发残障辅助工具的成熟公司,能拿到投资并通过商业化的形式长期运营下去,从而持续性为残障人士提供帮助,因而萌生了在该领域创业的想法。”
大学毕业后,周江南先在科技公司工作了一年,随后创立了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发出了几款帮助盲人的产品,譬如专门服务盲人的无障碍网店启明店,利用AI拍照识物的小程序“启明瞳”。还有众帮平台“我能帮帮盲”,盲人将AI无法识别的物品拍照上传,志愿者肉眼识别后并告知。目前该平台有超过5000名志愿者,服务超过25万盲人。对于本次研发的“蚕舍”平台,周江南希望该产品为残障人士搭建求职交友的社区。